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7年两会专题 > 民进中央提案、大会发言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民进中央建议:加强村镇生活垃圾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实现“村容整洁”的直接措施就是要建立村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目前,我国有乡镇37166个,行政村68万个, 自然村320多万个,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人口在7.5亿以上。随着村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工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普及,必然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大量生活垃圾无序丢弃或露天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还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目前,我国村镇生活垃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原始落后。大多数村镇没有建立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还采用原始堆放处理。大量的垃圾既占用了土地,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生活垃圾处理面临困境。村镇生活垃圾管理往往直接套用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在环保方面和经济方面都不具有合理性,主要污染物垃圾渗滤液很难得到正常处理,垃圾焚烧烟气不达标,成本费用高于一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2倍以上,由此也带来难以运行的问题。

村镇垃圾管理已成为我国小村镇发展中的亟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迫切需要建立起村镇垃圾收运管理体系,这对控制土地污染和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建议如下:

1、明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权限。村镇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确立县域城市垃圾处理规划权限,才能指导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建设。要使县域内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就需要确定区域内垃圾处理规划的主导权。

2、对村镇生活垃圾管理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域进行分类管理。在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的东部较发达地区,可参照城镇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镇,应有计划、分步骤地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3、建设垃圾收运系统,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是改善村镇环境卫生的基本条件。在村镇地区,如果政府加强宣传、重视管理、配套到位,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可以推开的。生活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后,不需要日产日清,可采用1-2次/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垃圾收集运输成本。一些地区推行的村收集、乡镇运输、县集中处理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对于偏远的城镇,垃圾量小,可以先建简易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

4、对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要解决好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问题,就必须做到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指导作用,并抓好项目的科研、环评等前期准备工作。对于我国大多数村镇,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建立低成本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把能够回收的废品收集起来,把相当部分的有机垃圾就地处理,把不能回收、不宜堆肥处理垃圾(这一部分量不会太大)收集起来作为燃煤替代品或集中处理,从而避免建设小规模的填埋场或焚烧厂。

5、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的重点是包装废弃物,对有机垃圾和渣土就地资源化利用,可燃垃圾进行能源化利用。村镇生活垃圾中厨馀类有机物可以根据需要结合人畜禽粪便处理进行厌氧消化。近几年,沼气技术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发展起来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综合发展模式,大大推动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利用农村沼气工程已有的经验和基础,在村镇推行有限度的垃圾分类收集,将收集的有机垃圾与人畜禽粪便相结进行厌氧消化或堆肥处理是削减有机污染,循环利用有机资源的有效途径。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