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委。武昌区政协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3月4日 雪
下午,一些网站邀请几名代表到80公里之外的房山区大石窝镇惠南庄村去看一看。
惠南庄村有800户,2300人,土地3000多亩,大部分人在外工作。
从2006年到现在,村里搞了70多个蔬菜大棚,过去只种玉米、小麦,每亩地只有7000~8000元的收入,现在有了蔬菜大棚后,每个大棚有两到三万元收入,如果是蘑菇还可以达到4万元。大棚成本2万元,区政府补5000元,村里补1000元。
一个中等大棚宽8米,长70米,需要2~3家联合修大棚,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遇到麻烦。土地二轮延包不变(继续用第一轮方案),在各地都遇到新的问题。1995年以后出生的小孩没有土地,去世的老人却还有土地;嫁出去的女儿有地,娶进来的媳妇却没有地。与人口的真实状况不吻合。 我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新农村要有新农民,现代农业要有现代农民,所以培训农民很重要,在当地要培训会种菜的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也是一种培训。
二是要对土地精耕细作,扩大产量,减免农产品经营环境税收,使农民增产又增收。
◎3月5日 晴
雪后的北京晴空万里,但是,并不温暖如春,冷得直抖,武汉话叫冷得直“筛”。
今天上午是两会的重头戏——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从9点5分开始,11点15分结束,语速缓慢。35页,35次大大小小的掌声是历次最多的。读到三农和台湾问题时,代表掌声最热烈。
很多内容听后很熟悉、很亲切,因为我是带着400篇博士生论文上会的。如中部崛起、社会保障体系监督等。
35次掌声的背后是报告丰富的内容。我觉得最精彩的有四点:
——总结经验。对2006年的工作经验作了精辟总结,如归纳为“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三个发展”。
——分析问题。讲问题部分多于往年,是在每一个问题后面做详细的说明,不是只说一句就完,占有一页半。如分析节能指标为什么没有完成。
——强调落实。解决中国问题,办法很多,重在落实。报告中讲到两个财政安排“三个高于上年”、“又一重大举措”、“又一件大事”等。如要落实最低工资、小时工资制度,壮大县域经济,推广农业保险,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师范生免费,完成有15种疫苗的国家免疫规划,中医药发展,退役军人安置改革等。
——管理创新。文中的老办法我听了反应不大,但是,新措施让人眼睛一亮,如今年要完成的新任务有:在超收中建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土地出让金收支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加快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扩大高校奖、助学金,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等等,鼓舞人心。
我知道,后面两点是老百姓最关心、最高兴的,也是讨论的焦点吧。
(责任编辑:温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