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民:以民为本 利为民谋
朱毅民在会员企业调研
1983年江苏农学院毕业后,朱毅民同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离开了故乡苏州,毅然选择到苏北工作。在32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从一名普通的县林业站技术员,逐渐成长到副站长、多管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副县长、市林牧渔业局副局长、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他从一名普通的民进会员,逐渐成长为民进市委副主委、主委、民进省委常委、民进中央委员。不管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是以“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低调不张扬”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
立会为公 建言献策
朱毅民同志于2000年入会,2001年担任民进淮安市委副主委,2006年担任民进淮安市委主委,2007年担任民进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为提高履职水平,朱毅民十分注重学习研究。他先后参加了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水利部、国家安监总局、省委、省政府举办的理论和业务学习班。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理论上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工作视野的拓宽,工作能力的提高。
作为省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他常常深入农村、企业、学校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先后提交了《加大灌区改造投入,节约水资源》、《关于加快发展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议案》、《关于改进市目标考核体系和办法议案》等议案、提案,其中许多建议已被采纳和落实。
作为民进主委,他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发展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代表性人士,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队伍中物色人才,通过有关单位和组织引荐人才,精心培养参政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队伍。坚持通过统战部长座谈会、从政人员交流会、对口联系工作、上门拜访等方式,积极推荐优秀人才,使淮安民进的政府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他重视参政议政工作,并将之作为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领导下,淮安民进的参政议政的机制逐步健全、范围不断拓宽、成效日益显著。淮安民进每年的大会发言、提案、建议都受到重视并予以采纳实施。如《关于促进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中共淮安市委和淮安市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促进了淮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在担任市政协副主席之后,由于减少了行政事务的羁绊,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参政议政工作中。在他亲自主持下,民进淮安市委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涉及城市交通、乡镇合并、社会治理、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等众多领域。他对调研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每次调研座谈都充分听取基层意见,每份调研报告都反复讨论修改,确保每次调研都拿出高质量的报告。《关于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的建议》、《实施“三规”融合,统筹城乡发展》、《以思路创新推进乡镇合并工作》、《构筑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善治的基础》、《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项目—淮安市白马湖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的调研和建议》、《关于建立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议》、《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价值》等建议都被列入党委政府工作计划中。《坚持“三规”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分别作为省政协十一届六次、七次常委会发言进行交流,引起强烈反响并被《新华日报》刊载。淮安高校政产学研用工作调研的成果在省政协主席会议上进行交流,获多方赞誉,并直接促进了我市此项工作的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