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民进沙坪坝区委在民进重庆市委会和中共沙坪坝区委统战部的领导下,传承我会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高标准的带领全体会员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民进中央、民进重庆市委、沙坪坝区政协和中共沙坪坝区委统战部的表彰。 2004年荣获“重庆市各民主党派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2005年囊括民进重庆市委五项(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社情民意、新闻宣传、会刊工作)专项工作评比一等奖; 1997—2005年连续9年蝉联区政协提案工作一等奖; 2001—2005年连续5年荣获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一等奖; 2005年承担中共区委下达的专题调研课题《对沙坪坝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建议》荣获一等奖; 2004年获区政协庆祝政协成立55周年《祖国颂》大合唱比赛第一名; 2003年获区统战系统文艺汇演第一名; 2002年、2004年我区综合支部两次获得民进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一、参政为民,不断发挥党派作用 民进沙坪坝区委十分注重牢牢把握发展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这条主线,突出我会特点,发挥我会优势,组织和调动全体会员协商出实招、监督献诤言,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责,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议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近五年来遵照“党委主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调研机制,按照求深、求精、求实的原则,组织会内专家与骨干精心开展调研工作,其《关于沙坪坝经济发展后劲问题及对策研究》、《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现状调研报告》以及《对沙坪坝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建议》等专题调研成果,均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并荣获党派调研的一等奖。 在每年区政协大会专题发言中,其《沙坪坝经济发展应与区域经济互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原则——对沙区西部开发的理性思考》等得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高度评价。 民进沙坪坝区委历来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广泛发动基层支部和全体会员建言献策,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区委把提案工作作为各基层支部的年度工作目标,并制订了《关于奖励参政议政、信息报道奖励办法》。五年来,民进沙坪坝区委所提集体提案163件,平均每年32.6件,列各民主党派之首,在所提集体提案中每年均有提案被区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来督办,年年有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且其中一件提案被作为范文向全体区政协委员推荐。此外,五年来共有7名会员被评为区优秀政协委员,民进沙坪坝区委也连续5年被区政协评为提案工作先进单位。 社情民意是掌握民情、反映民意上达下情的重要形式,区委由专职副主委和办公室主任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在各支部确定责任心强的会员担任信息员、建立网络,区委会多次组织培训,提高他们收集信息和写作能力,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信息来源充足,对采用的信息有明确的奖励措施。2000年以来,我会所提出的社情民意年年居各党派之首,区委会年年获区政协集体第一名,向民进重庆市委会提供的社情民意也年年名列各区县之首,大量信息被各级政府采用,多篇信息被民进会中央采用。 按照参政必须参会的原则,区委会4位主副委积极参加党委、政府召开的重大人事协商会、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专题视察等会议与活动,所发表的真知灼见得到了充分肯定。 二、维护稳定,促进统一 1999年,重庆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 “三金三乱”风波,区委思想统一,立场鲜明,作好会员思想工作,无一人上街参加集会,区统战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2005年春节前夕,区委会得知某企业300多下岗工人因未领到生活费,准备自发组织集体上访和堵塞公路,迅速派人了解情况,以社情民意急件的方式向上反映,引起市政府重视,平息了矛盾。 2004年底,某居委会在换届选举中因有悖民意,群众反映强烈,上访市、区人大常委会,并准备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反映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区委得知情况后,立即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直接向中共区委领导通报,引起重视。中共区委领导直接与群众代表座谈,平息了事端。 《反国家分裂法》颁布后区委会组织会员中的台属学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和《反国家分裂法》开展“五个一”活动。 三、构建和谐,服务社会献真情 构建和谐社会是充分发挥党派优势的重要方面。民进沙坪坝区委多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开展社会服务、扶贫济困、维护稳定等多种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配合公民道德宣传,2002年区委会组织150余名会员在全区设七个点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并在繁华的绿色艺术广场主会场以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吸引了许多群众。2003年4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区委会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团结一心,自觉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会员捐款列各党派之首。区委会在三峡广场率先开展大规模的《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和防“非典”知识宣传活动,由于媒体充分报道,社会反映强烈,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抗击“非典”工作中,中央表彰重庆5名会员中,民进沙区会员就有两名。2005年为迎接亚太城市市长峰在重庆召开,主动参与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峰会志愿者启动仪式》,组织了《沙区中小学生迎峰会绘画展》,市、区电视台均作了报道。今年民进沙坪坝区委又积极投入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由于良好的党派形象,沙区民进被确定作为全区5个示范村其中一个的联系党派之一。 从2004年以来,区委会每年捐助8名贫困学生上学,其捐助学生数为各党派之首。会员中多位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不断捐助患癌症大学生、贫困学生、受灾群众等等。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会员们积极响应民进市委会、区委会的号召,主动捐款建设“进盛中学”,2005年共捐款25万元,2006年捐款7.2万元。他们发自内心支持边远地区办学的感言和行动,得到了会内外,尤其是重庆市万盛区各界的高度评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强化自身,众志成城谱新篇 长期以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履行民主党派职能的需要,是多党合作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区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党派工作的突出位置。 1、领导班子建设 一抓学习,是学习邓小理理论、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和中共中央[2006]5号文件精神。核心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学习中要求主副委、区委委员、支部主任带头读、带头思、带头讲、带头作,确保各级领导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多次学习过程中,请沙区新闻中心对学习情况进行了报道,扩大了影响,取得了很好效果。 二抓制度落实,坚持每月主副委会议制,每季区委会及支部主任会议制、学习制、调研制及定点联系等制度,确保了会务工作高效有序,会务信息及时有效,不断密切区委会成员与各基层支部的联系,受到广大会员的高度赞扬。 三抓团结,主副委一班人坚持议大事、顾大局、讲团结、求合力,遇事从不推诿而是主动争先,从不拆台而是主动补台。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关心,不断营造良好团结协作、默契配合的氛围。同时强调各级领导成员人人都是一面旗帜,人人都要有宽阔的胸襟、包容的态度、团队的精神,以良好的人品、人缘、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广大会员和所联系的人群,从而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四抓形象,首先从区委会做起,并要求各基层支部主动争取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做以党为师,多党合作的模范。 2、基层组织建设 制订下发了《组织工作意见》和《组织生活规范的决定》,明确规定基层支部活动的主内容、方式和基本要求,坚持主副委及区委委员分片定点联手联系基层支部、指导基层支部的举措。同时按各支部全年实际开展支部活动次数由区委会给予经费补贴。由于要求明确,措施有力,激励有效在全区24个基层支部中,有23个支部全年活动在8次以上,一个老年支部全年活动7次。区委会有选择性的组织部分支部开展联合支部活动,交流经验,达到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的目的。这种形式受到了各支部的普遍欢迎。 3、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区委会高度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发现人才,通过会内、外的有一定影响的活动,结合本职工作业绩来物色,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我们现有后备干部培养对象40名,形成了梯队,有较好的年龄与界别结构,大多在4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25岁,其中除有教育界会员外,还有民营企业界、律师、政府机关的会员。 二是努力培养后备干部,通过送去学习、培训、组织研讨和参与专题会务工作,使后备干部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听取营养,能力不断提高。 三是通过会内、会外如所在单位或人民团体尽可能的举荐后备干部任政府和本单位实职及担当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特约员及行评代表等,使他们能够代表我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