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六十周年专题 > 光辉历程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欢庆光复,企盼和平和安定,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图为上海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欢庆光复,企盼和平和安定,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图为上海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受尽日本帝国主义八年侵略战争苦难的煎熬,迫切希望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民主国家,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使人民休养生息,国家真正富强。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日本投降后不久,即公开发表了《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指出抗战胜利后,“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总方针。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

    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并不准备实现人民的愿望,为了能继续剥削、奴役广大劳动人民,他们企图把中国建成一个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为此,他们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积极准备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内战、独裁、卖国三位一体,这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既定方针,这是与人民愿望背道而驰的。

    当时,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蒋介石为了在舆论上欺骗人民,他玩弄和谈阴谋,接连“电邀”毛泽东主席去重庆谈判。为了揭穿蒋介石的阴谋,教育广大群众,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经过四十三天针锋相对的斗争,蒋介石被迫签订了《双十协定》;表面上接受实行民主政治、党派平等、结束国民党“一党训政”等原则,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和各项重要问题。但蒋介石拒绝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妄图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同年十月十三日,《双十协定》的墨迹未干,蒋介石就撕下和平的伪装,向国民党各部队发出内战的密令,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蒋介石破坏《双十协定》、发动大规模内战的行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坚决击退国民党军队进犯的同时,一个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反对独裁、要求民主的群众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蓬勃兴起。重庆、昆明等地各党派、各界群众分别成立反内战联合会或举行反内战集会。是年十二月一日,国民党政府出动军警及武装特务血腥镇压昆明学生运动,造成了打死四人、伤数十人的“一二·一”惨案。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期间,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被蹂躏了八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到上海“劫收”,不仅给上海人民在经济上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还在政治上受到新的歧视和压迫。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投降后第三天,蒋介石就密令汉奸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队司令”,要他防止“市民滋肇事端”,“负责维持地方秩序”,完全把人民当作敌人对待。国民党当局还无理地剥夺人民的言论、新闻、出版等基本自由权利。当时,美国士兵横行霸道,美式吉普横冲直撞,美国军舰耀武扬威,美国飞机隆隆轰鸣,美国商品倾销市场。我民族的尊严被践踏了,国家的主权被分割了。上海人民深切地认识到,蒋介石内战、独裁、卖国的反动政策,是使上海四百万同胞和全中国人民重新陷入苦难深渊的根本原因,也是使国家陷于分裂、动乱的根本原因。他们奋起投入到反内战、反独裁、反对美帝国主干涉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去。代表人民正义呼声的进步报刊如《周报》、《民主》、《文萃》、《文汇报》等,冲破当局的封禁,先后创刊发行,文化教育界的进步民主人士大量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当局的种种弊政,揭露他们发动内战、镇压群众的罪行,鼓励群众起来斗争。

    斗争的实践使各界群众和爱国民主人士认识到,为了更有力地向敌人进行斗争,应该团结起来,联合起来,结成团体。于是,各行各业的工人成立了工会,学生成立了“上海大中学生联谊会”,教师组织了“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中等教育研究会”,妇女界、文化界也都成立了各种联谊会、联合会。这些团体组织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诞生了。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