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其他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陈振楼:大力加强我国精神疾病的预防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
 
 

 

精神疾病是一类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特点的常见复杂性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情感障碍,焦虑症,痴呆,强迫症,孤独症,酒精、毒品或其他物质依赖,进食障碍等。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变革,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70年代中后期的3.2‰-7.3‰上升至目前的15.56‰,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而隐性的轻度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已达6300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为此专家们惊呼,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步入“精神疾病时代”,面临精神疾病的严峻挑战。

 

精神疾病对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患者家庭往往需要专人或轮流对其进行看护,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因精神疾病导致的家庭贫困现象比比皆是。据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按伤残所调整的生命年限指标评价各类疾病在我国疾病社会负担中所占的比例,目前与精神疾病和行为障碍相关的疾病负担约占全部疾病负担的20%,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己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据预测,21世纪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并将上升至全部疾病负担的四分之一以上。在2020年的疾病社会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精神疾病已成为目前自杀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有统计显示,在自杀者中有15%是患有抑郁症的病人。近年来,继农民、破产者、下岗工人、明星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26%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据估计,北京地区高校至少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2004年有19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单北京大学一年就有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