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6岁)
1月24日至27日,参加中共中央就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事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举行的座谈会。
3月4日,主持民进中央召开的学习中共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座谈讨论会。一致拥护中共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坚决赞同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的决定。他认为:“五中全会解决了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并迫切希望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我确实感到中共对民主党派的信任增加了,共同语言增加了,同样的,我们民主党派的责任也加重了。”
4月7日,在民进第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传达了全国政协五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情况和乌兰夫同志在会上的重要讲话。他说,乌兰夫同志希望我们继续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积极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批评,做党的诤友,……。会上,根据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精神,讨论如何推动成员为教育计划实施和教育体制改革献计献策。
5月5日至13日,出席民进中央召开的两省四市工作座谈会。3日,在会上就当前民进工作等问题作重要讲话。提出要做好“对教育工作的献计献策”和“召开全国性的民进会员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两项工作。并就做好民主党派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做党派工作要做到大胆设想,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革命创造精神;要做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要善于抓问题、抓建议,抓典型、抓成果;强调办任何事情一定要进行调查研究,要总结经验,耍有始有终,要当无名英雄,要团结协商,
本月,与葛志成、梅达君在《民进通讯》1980年第三期上联名发表题为《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奋斗不息的忠诚战士——纪念王绍鏊同志逝世十周年》一文。
7月,与周建人、赵朴初、雷洁琼、葛志成、柯灵在《民进通讯》l980年第五期上联名发表《爱国革命不断奋斗的一生——纪念民进中央马叙伦主席逝世十周年》一文。
8月,出席,由中共中央召开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民主协商会,为召开全国五届人大和五届政协三次会议作准备。
在《民进通讯》1980年第六期上发表署名文章,《认真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耀邦同志批语和澜涛同志讲话体会》。他认为,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知识分子将起着特别突出的作用。他认为领导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地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的指示,对民进工作同样有指导意义。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党派工作任务,不只是抓政治思想工作就够了,要结合会员业务开展工作,如组织会员进行业务经验交流,举办教育,教学业务讲座,观摩教学,推动和帮助会员著书立说,举办流通图书馆等。
8月30日至9月1日,出席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和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在政协民进组讨论时谈到,老一辈同志主动辞去职务,为废除终身制作出了榜样,对此表示敬意。在谈到教育经费问题时,认为尽管目前国家财政还很困难。但由于我国教育事业在十年浩劫期间是重灾区,损失太大,欠帐太多,希望政府再作更多努力,适当增加教育经费。
9月11日至12日,出席民进第六届中央常委会第六次(扩大)会议,并主持11日下午会议。会上与葛志成、段力佩同志分别就《民进四代大会以来的会务工作报告》《对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几点建议》和《关于会员对教育计赳,教育体制献计献策的综合报告》等几个文件作了简要的说明和补充。
9月17日至23日,出席民进全国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就民进当前工作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民进要在广开才路、举贤举能,广开学路、培养人才上发挥自己的特殊优势,要从加深认识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积极为四化做出新贡献出发,采取积极态度,发展新会员;民进要有一个比较长运的规划纲要,使我们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12月20日至29日,在民进中央召开的为四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上,致开幕辞,并在陈列室题词:“规模虽小,展品却丰富多采。它代表了我会会员一心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满腔热情和结出的丰硕成果。这也是相互学习观摩、交流经验的好方法,值得重视和提倡。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新的成绩来。”
