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1岁)
3月4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鸣凰乡小留塘里村,后迁居湖塘桥镇。取名亮,字伯昕。笔名吟秋、B·H、白日、PS。又名徐味冰、赵锡庆等。
父徐展,字元龙。光绪七年(1881)生,早年以武进名士钱名山为师,因科举废,遂入武进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执教于乡里,祖父母于伯昕十岁时先后亡故。元龙分得二亩地及一些债务。l915年起,先后任本县遥观小学校长,县城冠英、育志小学教员,以及定西乡议会议员,武进水利会干事,开浚长沟河采菱港工程主任,武进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1967年12月在常州去世。母亲壮乐天,出生在武进马杭桥普通农家,读过一年书,初识字。长年在家栽桑养蚕,操持家务,甚是辛劳。1942年病逝。续娶许碧澄,生于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蚕业学校,历任天生、振华蚕种场技术员,吴县广福等地蚕桑改良区指导员以及武进县培本小学等校教员。壮氏生育子女7人,伯昕行二,长兄及二个弟弟皆夭折。有弟徐仲文、徐季谦,妹徐朴贞(现名徐方)。
1912年(民国元年
8岁)
随父在私塾读四书。父亲要求甚严,责罚也多,自幼养成比较拘谨的性格。
农忙或假期回家,与家人一道种地、放牛、养蚕及帮母亲作家务。
1914年(民国5年
10岁)
在武进西乡马杭桥舅父家附近牛塘小学读书半年。
家庭收入微薄,加之祖父留下的债务,家计甚为窘迫。
1916年(民国5年
12岁)
父亲任校长的武进遥观小学读完小学课程。
1917年(民国6年
13岁)
夏,考入县城“市立第二国民学校”(即后来的冠英高级小学)就读。校长张沂“处理校务有方,颇有精神。”学校设备完善,为武邑之冠。以成绩卓著,著称于苏省。校内附设乙种商业学校。全校共有教职员24人,高小学生212人,商业班36人。
1918年(民国7年
14岁)
继续在校读书。
时社会动荡不定,四乡农民发起保卫家乡的活动。暑假期间,常头戴童子军帽,项结红领带,身着童子军服;腰扎皮带,手握军棍,口吹军笛,与村民一道,高呼“保卫家乡!”口号,游遍三都四围。
1919年(民国8年
15岁)
本年夏,毕业于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即原市立第二国民学校)
1920年(民国9年
16岁)
上半年,时珐琅制造业为我国新兴日用轻工业。武进县职业学校预备开设珐琅科和珐琅实习工场。决定选送一人去上海学习。
7月,经冠英小学校长张沂推荐介绍,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珐琅科半工半读。学、膳、宿费由县职校供给。约定毕业后回校服务。
1921年(民国10年
17岁)
继续在中华职校学习,平时喜爱画画,机械制图课及美术课成绩尤佳。
1922年(民国11年
18岁)
武进县职校因经费不足,无力办珐琅工场,遂解约并停止供给上学费用。为继续学业,课余兼任职教社办的中华珐琅厂美术设计工作,厂方除供膳宿外并给一些零用。伯昕生活节俭,积有余钱,即寄回家供弟妹读书。
1925年(民国12年
19岁)
2月,震惊全国的“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
对腐败卖国的军阀统治素怀不满,和同学积极参加上海各界举行的罢市、罢课等声援活动,在老西门附近的马路上结队阻拦电车行驶,遭警察鞭打,击伤脸部腿部。
7月,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分配至天津普育机器厂搪瓷部任美术设计员,因患病在家,未能成行。
8月,病愈,回上海职校。在校内职工教育馆负责图书馆工作。
11月,调至中华职教社当练习生。
1924年(民国15年
20岁)
8月13日,回乡与周雨青结婚。周于1906年6月14日(农历)出生于普通农家,为人谦和温顺,勤劳朴实,相夫教子,对伯昕帮助甚大。先后于1925年、1928年、1931年、1933年、1935年生育徐心斋(现名徐星钊)、徐慎斋(现名徐敏)、徐德全(女,现名徐前)、徐德芳(女,现名徐放)、徐韫斋(5岁时夭折)。l991年4月23日周雨青因病在苏州去世。
本年,先在职教社做文书工作,后又分别在社内调研、推广等部门任职。
1925年(民国14年
21岁)
上半年,受中华职教社派,临时调至南京江苏省教育实业联合会工作,半年后返回。
l0月转入《生活》周刊社,负责出版、发行及广告工作。该刊系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宗旨是宣传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指导和发表职教社的简要言论。l1日创刊,王志莘任主编。周刊四开一张,售价三个铜板。创刊初期只印八九百份,最多印到2000多份,大部分赠送职教社社员。伯昕曾回忆说:“这是(我)走上文化出版岗位的第。一步,也是持续做了20多年有进步意义的工作。”
1926年(民国15年
22岁)
10月,《生活》周刊主编王志莘转入银行界任事,出邹恩润(即韬奋)接任。伯昕仍承担印刷、发行、广告、总务等工作,孙梦旦任兼职会计。两个半人包揽了《生活》周刊的全部工作。编辑部设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442号一个过街小楼上。韬奋回忆时曾写到:“我永远不能忘记在那个小小的过街楼里,在几盏悬挂在办公桌上的电灯光下面,和徐,孙两先生共同工作到午夜的景象。在那样寂静的夜里,就好像全世界上只有着我们这三个人,但同时念到我们的精神是和无数万的读者联系着,又好豫我们夹在无数万的好友丛中工作着!我们在办公的时候,也往往就是会议的时候,各人有什么新的意思,立刻就提出,就讨论,就决议,就实行。”
