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各位强国论坛的网友,非常高兴再一次在强国论坛跟大家见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一次我是第九次作客强国论坛,应该说跟强国论坛的网友们有不解之缘。尽管每一次跟大家见面,可能总有一些网友不一定非常的满意,但是应该说我是尽心尽力了。所以,今天非常乐意,非常愿意跟大家再次进行交流,特别是在今年两会召开的前夕,我也愿意把在两会上自己准备的一些教育方面的提案跟大家一起分享。因为在两会中,教育的问题始终是一个热点的问题。 [18:59]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嘉宾,您给我们描述一下什么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您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吗?谢谢。 [19:12]
[朱永新]:今年7月份,我们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的一次全国性教育实验大会,我们提出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认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他同时还说学校就是社会。在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划了等号。这似乎也有问题。我们说教育就是生活,但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其实,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不仅应该给人幸福,它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实,对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四个方面的理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前不久,我在博客上写过一篇《快乐第一》的文章,是分析了丹麦和不丹,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一个人均收入高达34600美元,排名世界前列;另外一个人均国民收入只有1400美元,排名世界第152位。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民幸福感,幸福的指数都很高。 在不丹,教育的预算占整个国家预算的18%,城市的学校和乡村的学校配置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从幼儿园开始的十年教育都是免费的,在边远地区学生的文具等也是由政府提供的。所以,不丹这个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实际上在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国家,同样也可以创造快乐的奇迹。所以,教育的公平和平等也是快乐和幸福的一个重要的源泉。 在丹麦,丹麦人曾经讲过教育和学习是丹麦人快乐的秘密之一,丹麦的教育部长讲过,我们放进年轻人脑袋里的东西永远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所以,在丹麦的学校里面没有成绩单,没有评选先进的制度,终身学习是丹麦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它的教育的平等、教育的公平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实际上教育的快乐、幸福感孔老夫子早就讲过,在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19:12]
[阿信2]:请问朱永新:你如何看待现在的中小学生补课现象? [19:13]
[朱永新]:当然,补课的问题现在也是一种不幸福、不完整教育生活的体现,孩子们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孩子们没有童年,没有游戏,他们很难从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同时,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来补课,除了知识还是知识,除了应试的技能还是应试的技能,孩子的全面的发展,人格的完善,也就得不到保证。所以,我是非常不赞成这样补课的方式,我觉得在中小学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禁止补课。 [19:13]
[问天]:这种“幸福”只是童话般的幻想。 [19:17]
[朱永新]:我们觉得这种幸福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教育是需要理想的,当然,它能不能得到实现,什么时候能够真正的实现,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追求的过程。人类的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追求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如果连梦想都没有,连追求都没有,连我们所认为的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没有,那么我觉得这是不够的。就像我们的和谐社会一样,和谐社会也是我们的一个梦想,也是我们的一个追求,是我们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因此,我觉得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是最重要的。 [19:17]
[阿信2]:请问嘉宾:未来的高考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19:21]
[朱永新]:我觉得未来的高考改革的方向,第一,会加大学校的自主权,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和标准;第二,加大对全面素质的了解和检查,加大高中三年的综合的学习成绩的评定,而不是一次性定终身;第三,高考的次数会增加,不是一考就定乾坤,可能会有多次性的考试;第四,考试的科目可能也会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减轻考试本身的负担;第五,对于一些社区区域性的大学,对一些民办高等职业类的大学,可能会采取免试入学的方式进行。高考的指挥棒的功能,对中小学学习指挥棒的功能会进入淡化。 [19:21]
[杨号]:您是58年出生,您上大学时肯定是不要钱的,全是国家包的.您对现在许多上不起学的人怎么看. [19:27]
[朱永新]:我是58年出生的,我读大学的时候不仅免费,而且国家有助学金,因为我读的师范。现在大学收费相对来说比较高,有一些困难的学生读不起书,但是政府已经在采取相应的政策,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在我们苏州,我们承诺在苏州读大学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影响他们的学业。我觉得国家应该让所有有机会读书的人能够读的起书,这应该成为国家的目标。 [19:27]
[sars]:朱先生:农村孩子免费上学的事,又遥遥无期了吗? [19:29]
[朱永新]: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承诺,用两年的时间全面实施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而且对于困难的学生还要提供课本的补助和住所费的补助。据我了解,全国所有的省市农村到2007年可以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在很多城市,像江苏、上海、浙江等全省,包括全市都要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所以,这不是遥遥无期,而是指日可待。 [19:30]
[黄晨灏]:尊敬的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先生,您好:请问,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事是怎么样看待的?谢谢。 [19:39]
[朱永新]:去年的两会我曾经写过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提案,今年我继续就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写了提案。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大学生就业率统计的问题,我们觉得应该修改目前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的统计的办法,从现在每年截止到7月底过渡到年底,因为现在7月份的统计会造成很多大学生不安心学习,在大学期间就到处找工作,到各种人才市场,主要的精力不在学习上,而在找工作方面。另外,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和学校弄虚作假。所以我们希望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的统计办法从7月份调整到每年的年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和我们目前相对来说大学生的专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高校扩招以后,文科招生数量比较多,相对社会需要的一些理工科的专业比较少,社会最需要的一些领域和行业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所以,一方面一部分人才非常紧缺;另外一方面,一部分人才又找不到工作。现在我们的大学生往往比较多的集中在公务员,相对来说对农村、对基层、对民营企业、边远地区都不太愿意去,所以就业有一个结构性矛盾的问题。 [19:39]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朱教授,您预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达到4%? [19:41]
[朱永新]:在“十一五”期间应该是可以达到的,据说国家财政部门已经在研究制订做相应的准备。 [19:42] [宋公明]:请问朱先生:是否是教育产业化带来了幸福完整的教育? [19:42]
[朱永新]:事实上教育产业化当然是不可能带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国家已经明确的否定了教育产业化的方向,特别是我们的基础教育,是绝对不能产业化的,它是一个政府的公共服务。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教育机构,一些教育产业自身的发展。 [19:43]
[一天一地一广仔]:请问朱教授,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依然突出,您认为靠社会捐助能够起到多大助益?最终解决出路是什么? [19:45]
[朱永新]: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现在依然比较突出,当然不能靠社会捐助,就像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靠希望工程一样,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