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会刊撷英>精品文章

那时候

发布时间:2021-04-29     来源:《杭州民进》2020年第3期

放大

缩小

  那时候,还年轻,长得细溜麻杆儿的,不过有两条好腿,喜欢到处腿儿来腿儿去地满杭州城跑。

  说是满杭州城,其实就是市中心。路盲,认得的地方也就那些,不外乎:延安路、解放路、武林广场、少年宫,外带顺溜整个里里外外的西湖……

  跑的最多的是从自己家出来穿过延安路,进了耶稣弄堂或百井坊巷,一路溜溜哒哒:晃过几家小店,闻着小摊的葱香、油香,但一般就看看,也没钱。伸头看一眼百井坊巷残存的几口井,大约摸叫“四眼井”之类的。从小巷子穿过,大几率会路过几个同学家,少数时候会进去玩会儿,那时候各人没有手机,各家很少电视,坐进去就胡扯海聊,每次耽误时间太长,大多数不敢这么厮磨。

  穿过巷子,路过仓桥,有个不小的菜场,买片薄薄的冬瓜或买盒豆腐,继续穿街走巷。

  走大路,会路过家馄饨店,里面的小馄饨皮薄肉香,小颗榨菜和几只虾皮,汤清葱绿,到现在都记得。一家豆腐店,里面的豆腐都是热气腾腾现做出来的,师傅好些都认识,因为都是外婆家的邻居。

  走小巷也能玩儿,一个墙门洞里有好些人家,伸头探脑的看上几眼,顺手扒拉走长出墙外的金铃子,也是那时候偷摸着的快乐。

  走这么一程一定是为了到外婆家。外婆家在清远桥,大致在现在凤起路一带吧。那时候的杭州叫“桥”的地方可真多,皆因早先实实在在都是有水有桥的地方。

  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年岁长一点的时候,到外婆家一般都是休息日和寒暑假。外婆身体不好,每天一定是一锅清粥,所以我一定也就买些清简好消化的蔬菜。外婆做菜向来很有心思,简单但好吃。如果做肉饼,一定调制的香气四溢,酱油汤底淘饭可以吃上几碗。中午正好是广播放说书的时间,于是,一台收音机里是锵锵有力刘兰芳的杨家将、岳飞传,就着外婆味道的菜蔬是那时候最美的回忆。

  外婆睡午觉,我大多会跑出去找人玩儿,左邻右舍都不关门,大摇大摆随意进出。外婆名声极好,我顶着她的脸子在那个地界也是很好混的。难得会和外婆一起午睡,那张蓖席子用得极老极老,呈红棕色,边上破了外婆用布做了包边。反正后来没有睡过那样的席子,冰凉水滑,再热的天也不会出汗。

  外婆有一手极好的女红,一辈子穿斜襟的褂子,褂子都是自己手工做的,细密的针脚,妥帖的裁剪,素色的布料。外婆就是那样一个形象:齐整的短发,衣着素净,身型是典型江南女子的样子,纤细瘦小,五官端庄明秀,脾性温和,一辈子极爱干净。按家里人的说法,她就是老底子大户人家小姐的出身,到八十也是温婉内敛,斯斯文文的样子。其实,老妈的手工、做菜有些天分,估摸着遗传了外婆的。

  到外婆家一定是要厮混一天的。喜欢雨天,坐在窗口的书桌前,雨打屋顶的瓦片,总会让人变的安安静静的;夏天的晚上则最好玩儿。傍晚,房间里的一抹残阳、一只大木盆、一块肥皂是孩子们玩水洗澡的工具。清清爽爽的洗完,各家用井水星星洒洒的浇地降温,随着日头西下,各种乘凉工具十八般武艺一样悉数登场:竹榻儿、草席、躺椅……吃着从井里捞起来沁凉的西瓜,听着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在外婆或老妈摇着的蒲扇风里,一觉睡到大天亮。

  那时候,很简单;那时候,人还在。不过,只要记得“那时候”,那时候就一直都还在,不是吗?

  (作者为杭州民进市直属综合二支部会员)

作者:倪娜     责任编辑:代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