2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公开徐伯昕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
本月,撰《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助手作用——纪念民进成立三十五周年》(发表于《民进通讯》1980年第八期)。文章回顾了民进成立三十五年来的战斗历程后,指出:“与党同舟共济,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进的优良传统”。由于十年动乱,党的作风和传统受到严重损害,“因此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同时还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包括民主党派的监督”。要做党的诤友,要积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要多献计献策,发挥我会作为党的助手作用。
1981年(77岁)
2月27日,倡仪并主持民进中央制订《关于推动会员对出版工作献计献策的计划》,要求各地组织贯彻执行。
29日,根据伯昕建议,民进中央决定从今年暑期起,试办组织外地会员来京参观访问活动,并通过《接待外地会员暑期来京参观访问试行办法》。
6月18日至7月12日,在伯昕倡仪和安排下,民进中央邀请了五位特级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到延安、西安、银川、石嘴山、兰州等地讲学,并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受到当地教育工作者的热烈欢迎。这项活动,成为以后民主党派开展智力支边的前奏。
17日,主持民进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座谈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他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民主党派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形势发展,我们民进各级组织要加强做好“三胞”工作,通过各条渠道,发挥桥梁作用,为完成统一祖国大业而努力
。
11月24日,出席中共中央举行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民主协商会。协商开好五届四次人大和五届四次政协会议有关问题。
11月30日至12月13日,出席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和五届政协四次会议。会上他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提出具体建议:一、要加强宣传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是基础,二要逐步增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教师名额;三、应恢复6月6日或4月1日为教师节;四要严厉制止殴打中小学教师的行为。伯昕所在的民进组政协委员提出了《明确出版工作的性质任务、加强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等十四项提案。并与人大,政协中的教育界代表,委员一起向全国发出了《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呼吁书》。
12月,在伯昕的主持下,民进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对出版工作的建议》。就加强出版工作的思想领导;加强出版方针和出版规划的具体领导;制定适合出版工作的经济管理体制,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改革图书发行的管理体制,调整与充实印刷、装订的生产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建议。引起中共中央和出版界重视。
本年,伯昕倡议的在1979年底创办的民进流通图书馆,得到很大发展。馆藏图书达1.1万余册,订阅期刊160余种,摘录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和政治学习资料卡片1万余张。两年来,接待读者1.2万余人次,通讯借书5千余人次,为各地会员代购图书3千余册,还收到会中捐赠书刊500多册。
与徐雪寒同志奔走于中组部,中宣部、国家出版局,阐述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成立起的全部革命事业经过。次年中央组织部正式确认,三家书店职工自参加书店之日起计算革命工龄。
1982年(78岁)
3月2日至4日,出席民进中央召开的全国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作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讲话。提出民主党派既要争取党的领导,又要主动积极、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要理直气壮地宣传民进的性质,任务和作用,要与会员和所联系的会外人士多交朋友,以诚相待,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4月20日,撰《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重版前言。作者认为韬奋的《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是在创办和管理生活书店——一个新型的、进步的文化堡垒的经验总结,在经营管理制度和干部培养方面都有新的尝试和建树。
本月,在伯昕的主持下,民进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深入了解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继续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落实政策的工作。5、6月间,参加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工作组举行的联合座谈会,邀请教育、科技、出版、文艺、财经界的会内外知名人士出席,就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并广泛听取意见。
