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可以说是全国经济发展飞快,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我们演播室请到了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他被人们称为“学者市长、教育市长”,他是如何协调一个行政领导与一个学者和专家之间的关系呢?中国访谈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的直播现场。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3日在北京正式召开。今天我们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先生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朱永新]:
大家好!
(2007-03-02 08:26:25) [中国网]:
下面请朱市长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您在从事副市长以前还担任过什么样的工作呢?
(2007-03-02 08:26:36) [朱永新]:
做副市长以前我主要是在苏州大学做教授,同时做苏州大学的教务长。在此之前在农村工作,做过棉花检验员、营业员、翻沙工人、搬运工人、泥水匠小工、做过会计,干过很多活儿。
(2007-03-02 08:26:58) [中国网]:
我们知道朱市长正在担任苏州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吗?
(2007-03-02 08:28:36) [朱永新]:
对,我现在还兼任着苏州大学的教授。
(2007-03-02 08:28:45) [中国网]:
可谓是学者、专家,又是官员,好多好多工作都已经尝试过了。我们知道朱市长平时担任苏州市副市长是履行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您是履行什么样的责任呢?
(2007-03-02 08:29:28) [朱永新]:
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实际上对我来说是担任三个最重要的角色:第一是苏州市政府的副市长,也可以说是苏州人民的服务生,是这么一个角色;第二个角色是全国政协的常委,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这样一个职能;第三是作为苏州大学的老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能。
(2007-03-02 08:31:12) [朱永新]:
这三个职能事实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就是教育。作为副市长我分管教育,作为研究来说我研究教育,我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政府服务的,我的很多研究课题,包括在苏州的技术开发区怎么样进行教育,包括苏州外来人口的教育问题等等,我的研究生、研究课题都为政府提供很好的决策。在全国政协常委也是主要关注教育领域,因为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关心到,但是在教育方面会有一些提案,为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三个角色看起来有些矛盾,但通过教育把它整合起来。
(2007-03-02 08:31:58) [中国网]:
朱市长,我们知道有很多评价说苏州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想问,您觉得苏州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呢?
(2007-03-02 08:33:06) [朱永新]:
苏州应该说是中国很少有的非常独特的一个城市,在2004年的时候苏州曾经获得过中国活力城市第一名,这是CCTV评选的中国十大活力城市,当时活力城市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一个古老的城市,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用十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把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对接,它用古典园林的技法构造了当代苏州的版图。苏州的现代和传统融合的非常精彩,同时在06年苏州获得了全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也是名列榜首,所以一个城市同时获得魅力和活力城市,同时又都是名列榜首,这在中国大概是唯一的。
(2007-03-02 08:33:27) [朱永新]:
这个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传统和现代融合得非常好,实际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的优势,这个城市2500年历史,几乎它的文脉从来没有中断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中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有九个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的昆曲是中国被列为的第一个人类口述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的人文的传统非常的发达,明清的时候苏州全国每15个状元有1个是来自于苏州。
(2007-03-02 08:34:24) [朱永新]:
当然,它的现代性也非常强,苏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在2500年前吴王重用很多非苏州籍的外地人才,像孙武是齐国人,吴子羲是楚国人,当时就有开放的态势。放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抓住了很多很重要的机会,最初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苏州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可以抓住了改革开放的非常好的机遇,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所以苏州经济的外向都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引进海外资本是全国第一位,我们的进口和出口总额是全国第三位,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所以苏州这个城市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好,这是它最大的优势。
(2007-03-02 08:35:41) [朱永新]:
当然它还有一些其他独特的优势,比如地理的优势,紧靠上海,和上海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再比如说它的交通、空港、长江港口、陆路的交通非常便捷,是深入长三角腹地交通的一个集聚地。它有山水支撑,太湖三万八千顷80%的水域在苏州,苏州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它有很多非常独特的优势,造就了今天的苏州。
(2007-03-02 08:36:18) [中国网]:
我们知道苏州在吸引外商投资这方面也是做得非常成功的,朱市长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2007-03-02 08:36:37) [朱永新]:
苏州吸引外资我前面讲到了,他在全国名列第一,我们去年实际的外资超过了68亿美金,我觉得外商之所以进来苏州恐怕除了我前面讲的原因之外,主要是文化苏州这个品牌。因为一到苏州就有一些人讲,苏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灵静的后院,这样一种安宁、这样一种文化的品位,让一个人到了苏州就有了一种心灵回家的感觉,同时苏州这个城市吸引外商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服务理念和服务理念,苏州工业园区把服务和经商作为工业园区的一个最重要的立区之本,我们一站式的服务,全方位的关怀,政府的效率,应该说也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在苏州相对来说是政府成本最低的一个城市。
(2007-03-02 08:36:52) [中国网]:
刚才朱市长也提到了,苏州的文化氛围很浓,我们也知道苏州园林不仅是全国,是全世界都非常著名的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建筑。我们知道现在苏州经济发展那么快,物质遗产保护方面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吗?
(2007-03-02 08:38:15) [朱永新]:
应该说文化苏州是我们整个苏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牌,因为文化苏州的灵魂,就像水是物化的苏州的灵魂一样,文化是我们苏州人的精神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今天的苏州,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苏州这么多年来一直非常自觉,苏州是全国所有城市中出台的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的法规条例最多的城市,包括城市的子线、城市的古闽剧、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这些都做了大量工作。苏州的古代园林应该说目前有九个被列为世界遗产,我们的古镇,像周庄、同里等等的古村落也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
(2007-03-02 08:38:37) [朱永新]:
同时苏州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昆曲,2006年青春版的《牡丹亭》,白先勇先生和我们一起制作了青春版的《牡丹亭》,成功的在北京的高校巡演,同时到到美国巡演,引起很大轰动。我们的《长生殿》到比利时去演出也引起很大反响,同时把传统的折子戏在积极恢复保存传承,包括像桃花坞和年画,我们专门成立了桃花坞和年画研究所,把传统的绘画保存下来,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方面,我们也在进行尝试和探索。比如说我们把桃花坞的元素运用到苏州的制作服装中去,运用到苏州的很多装饰设计中去,都为文化保护做了大量工作。
(2007-03-02 08:40:55) [中国网]:
在城市规划方面比如历史文化的保护做了一些工作是吗?
(2007-03-02 08:43:07) [朱永新]:
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建筑也是一种文化,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建筑看成建筑,实际上建筑如果没有文化品位的话,建筑往往可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或者说过若干年以后就会被撤掉,所以我们现在摩天大楼十年被撤的故事已经很多,最近可能你们注意到,贝聿铭先生在苏州做了一个苏州博物馆,既是中国的,又是苏州的,同时也是现代的、是世界的,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文化建筑的典范。
(2007-03-02 08:44:54) [朱永新]:
这么多年来,在苏州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说在中国的所有城市里面苏州相对来说是保护得比较好的一个城市,我们对所有控制性的古建筑全部编号,全部计入档案,同时我们在全国提出了"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这样一个保护方针,我们动员社会力量、社会资本进入我们城市保护的领域,让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进行非常好的尝试。
(2007-03-02 08:46:05) [朱永新]:
所以你到苏州看,现在是粉墙绿瓦,小桥流水,路桥相隔,这样一个基本的城市形态,基本上还保持着。在苏州的文庙里面有一块全国重点文化文物保护的碑,叫古平江图,一千多年以前的苏州地图,在现在的苏州版图上还可以找到当时的版图上记载的桥梁、路面,说明这个城市建筑的文脉一直没有中断。
(2007-03-02 08:50:06) [中国网]:
我们知道朱市长很早就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