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社会与法制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陈凌孚:建立长江段及沿江重化工区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长江安全
 
 
    松花江事件后启动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大排查结果显示: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可见,我国的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
 
    长江由于运输和水源的便利,沿江两岸遍布重化工企业。如作为长江下游化工大省的江苏省共有化工企业38000家,其中直接生产化工产品的有8000多家,危险品生产企业4000多家,还有大量的化学品经销、储存、运输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一,以中小企业居多,60%以上分布在沿长江一线。全省沿江6个市区、15个沿江县(市),几乎每个市都有化工园。每天还有1000多条运送化学品和石油、天然气的船只行驶在长江上。只要其中有一个装置、船只发生特大事故,就会对长江造成毁灭性打击。此外仅江苏省内公路每天都有超过10000辆运送化学品的车辆行驶在路上,随时也都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在江河旁,也将会直接污染长江。由于潮汐原因,长江下游一旦发生污染,将从下游一直影响到中游,并且短期不会消除。
 
    数据显示,长江污水排放量呈快速增长之势。1998年全流域废水排放量为113.9亿吨,2001年为138.3亿吨,2005年为184.2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废水排放量增加了70亿吨。
 
    因此,长江实际上存在重大隐患。同时,现行的管理体制也不能适应防范长江及沿江重化工区环境风险需要,主要问题有:
 
    1、法律、法规不健全。重大化工事故防范,管理监督需要有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事故一旦发生,根据不同化学品的危害性质,根据应急救援和抢救方案,多部门协同配合,专业人员各司其职,及时快速施救,也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撑,然而目前,全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2、现有预防措施难以防范特大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沿江重化工区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重点是在事故后的救援与抢救上,对如果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则考虑不足。
 
    3、管理人员、配套设备及资金严重不足。以沿江某市环保局化工园区分局为例,目前工作人员只有6人,人手不够、管理力量薄弱。而且相应的防污应急设备、器材、财力比较缺乏,设备科技含量不高,防污力量相对薄弱,应急反应能力与沿江重化工园区的发展不相适应。
 
    4、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咨询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力量分散,资金短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运行效益差,技术服务面窄,技术升级困难,咨询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旦发生事故,受污染影响的周边地区难以迅速应对。
 
    目前长江是沿江各省主要水源,一旦长江水不能用,即使是短时间的,对我国发展也将是灾难性的。长江的环境隐患实际也是我国发展的重大隐患。因此必须建立长江段和沿江重化工区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系统,来预防、应对、遏制突发性环境事故,确保长江用水安全,消除发展隐患。为此建议:
 
    1、提高对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认识,推进相关法制建设。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迅速补充完善包含环境风险评价、事故预防、组织保障工作机制、应急预案、应急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的法律、法规。
 
    2、建立完善长江段环保应急体系。应尽快建立长江段整体环保观测、预警、应急体系。主要有:设立由各省政府牵头,环保、安监、海事、交通、消防、卫生、水利、建设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长江特大事故应急协调机制。制定、完善与省、市应急体系相适应的,与消防、安全等应急预案相衔接、覆盖陆(水)域、职责明确、上下联动的长江和沿江化工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根据长江段危险品运输和沿江化工区的规模及货种特性,沿江各省都应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应急队伍,储备一定应急物资,加强日常演练和培训。
 
    3、完善沿江化学工业区环境风险防范手段。鉴于多数中小企业和一些大企业的老装置缺乏出现事故后的防止污染外泄装置,建议将出现事故后的防止污染外泄的装置,作为对沿江化工企业的统一强制要求。同时加大对环保部门监测、防范、抢救、修复等方面投入。
 
    4、完善化工区安全生产网络信息平台。化工区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应实行分布式结构,即省级公共平台和专业技术平台。省级公共平台免费为用户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查询,介绍化工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事故应急对策,发布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和消息,引导化工企业在不同时期抓好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避免环境突发性事故。专业技术平台可以采取有偿服务形式,根据用户需要,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培训服务。这样既合理利用资源,又减少重复设置,也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专业技术服务和企业的两个积极性,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5、重视对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装置的事故防范。沿江各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厂是防止污染外泄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在安全防范中容易疏忽的地方,然而这里一旦出现问题,污水会直接排入长江,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大对沿江各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厂检查力度,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万无一失。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