6月7日至16日,出席民进六届二中全会。并在会上作民进中央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还讨论了宪法修改草案和民进1982年——l985年工作规划纲要草案。
上半年,在伯昕的大力推动下,民进各级组织积极开展“广开学路、多方办学、为社会拾遗补缺”的活动。各地已开办学校21个,在校生达500余人。
7月,在庐山疗养期间,修订补充了《在艰苦战斗中建立的团结——纪念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致力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世界知识>与生活书店)等三篇文章。并在《生活书店大事编年》第二稿上用蝇头小字作仔细修改。
15日,《在艰苦战斗中建立的团结——纪念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致力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发表于《人民日报》。文章回顾了三家书店、出版社,在解放前团结战斗的革命经历后指出,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三家书店的工作主要是推动广大青年和各界人民投身实际革命斗争,三家书店自己也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没有党的领导,没有著作家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爱护,没有三店员工的坚强团结,就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
9月1日至11日,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主持民进中央六届16次常委会,庆祝中共十二大胜利召开。并在会上发言说:我列席党的十二大感触很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要帮助中小学和幼儿教师多做些实事。
28日,在伯昕主持下,民进中央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关于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继续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报告。就抓紧处理落实政策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减轻后顾之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伯昕建议下,民进中央与全国政协教育组、全国教育工会组成联合调查组,针对目前普通教育中严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以“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题,赴上海育才中学调查。并指示有关同志,一定要认真调查,归纳经验。写好报告。12月29日,《光明日报》全文发表了联合调查组写的《上海育才中学调查报告》,并配合发表《端正办学思想根除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大祸害》评论员文章。
lO月28日,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生活书店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后还参观了出版工作成果展览。
本月,在《民进》1982年第十期上发表题为《民进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体会》一文。认为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就民进如何为完成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出力,提出自己的意见。文中还指出,根据民进会员多数是文化教育工作者的特点,应当从具体工作做起,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编辑出版工作、文化艺术工作等。要如实地向党反映情况,提出意见,献计献策。
11月26日至12月l0日,全国五届五次人大、政协会议在京举行,因病缺席。在病榻上写了三份有关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提案提交大会。
12月5日,民进中常委六届十八次(扩大)会议在京举行,因病缺席。但仍在会上作《六届二中全会以来的会务汇报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的书面报告。报告总结民进六届二中全会以后半年间所做的十项工作,并对1983年的工作提出了组织会员学习十二大文件和五届五次人大、政协会议文件;在建设“两个文明”中开辟新路子,做出新贡献;继续协助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代表会员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提高各级干部素质;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等五项任务。
中旬,在一份民进广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汇报材料上‘就充实干部、健全班子、农村教育、社会办学、退休会员工作,召开基层工作先进表彰会等问题,写了近千字的指示。并作了80多个标记。
本月,对来看望他的周幼瑞同志说:非常惦念建立韬奋图书馆的事,希望能与上海文化局联系,能否把卢湾区的图书馆充实后改为韬奋图书馆,这是我的一大心愿。听说要影印全套《申报》,非常高兴地说:“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迅速上马,早日问世。”
本年,倡议设立“民进文教基金会”,并捐赠多年积蓄3000元。任国家出版委员会委员。
1985年(79岁)
