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邓伟志 > 相关报道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邓伟志委员建议:中央去农村开会 农民工叫新工人
 
 


    "我是一个曾被遗弃的孩子,是一个好心的农民把我带回了家,才有了现在的我,所以我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采访中,来自安徽的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一再提到自己成长中这段难忘的经历,而他对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等"三农"问题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次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他最想说的就是关于"三农"的事情。

    建议一:中央开会应该去农村

    "我建议中央开会去农村开",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在采访中对记者说,比如中央的学习会、政治局的会议等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农村开几次,过去有南宁会议、庐山会议、郑州会议、成都会议等,将来是不是可以有定西会议呢?

    他认为在农村开会有两大好处:一可以深入了解农村。有些领导不是很了解西部城市,这样以来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农村,有些问题大家都看到了,就没有争论了。同时,中央去农村开会可以给农村带来很多的无形资产,比如带动当地的旅游业等。二保卫工作可以减少很多,比在北京少多了,会议成本也可能减少很多。

    建议二:学习新农村建设"不要去韩国了"

    对于新农村建设,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认为不要再去韩国了,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教训和经验,没必要都跑到韩国去参观学习。

    对于新农村建设他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一,一定要突出农业的"一产"地位,他认为一定要认识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基础。二,认识农村的重要性,农村有矿产等资源,大家不用都集中在城市,像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承受能力是限的,毕竟城市大了会有城市病,而农村的发展有广阔的天地,农村也可以变成城镇。三,可以考虑东西部干部对调,多提拔一些农村的基层干部,农村干部是最了解基层的。四,农民有丰富的智慧,农民的语言很生动,比如他们看不起病,他们有说法是"打不起喷嚏",有些人觉得创作不出来作品,很多文化作品都可以以农村为材料的。

    建议三:农民工何不叫"新工人""新居民"?

    对于“农民工”这种叫法,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认为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概念,农民工既是农又是工,虽然“过去务工三年就是工人了”,但单纯地称呼“工人”是不妥当的,他认为应该称呼农民工为"新工人"或者城市"新居民",这两个名词能够更好地表达农民工在社会中的基本定位。

    建议四:农村教育--北大、清华何不在新疆西藏建个分校

    农民的孩子也是花儿,有人说"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邓伟志认为"教育的不公是长期的不公",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经济,他建议清华北大是不是可以考虑去新疆、西藏办分校。

    建议四:农民低保线还可以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说现在农村低保面临的最大问题意一是资金来源问题,二是对低保工作的重视问题。他认为农村低保制度的意义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农村的低保线应该还可以提高。

    建议五:增加农民收入可提高农产品价格

    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建议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发展农业生产,农民的收入来源于农产品,可以适当提高粮、油等农产品价格,他说一些国外的农产品价格是很高的,农民未必会比城市人收入少,但提高价格也要在我国城市人的承受范围之内,城市也有贫苦人。此外,可以降低消费品价格,这方面文艺界做了不少工作,比如送文化给农村等,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铃……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的采访也一度被电话中断,还有很多媒体等着采访邓教授,而他还有很多有关"三农"的话要说,还有很多有关"三农"提案的事情要准备……

(责任编辑:温迪)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