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物理学家和同步辐射应用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工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到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及丹麦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回国后从事粒子物理理论研究,曾长期担任《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主编。1985年因国家科学发展需要,改行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同步辐射装置——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组织开展了我国的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是我国同步辐射应用的一位开创人。多年来勤奋开拓、严谨治学、不断扩展我国的同步辐射应用领域,培养了一代同步辐射设备建造及科学应用人才。曾先后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深研究员,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系、东京大学物理系、奥地利大学原子研究所的客座教授,在国内外科学刊物上发表了180多篇科学论文,出版目录中还包括为公众撰写的科普著作和关于美学与艺术的随笔集。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侨联主席。
近年来冼鼎昌推动在我国建立同步辐射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平台,在国家的支持下,此平台于2001年开始动工,2003年在高能所建成。目前这个研究平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种极为有力的手段,来自全国各地的结构生物学家在其上得到丰硕的重大成果。
冼鼎昌曾在以下项目中获奖:“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磁单极解”(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经典规范场理论研究”(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层子模型”(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格点规范场理论”(1988年中国科学院三等奖);“BEPC工程”(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物理学奖(2002年)。1989年起被授予国家特殊津贴,
冼鼎昌于1996年2月参加民进,1997年底在九届一中全会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是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温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