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指沿我国陆地边界线分布的县(旗、市、市辖区),涉及9个省、自治区。目前,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急需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这一地区加快发展步伐。
边境地区是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主要表现为:
一是区位独特,战略位置重要。滇桂边境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窗口和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新疆、内蒙古边境地区是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西藏边境地区与印、巴交界,位置非常敏感,同时也是我国与印度建立良好双边关系的纽带;辽宁、吉林边境地区与朝鲜接壤,处于东北亚腹心位置。我国边境地区与14个国家接壤,这些国家在地缘政治和大国的角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些大国以各种方式向我周边渗透,对我形成包围之势。
二是少数民族聚居,“跨界民族”众多。全国2.2万公里边境线中,有 1.9万公里在民族自治地方;全国的边境县,大部分是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的国土面积绝大部分为民族自治地方;边境地区总人口的约51%为其中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朝鲜、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维吾尔等30多个属于“跨界民族”,其中有8个民族在境外建有独立的民族国家,有4个民族在邻国建有以该民族为主体的行政区。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信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及各种原始宗教齐全。
三是贫困问题突出,自我发展能力弱。在边境县中,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到总数的56%。在全国的边境乡镇中,仍有绝对贫困人口110万人,有25万贫困户居住在漏雨透风不安全的茅草房或危旧房中。边境贫困人口是属于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一个群体。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财政困难问题十分突出,2004年,全国边境县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地方财政自给率仅为2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四是社会情况日趋复杂,安全稳定潜在威胁增多。边境地区民族、宗教、贫困、边防等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一些地方毒品泛滥、艾滋病蔓延,走私、偷渡、跨国犯罪等活动猖獗。一些境外敌对势力、恐怖分子加紧在边境地区活动,对我进行渗透颠覆、破坏和捣乱。一些毗邻国家较为优惠的边境政策对我边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地缘因素或“跨界民族”因素的影响,周边一些国家的民族宗教思潮不断向我边疆民族地区渗透并产生影响。一些国家边境政策明显带有与我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的企图(如中亚一些国家的所谓“回归运动”)。这些,都对我边疆的稳定产生潜在威胁。
边境地区的特殊性表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是影响全国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从政治上看,边境地区的民族关系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关系的晴雨表,边境地区与内地的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民族之间的差距。从经济上看,边境地区是陆上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是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从国家安全看,边境地区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是挫败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西化”、“分化”图谋的主战场。从对外关系看,边境地区既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也是体现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窗口。边境地区发展的快慢、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
保持边疆稳定,必须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边境地区的发展问题,实施了沿边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边境地区发展仍然滞后,与内地有较大差距,边境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边境地区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如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影响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因此,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
建议国家将边境地区纳入重点发展区域。鉴于边境地区的特殊性、重要性,应将列为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成立专门的议事协调机构,统筹考虑边境地区发展问题。并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