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浏览  >  民进要闻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发布时间:2019-10-02  来源:辽沈晚报

放大

缩小

《辽沈晚报》整版报道有关草拟国旗、国歌等方案的过程以及生活中马叙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编者按】1949年10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铿锵有力的宣言,响彻天安门城楼,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当时爱国民主人士马叙伦禁不住热泪盈眶。不久,他写下“得宿”二字,标志着他颠沛流离、为正义流血战斗的大半生,终于安得归宿。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0月1日被定为国庆日,升国旗、奏国歌,每年“十一”全国人民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国庆,在国歌以及国庆日的由来上,马叙伦先生的贡献应该被铭记。

  马叙伦最年幼的孙女——马今日前接受本报采访,追忆了当年有关草拟国旗、国歌等方案的过程以及生活中马叙伦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主人士分批北上 最后全部汇聚沈阳

  “跟着共产党走,是爷爷留给我们的政治遗训。”谈起祖父马叙伦与沈阳的渊源,马今说,爷爷不是共产党员,在追求真理和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他始终与共产党人保持着联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知心朋友。

  1946年6月23日,中共代表团在南京同蒋介石进行最后一次和谈,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推选马叙伦、阎宝航、包达山等为上海人民代表,另有两名学生代表去南京呼吁和平。当代表团到达下关时,国民党派遣的特务暴徒大打出手,马叙伦等人身负重伤。

  同年7月,国民党当局相继杀害了李公朴和闻一多。根据斗争需要,马叙伦由中共地下党组织安排到了香港。“临去香港前,他诗赠我的爸爸马龙章(幼子),示意其要到工农中,到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去。”马今说。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到达西柏坡,人民解放军已经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建立已势在必行。“五一口号”的发表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海内外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我们的全面胜利快到面前了,我们该准备我们的新中国和世界见面了。”马叙伦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洪流中。

  “爱国民主人士主要集中在国统区,想把他们接送到解放区,是非常困难和危险的,当时国民党还制定了87人的暗杀名单。”马今说。

  据史料记载,1948年8月到1949年9月,先后20多批共350多位民主人士秘密北上,到达解放区,其中以从上海等地经香港北上为主流,且主要分成三批,并在东北哈尔滨、吉林、长春、丹东、大连、抚顺、沈阳等地开展活动,实际了解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区建设情况,最后汇聚于沈阳,从沈阳共赴北平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马叙伦在第二批秘密北上东北解放区的队伍中,到1949年1月,三批由香港北上的民主人士全部抵达东北解放区并在沈阳汇合。沈阳铁路宾馆(现辽宁宾馆)成为“北上”民主人士的聚集地。

  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委托林伯渠迎接民主人士进京,共商大计。

  马老是新政协筹备会 第六组组长

  1949年6月15日,在北平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当时选举产生了21人的常务委员会,马叙伦是其中之一,常务委员会最后决定成立6个小组,负责完成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

  马叙伦担任新政协筹备会第六组组长,负责草拟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和纪年方案。

  “因为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标志和形象,代表国家的声音,第六组由常务委员会指定若干人组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特殊性。”马今说。

  同年7月4日, 郭沫若等人起草拟定《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后经周恩来签发,7月15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面向全国连续刊载8天。

  “到8月20日征稿截止,一共收到国旗的方案1920件,图样2992件;国徽方案112件,图样900件;国歌方案632件,词谱694件,以及相关建议书24件。”马今说。

  马今告诉记者,当时《启事》中对于国旗有一定的要求,如具有中国及政权特征,体现工农联盟,以红色为主等。

  在筛选过程中,经过大家讨论,左上角四分之一处有方形图案的,以及具有镰刀斧头这两种类型与美国、苏联相类似,不予采纳。“11号作品比较被看好,该作品上三分之一处为白色,下三分之二处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颗红星。”马今说,但这个作品遭到爱国华侨陈嘉庚的反对,他认为该作品远观,在视觉上存在缺陷。

  又几经讨论,17号作品进入大家视线,在上半部分有一条黄色的横线,左上角是一个红星,在筹备会结束之前,选出了38幅作品,按复制1号到复制38号重新编号,复制3号就是初选第17号作品,复制第4号就是初选11号作品的修改稿。

  9月23日,662名代表,分成11个小组,对国旗、国徽、国歌进行广泛讨论。复制第3号在起初呼声是最高的,但反对意见也不少,而且复制第4号将原有的白色修改为黄色,对此,大家认为,“无论是一条黄,还是一条白,都感觉革命不彻底。”

  9月25日,毛主席召集重要民主人士召开了座谈会,毛主席拿出复制第32号,已经和现在的五星红旗非常接近了,四颗小星包围着一颗大星,“这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红色代表革命,寓意着不仅现在要革命,将来也要革命,不仅现在要团结,将来也要团结,既革命又团结,毛主席的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成。”

作者:王琦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