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问题已困扰中国出版界多年,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虽然政府主管部门从不同方面加强对盗版的打击,取得过一些成效,但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一定程度上说明之前的许多措施治标而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盗版问题,首先必须找到一个能够遏制盗版图书的关键环节,并由此入手,从制度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盗版体系。这个关键环节即出版物批发环节。
我国目前盗版问题严重,恰与我国出版物批发市场比较混乱有直接关系——市场主体多、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等。过多的批发主体给市场监管带来困难;企业规模小导致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以及违法成本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使得法律意识淡薄和行为约束力差,不少批发商在低折扣的诱惑下,追求眼前利益,批销非法出版物。这些都为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基于以下两个特点,批发环节又可以成为遏制盗版的入手点:一、批发是出版物生产和流通、消费的联结点,是出版物进入市场的入口,是任何出版物进入市场都不能避开的环节。一种出版物出版以后,不可能直接面对众多而分散的零售商,更不可能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只有经过批发环节才能最终到达零售商和读者的手中,把好批发环节,基本可以堵住非法出版物流向市场的入口。二、在出版物的批发环节中,批销商数量相对少,规模相对大,经营地点相对集中,为监管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为此,应加强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培育和管理,使我国出版物的批发市场达到规模、成熟、规范、法治的水平,以此杜绝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的通道,无法实现非法利益,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盗版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严格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出版物批发市场的进入门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对出版物批发企业的注册资金数量和经营规模要求,使能够进入出版物批发市场的主体从一开始就具备较强的经营实力和较大的经营规模。目前,从事出版物批发的企业最低注册资金为200万元人民币,建议将这一标准调至1000万元以上。2、提高对从事出版物批发活动人员素质的要求,包括专业知识、从业经验、信用记录、法规知识等等,这些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后方可从业,以使这个领域中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且一旦有违法行为便取消其从业资格。3、规范进入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审批程序,严把进入关。
二、以出版社为主要出资人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大型的、全国性的出版物连锁批发企业,覆盖全国出版物市场的绝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