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8教师节专题 > 师德大家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个性 ∙ 己任 ∙ 魅力
 
 

                
   
  从教十几年了,上过至少几千节语文课了,但是默默想来,真正符合我心目中语文课标准的课却为数不多。多年来,我思考,我探索,我努力地追寻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我渴望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新的教学理念与语文教学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课自身的无穷魅力展示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祖国语言文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语文课的个性      

  新课标的制定,新教材的推行,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初步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内课外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等,都使语文教学的改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然而,欣喜激动之余,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我却陷入了沉思:曾经为了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从教材中引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文本,把语文课上成了主题班会;曾经围绕教材做了大量文章,对教材的精髓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有甚者,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沉思之余,我不禁要问:语文课的个性在哪里?真正的语文课一定要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在我们的文本中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实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偏废语言这一本体。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

  在《荷花淀》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读作品开头的“跳跃”一词,有的同学读出了水生嫂编席时欢快的心情,有的同学读出了水生嫂娴熟的编席技术,有的同学读出了白洋淀的苇眉子极富弹性,读出了这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读出了白洋淀的人民会誓死保卫自己可爱的家乡……

  在《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中,我同我的学生们共同挖掘“原来如此!……”一句的深刻内涵,品味鲁迅先生的震惊、悲愤和无奈,想象先生当时的神态,揣摩先生说话的语气……

  一个个感人的教学情景、一个个成功的教学案例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这条根。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但若失去了语言这条根,也就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个性,失去了个性也就毫无价值可言,因为事物的价值大多附着在其个性上。

  语文课的己任        

  语文课的己任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通过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应该如叶老所言:不待老师讲解,学生自能读文;不待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单凭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科学而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方位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实践语言。

  在《我生命中的一首诗》一文的写作讨论课中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登台动情地朗诵珍藏在心里的小诗,或幽怨哀婉,或雄浑悲壮,或平实朴素,或清新隽永……然后真诚地袒露心声——小诗提升了“我”生命的质量,小诗丰富了“我”的生活,小诗引导“我”开辟了一爿新的“精神家园”。全班同学时而凝神静思,时而唇枪舌剑,时而潸然泪下,时而开怀大笑……我与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读写听说活动中度过了难忘的一课。

  记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提出本文的标题只是一个副标题,建议大家为课文拟一个正标题,同学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学们在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之后,纷纷拟出个性迥异的标题,诸如“天亮了,启明星却落了”“上帝的错误”“生命的晚餐”“追忆伟人的一生”“光荣的荆棘路”“永久的空白”“激情燃烧的岁月”“足迹”“巨星之陨”“人走了,雪在飘”……面对一个个充满灵性的标题,我真正感受到了同学们与语言的“亲密接触”。

  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我常常提醒自己:作为现代社会的语文教师,面对浮躁与喧嚣,最需要的是冷静与深刻,我们都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潜心钻研,深思慎取,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母语文化基础,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时代。

  语文课的魅力

  新学期伊始,我曾做过一次关于对语文课满意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令我大为吃惊:38%的学生讨厌上语文课,47%的语文教师越来越不会(含不愿)上语文课,35%的家长对学校的语文教学不满意。吃惊之余,我陷入了沉思:语文课到底怎么了?不止一次地听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初中时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觉太美了,好不容易盼到上高中,当老师讲完这篇散文之后,却再也不想读它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常想,世界上最美的方块字连缀成的散发着无穷魅力的艺术作品,却被我们操作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语文课的魅力。

  首先,语文课的魅力在于其学科个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聆听她美妙和谐的语音,欣赏她端正高雅的字形,体悟她博大精深的内涵,在感受、积累、运用中不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中有积极追求并不断重塑自我的人,应该是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并且有独特感悟的人,应该是将阅读和写作看作是自己生命的重要成分的人,应该是把自己的学识、思想、爱心甚至呼吸和心跳都融入到每一节课的人……这样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定能将我们母语文化的魅力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语文课的魅力在于良好的教学氛围。这一氛围大到国家民族对母语的关注和重视,小到家庭、学校、班级中母语文化的建设和完善。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语文的魅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教学中的一句名言、一篇文章、一册作品集、一幕课本剧都向学生传递着语文的魅力。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可以放声地笑,动情地哭,面红耳赤地争论,争先恐后地发言,聚精会神地思考,字斟句酌地写作……那种抛却一切功利的自然状态,会让每位教师终生难忘。

  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磕磕绊绊,有苦有乐,但为了追寻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我会心无旁骛,执著前行,因为“没有上天的云梯也就罢了,但不能没有拥抱月亮的手臂”(刘墉语)。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