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积累。除了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比较重要的还有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等。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对过节并非不重视,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很淡漠。而很多年轻人对外来的节日更感兴趣,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这样的现状,令人担忧。中国人,必须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被忽视和淡薄,其实是民族文化的丢失,是民族传统道德的冷落。鉴于此,特提出如下提议:
一、把中秋节定为国定休假日,放假一天。关于中秋节放假的建议,我曾在1988年和2003年、2004年、2005年四次在全国政协提案,并无结果。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影响仅次于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是最有人情味的节日,这是亲人团聚的节日,是弘扬亲情和爱心的节日。中秋节放假,可以提醒儿女们关心孝敬父母,夫妻之间互相关爱,兄弟姐妹之间互助融洽,朋友之间珍惜友情。在人情日益淡薄的今天,提倡这些非常有必要。将中秋节定为休假日,将是重视人间亲情、提升民族道德水准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把清明节定为国定休假日,放假一天。清明节是祭典祖先、怀念故人的节日,是中国人的感恩节。清明节扫墓、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应或缺的内容。清明节正值初春,也是人们下乡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光。清明放假,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的尊重,也是政府亲民的具体表现。
三、从除夕开始,延长春节假期。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国定假日是三天,其实各地过春节时都在想方设法延长假期。与其如此,不如延长。建议把把春节的假期延长至五天,从除夕开始到初四。这也是顺应民意,老百姓的新春佳节,其实从大年夜就开始了。
四、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过节时,应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亲近关心民众,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文艺活动。过传统节日,其实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媒体应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作充分的报道和宣传。传统节日中一些古已有之的仪典和民俗活动,要传承恢复并发展,让全民参与。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让国民能体会做一个中国人的快乐和骄傲。
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节日,过好自己的节日。在过这些节日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深厚的文化和道德传统。而在这些节日放假,是对我们民族传统的尊重,是对中华文化的信仰和传承,也是对老百姓的关爱。一个民族,如果对本民族的重大节日不当一回事,那一定是病态的,自卑的。有人提出要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要求保护,我认为大可不必。只要中国的十数亿人民到这一天用独特的方式举国欢度,海外华人举世共庆,这个节日,一定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节日,还需要联合国来承认来保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