1月1日,身体不适,但仍就上海育才中学调查工作,本会机关工作等事宜,分别给民进教育委员会,民进办公厅、民进图书馆写了数百字的指示,作具体指导。
3月上旬,对来访的王仿子说,民进的工作,教育和出版是两根支柱,近年来教育方面发展很快,成绩很大,而出版方面显得薄弱了,要加强。
4月,健康状况恶化,经组织劝说,住进北京医院治疗。未久,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颈椎用钢圈固定。但仍要求看护的同志向他通报统战,会务、机关工作情况。
4、5月间,对刚从苏州市副市长调任市政协副主席的长子徐星钊说,我在50年代从事文化出版工作转到统一战线工作时,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思想也有些转不过弯来,但当时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奉周总理的指示,找我谈心后,我就专心致志于党的统战工作。周总理是我们党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在20多年实践中,深深感到统战工作和民主党派工作十分重要。
6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全会在京举行,因病缺席。当选为全国政协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8月,对来探望他的上海书店的丁之翔同志说,影印《四库全书》,“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解放前商务印书馆曾三次想印,均未成功,如果这次你们能印出来,真正为保存和发扬祖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还说:“上海书店遗几年来影印了《生活日报》、《大众生活》、《生活星期刊》,看了你们的选题,正准备影印《新生》等刊物,很好。”并指出:“还有一本《国民》周刊计划里没有,这是l937年5月至1937年11且直到上海沦陷时的一本周刊,是谢六逸编辑,从第十六期开始编委有谢六逸、钱俊瑞、邹韬奋、章乃器、张仲实、张弼、胡愈之、金仲华、范长江、李公朴、沙千里、王纪元等同志,这一刊物也应列入影印出版计划。”在谈到三联书店时说:“三联是有革命传统的,一直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和革命书刊,应该把它从人民出版社划分出来,恢复它的传统和特色”。
9月27日,在病床上写成的书面发言稿,在民进中央新建成的会所礼堂举行国庆34周年联欢会上宣读。对当前大团结、大统一的局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感到无限欣慰,要求民进认真作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全面开创民进工作新局面。
10月,为《沈钧儒纪念集》撰《怀念衡老兼及韬奋》文,回忆了衡老与韬奋在与黑暗社会进行不屈不挠斗争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革命出版事业的贡献。
22日,民进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会,被选为民进七届常委及中央副主席。在医院得知此消息后,甚为不安,对周围同志说,自己已年近八旬,应该退居二线,当个顾问就行了。
本年,当他儿子徐敏告诉他已通过交通大学资格审查,晋升为振动冲击噪声专业教授时,反复告诫他要有真才实学,做人民的专家。
1984年(80岁)
2月16日,在病床上写下最后的手迹:“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七、八十岁不稀奇,六十岁还是小弟弟。我今年年届八十,不敢称寿,对党对人民贡献微薄,私感惭愧。承同志们热情祝贺,愧不敢当。如健康能有所恢复,愿以余岁,继续为四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徐伯昕1984.2.16”。
本月,身体已十分虚弱,但情绪尚好,看望的人络绎不绝。甚为感慨。对他们说:“我为党和人民做得太少,人民给我的太多。”并表示要在春暖花开时回去看大家,看民进新落成的办公大楼。
住院期间,向探望他的冰心同志征询她对民进中央领导班子的安排意见,当冰心表示非常满意时,他高兴地笑了。他曾多次表示,我是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如果我不能在民进培养出。批好的干部,这是我的耻辱。
3月27日,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于晨3时3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八十岁。根据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
4月6日,邓颖超、胡愈之、杨静仁、刘澜涛、程子华、胡子昂、王昆仑、钱昌照,杨成武、周培源、费孝通、赵朴初等首都各界人士四百余人,在北京医院向伯昕遗体告别。政协主席邓颖超对伯昕的子女说,要学习你们爸爸的革命精神。”伯昕病重住院期间,史良、周建人、叶圣陶曾前往探望。
赵朴初《伯昕同志挽诗》:“其执事也敬其与人也忠力行至老死志业信无穷,病苦忍不堪曾不闻呻吟扬眉言国事知君始更深。”
4月10日,伯昕的骨灰由其长子徐星钊及长媳陈慧君从北京接回他的故乡——常州。常州市、武进县党政领导及有关人士数十人在车站迎接。
4月12日,根据伯昕生前遗言,其家属与常州市有关部门协商捐赠藏书事宜。在伯昕逝世一周年时其部分藏书992种166l册捐赠给常州图书馆。
4月13日,上午9时许,常州市、武进县领导同志及其亲属护送伯昕骨灰至风景秀丽而又宁静的常州舣舟亭公园,一部分撒入运河,一部分埋入公园山顶的松柏丛中。
谱后记
笔者于1990年春应约编撰年谱稿,后与同事蔡康唯多次往返于京沪间。翻捡档案、查阅资料、走访座谈,昼夜无间。虽盛夏酷暑,亦未敢稍有懈怠。10月,年谱(未定稿)毕。未几,蔡康唯确诊肝癌,为治疗事,笔者奔波沪常间,历时9月,无奈癌毒凶险,蔡于翌年6月11日病逝,年仅37岁。
年谱(未定稿)曾打印数十份,征求各界意见,先后三次修订,虽力求完善,终因智浅力薄,罣漏舛误难免,尚祈读者指正。
在年谱编撰、修订过程中,承全国政协、全国人大办公厅、民进中央、中共中央统战部四局、韬奋纪念馆等单位大力支持,胡耐秋、仲秋元、许觉民、王仿子、周幼瑞、董顺华、吉少甫、丁裕、沈百民、毕青、邹嘉骊等同志提出了很多中肯意见并补充了不少珍贵史料,在此一并表示深切谢意。
陈吉龙1993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