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刘运来:重视和推广“本土”教改经验 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介绍和学习杜威、布鲁诺等人的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全国各地还涌现过一批土生土长的在全国中小学教育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教学改革代表人物,如辽宁的魏书生老师、上海的钱梦龙老师、江西的潘凤湘老师、张富老师等,他们分别创立了语文“六步教学法”、“导读法”、 “情境教学法”、“张富教学法”、“物理智力开发”、音乐“守调唱名”视唱教学体系、数学“四步四型单元教学法”、“三算结合速算法”、“十六步外语教学法”。这些教改经验在各省、市乃至全国都曾具有一定影响,他们的经验曾直接推动了我国一些地区中小学相关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这些老同志年岁渐老,相继退休,我们身边的这些“本土特产”,自家的“宝贵财富”也随之被搁置,被淡化。

当前,我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3万多所中小学正在开展异步教学改革,全国各省市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探索,出现了一批具有地区性影响的新一代教学改革典型人物及教改经验。如北京韩军的“新语文教育观”与“三环节强化语言教学”,南京孙双全的“情智教学”等。但总体而言,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缺乏具有全国影响的代表性人物和成功的经验。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学校和教师多依赖于满堂灌、题海战术、课外家教补习等教育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途径已为大家所漠视。为此,我们认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这种带有普遍性涉及教育改革方向性的大问题,主动做好我国各地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积极推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大发展的必要举措。

建议:

1、重视做好“本土”教改经验成果的挖掘整理提高和转化推广工作。建议组织各省市教研机构、师范院校研究人员对已取得教改成功经验的老教师的教改成果进行认真研究,总结出更具普遍性、有益于在各省、市乃至全国具有推广普及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邀请取得教改成功经验的老教师到各地讲课,传经送宝,介绍教改经验体会。鼓励老教师著书立说,系统地总结个人的教改经验。要求各省市组织部分骨干中青年教师向取得教改成绩的老教师学习,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与成果的吸收、推广普及工作。推动中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继承和运用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成果。

2、积极推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专家的课题,更是每位教师的课题。建议帮助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让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实施教学改革,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把教改工作纳入学校考核指标和教师个人考核当中。推动各省市建立教改实验区、教改实验校、教改试验班、试点学科,进行有益的探索,力争取得阶段性教改成果。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投身教改,认真解决当前中小学校存在着的班级超员、教学繁重、学生厌学、教师难教、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以促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

3、加大督导,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组成教改工作督导组,对各省市教改工作进行巡视指导。组成教改经验顾问组,通过聘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者、有丰富教改经验的老教师为顾问,深入各地区、各学校,参与教改试点,及时帮助学校和教师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成果。制定相应措施,推动各省、市教研部门及时将各地、各校教改中取得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性的经验成果加以提高推广。

4、加大对本土教改经验成果的宣传推介。各省市在为教师打开一个了解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窗口,创造一些机会到外面看一看世界,学习先进地区的教研成果的同时,应重视加强对本省、本地区在教改中涌现的新一代教改典型人物及教改经验的宣传推介工作,及时把他们的教改成果向国内外推介,让他们去接受全国专家、学者、同行以至于世界教育同行的评价,在交流中不断总结提高,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总水平的提高。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