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与艾滋病的蔓延扩散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我国在禁毒方面,采取强制、劳教戒毒为主线,美沙酮维持治疗为新型禁毒模式、“同伴教育”社区服务为辅助的综合、立体型禁毒策略思想。在这一策略思想的指导下,综合立体措施在减少吸毒危害方面开始显现效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云南等地采取以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为基础、预防新发感染为根本、及时治疗病人为依托的综合防治策略,这一策略思想在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在云南等地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吸毒及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云南、广东和新疆等地,吸毒趋向年轻化、多样化。如云南省128个区县,都有吸毒现象,其中吸毒人数在千人以上的区县就有十几个。据专家估计,云南省实际吸毒人数约20万人。在吸毒严重的地区,总人口中吸毒率达到了4%,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从全国来看,吸毒引发艾滋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尚未改变。据卫生部门统计,2006年1至9月,全国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共计约2.7万人,其中,吸毒感染占50%。吸毒和艾滋病流行已经在当地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如在云南德宏州吸毒在册人数达23242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同时,由于吸毒、感染艾滋病致贫返贫现象非常普遍。
目前,在我国的禁毒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强制戒毒措施短期效果好,远期效果差。强制戒毒是我国近几十年所采取的主要戒毒措施,但参加过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出所后,95%以上的会出现复吸。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吸毒者都是多次送进强制戒毒所(又称戒毒学校)戒毒,个别吸毒者被反复强制戒毒已经多达数十次。这种戒了又吸、吸了又戒,已经形成了循环往复的吸毒-戒毒怪圈。
2、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同伴教育”社区服务效果好,广泛推广难度大。吸毒者和其家庭成员一致赞同美沙酮维持治疗和“同伴教育”社区服务方式,但是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主动性差,因此发展缓慢。有些门诊开诊数月才仅有几个病人参加治疗,其应有的社会效果无法发挥出来。有的省的公安部门对于开展人性化的美沙酮治疗工作认识不足,特别是吸毒现象十分严重的某特区,却没有开设一个美沙酮门诊。“同伴教育”社区服务模式虽然深受广大吸毒人员欢迎,但由于缺乏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这种方式很难持续开展,社区发展举步维艰。
3、政府相关部门、社团和民间组织参与不够。目前强制戒毒主要是公安部门负责和具体执行,其他部门很少或几乎没有参与。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虽然是卫生、公安、药监三个部门合作开展,但治疗工作的真正实施主体还主要是卫生部门。这项工作需要更多部门支持,特别是劳动保障、民政、扶贫部门和社团、民间组织的共同参与。在国际项目支持下,云南省开展了 “同伴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