
张怀西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
3月7日14:00,人民网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做客强国论坛,以“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以下为文字直播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两会”期间,教育话题又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先生做客“强国论坛”,和网友们谈谈“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个话题。张主席,欢迎您来到强国论坛,请您先和网友打个招呼。 [13:56]
[张怀西]: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现在正在召开全国的“两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大家的情绪也非常热烈高涨,都感到非常满意。 [13:57]
[主持人]:张主席,义务教育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国家义务教育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加强义务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3:57]
[张怀西]:第一方面,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要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而言是比较稀少的。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基本的国情。因此,在这样一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大家知道,要建设一流的国家,必须要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所以一定要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让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所以,要重视教育、尊重教育、发展教育,教育要作为我们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我想,这是我们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人们当前关注的问题,就是教育问题。我认为,义务教育是必须由全民来接受的教育,要使每一个人都享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的事,我们国家过去,很多人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受教育的人有一些,但是少数人。从解放到现在50多年来,我们需要把全民族的教育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所以,我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党和政府都把义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每个人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文革以前也是很重视,文革前17年,教育也是很好的。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于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全国人民、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所以义务教育在全国有了很大的发展。按照我们国家所统计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家在2006年的时候,除掉一部分比较艰难困苦的地方以外,基本上都实现了义务教育,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果。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多年来采取的一系列的举措,使我们的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来适应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需要。这是我们国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义务教育是一个全民族的教育,因此,我们就必须要把义务教育提高到一个高度重视的阶段,我们现在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都超过了99%左右和95%左右,学生的辍学率也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以内,这是很了不起的成果。所以,我想这是解放以来,义务教育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我们得到的成果。
但是,正由于我们国家太大,我们有13亿人口,因此,义务教育也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什么每年人代会都把教育工作作为重点的内容,大家的问题越来越多,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这是由于人们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普遍提高,所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义务教育的现状发展很快,质量提高,群众总体比较满意,所以我们应该肯定。这三句话就说明义务教育的现状发展很快。我们当时念小学的时候和现在念小学的时候不一样了,现在小学学生水平也是很高的,初中也是不一样的,群众也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在满意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由于我们国家太大,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都有很大的差距,思想教育方面也存在某种偏颇。
我们现在希望大家升学,升学就要学习,要考试,所以,从小学开始到初中,一直到高中,都是负担太重。现在小学生的书包比我们那时候重多了,所以学生的负担过重。另外,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而教育公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欠缺的,因为国家那么大,这个学校办得非常好,那个学校办得非常差,那个学校有国家支持,那个学校没有,所以这样一些问题,都是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但是必须要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肯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义务教育到底怎么来发展?我个人认为,要从巩固现有的义务教育成果入手,巩固要从数量上巩固,要从质量上巩固,重点放在农村,这样才能够把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事业真正落到实处。数量上巩固,就是要维持和保持现在99%左右,95%左右的数据。这就是保证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能够读到书。质量上也要巩固,要通过各种手段,特别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保证学生的质量。
我们过去都讲了,叫“名师出高徒”,所以我们需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队伍水平提高,现在很多地方反映,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还需要充实,还需要调整,还需要提高,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以前在江苏省政府工作,那时候城市的教师水平是很好的,我们同国外相比较,我们的师资队伍、学生水平,都不亚于他们,但是农村,特别是偏僻的农村,教师队伍就没有人愿意去,相对而言比较差了,所以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充实、调整和补充。这样才可能使我们整个义务教育水平达到很完美的高度。所以,要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来巩固。
其次,我认为,刚才大家提到教育要公平,教育公平怎么实施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把每一所学校都要办好,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需要做很多工作,要选择好的校长;要选择好的教师;要选择好的方法;要选择好的制度;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办学校可不比办别的东西,没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很难把一个学校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名牌学校。所以,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使教育能够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在校长的选择、教师的选择、制度的选择和教育方法选择等等。同时,我们也需要广大的网友、广大的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我们国家的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参与到做好义务工作中去。
农村教师要充实,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今年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要实行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是一个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所以我认为要鼓励“教育家办学”,使教育真正能够成为一个改变人一生的很好基地。
评价一个学校,不能够单单只看升学的现象,升学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你上了学,升不了学当然不行,所以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够仅仅看这一点,还要看到学生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提高了,那么我们这所学校也就算是比较好了。如果整体素质提不高,政治思想、学业、身体,其它各方面都要有提高,才能算这个学校办得比较好了。作为网友的子女在这个学校上学,也应该感到很放心。所以我认为义务教育目前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大体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14:11]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农村的义务教育还有一些问题,除了资金上的投入之外,刚才您也提到教师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就请您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咱们国家现在在农村实施的义务教育情况是什么样子? [14:11]
[张怀西]:农村的问题是很复杂的问题,全国的农村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有非常好的农村,像江苏、浙江、广东的农村,有一些很好的学校,也有非常偏远地区的农村。因此,我个人认为农村的问题,要看它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所指的农村是指薄弱地区的农村,薄弱地区的农村。
我认为首先应当要使当地的党政干部、学校的主要领导,普遍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关键,是培养自己的子女,培养自己的子女当然是关键的问题了,要重视教育。其次,我认为,一定要把教育事业当作是一个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它和一般的事业是有差别的,教育事业和每个家庭都有关,和每个学生都有关。在这里,特别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名师出高徒”这是中国的一句老话。所以我认为,农村的教师队伍一定要建设好。
要鼓励推动引导我们在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但是说这一句话是好说的,但是真的要去,怎么个去法?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去不了呢?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到那里去,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晚上要住到哪里去?所以要解决住的问题;第二个问题你要吃饭,为什么说农村代课教师多呢?是因为那地方用不起公干教师,所以就弄个代课教师。这样一种做法也是有问题的。所以在待遇上面要给予必要的解决,如果不解决待遇问题,恐怕解决不了师资问题。吃也要解决,至少按照过去教师的待遇,不能少于公务员水平。现在,公务员的水平是多少呢?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提高了吗?就值得研究了。第三要有很好的学校领导、党政领导,把他们带好。带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带不好怎么能让他发挥作用呢?大学生学习好,非常有道理,非常有意义,但是真正到农村去,还要有人带,所以要把他们带好。什么叫带好?就是真正的热爱农村的教育事业,终身的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