24日,韬奋主编的《生活》第二卷第l期出版。
本年底,《生活》每期发行2800份。
1927年(民国16年
23岁)
3月13日,周刊初创,经费紧张,无法请社外人作画稿,伯昕充分发挥美术特长,亲自为周刊拉广告画插图。本日,发表他在《生活》周刊第2卷第l9期上的第一幅漫画“‘早咧’——交际场中之时髦者”,批评社会不良风气。
27日,为韬奋《本刊与民众、本刊动机的重要说明》一文作题为“快些!”的插图(《生活》周刊第2卷第2l期),画面为一肥胖润佬坐在黄包车上大叫“快些!”,一瘦骨伶丁的小孩满头大汗地在拉车。配合了文章中痛斥军阀、贪官污吏、无耻政客、残酷资本家压迫劳苦大众的主题。
4月17日,署名白日,发表题为‘努力!’插图(《生活》周刊第2卷第24期)。画面为一强壮青年持一大扫把,站在地球上将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一切不良分子打倒在地,扫出地球。
4月24日,为署名“心水”(韬奋笔名)的《有效率的乐观主义》一文作题为“希望”的插图(《生活》周刊第2卷第25期)。
7月,为殷木强《从医学上观察日本人的现代生活》一文作“大吃而特吃”、“大臭而特臭”、“大轧而特轧”等插图三幅(《生活》周刊第2卷第37、38、39期),讽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现象。
8月7日,作“哭些什么!”插图,刊于《生活》周刊第2卷第40期。
l0月,《生活》周刊第l卷汇刊和合订本出版。
本年,《生活》周刊每期发行至2万份。
1928年(民国17年
24岁)
l1月18日,《生活》周刊从第4卷第l期开始扩版为四开一张半。
本年,随周刊扩版及销数激增,出版、发行及广告工作更为繁忙,伯昕常白天奔忙于外,晚上伏案至午夜。《生活》周刊每期发行量增至4万份。
1929年(民国18年
25岁)
12月1日,《生活》周刊从第5卷第l期起,改版为十六开16页本子式。不久《生活》又增至20页。经伯昕努力,《生活》在当时上海刊物中登的广告,成绩突出,使周刊社得以将广告收入支付刊物因不断扩版而上升的印刷费用。刊物销数达8万份。
韬奋后来在《生活史话》中写到:“我和伯昕先生下决心改成本子,但是钱这东西却不是可由我们下一决心就能到手。伯昕先生常常在算盘上打来打去,我常常和他商量又商量,我们‘决议’是只有自己设法的一条路走(当时‘自力更生,这个名词还未时髦)。一面推广销路,一面设法大拉广告。伯昕先生每天夹着一个黑色皮包,里面藏着不少宣传的印刷品,这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他不但有十二万分的热诚,而且还有一副艺术家的本领,把宣传材料做得怪美丽,怪动人,东奔西跑,到各行家去用着‘苏张之舌’,尽游说怂恿的能事,真是‘上天不负苦心人’,广告居然一天多一天。”“伯昕先生聚精会神,为本店努力开源的艰辛实在值得我们永久的敬念。他当时替薄薄一本《生活》周刊所拉的广告,每期登在五六十家以上而且像煞有介事,限制非常严,略有迹近妨碍道德的广告不登,迹近滑头医生的广告不登,有国货代用品的外国货广告不登”。……在上海报界做广告业务的,往往最初替报馆工作,等到发达,总是宣告独立,自搞广告公司,大发其财……但是伯昕先生始终没有丝毫替他自己打算,始终涓滴归公”。
本年,以B.H署名设计的“胜三牌搪瓷品”、“月里嫦娥牌蚊香、油墨、化妆品、皮球、套鞋”的商品广告和“《生活》合订本一、二卷”“《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入的自述》”的书刊广告共六幅,刊登于《生活》周刊第5卷1、2、4、5期。
1930年(民国19年26岁)
3月30日,以吟秋笔名作时事插画甘地人像一幅,发表在《生活》周刊第5卷第16期。
4月6日,时事插图“江苏新任民政厅长胡朴安氏”,发表在《生活》周刊第5卷第17期。
5月25日,时事插图“本届远东运动会中华队总代表张伯苓氏”,发表在《生活》周刊第5港第24期。
6月1日,时事插图“中俄会议我国全权代表莫德惠氏”,发表在《生活》周刊第5卷第25期。
6月8日,时事插图“在远东运动会田径赛中为中国争得一分的司徒光君”,发表在《生活》周刊第5卷第26期。
7月,《生活》周刊社迁至华龙路(现雁荡路)80号办公。
9月,与韬奋一起创办“《生活》周刊社书报代办部”,义务.为读者代办书报杂志,甚至文具、药品等。并主持制订了一套规章制度。将竭诚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具体化。凡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为读者办到。这种服务精神在今后几十年中成为生活书店贯彻如一的优良传统。
本年,以B·H名在《生活》周刊上发表的广告有“味母”、“长生饭后片”、“玫瑰牌袜予”、“飞虎牌油漆”、“科达西药”、“双十牌牙刷”、“日光牌牙刷”、“小儿自健片”、“中华赛璐璐厂儿童玩具”、“上海时计公司、史帷记钟表、眼镜行广告”、“A字消毒牛奶”、“大中华唱片”、“无敌牌蝶霜”、“惠民奶粉”等广告共50余幅。伯昕设计广告,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画面简洁,形象生动,颇为人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