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参政议政平台 邮箱登陆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

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来自2021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1-04-26     来源:团结报

放大

缩小

  自2002年起民进中央创建“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交流平台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18届,先后就地域特色文化、学科领域文化、民俗文化等议题交流研讨,对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研讨会是一次海峡两岸文化领域交流的盛会,两岸学者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成果,增进了友谊。让我们一起听听来自两岸学者的声音。

  4月18日至19日,由民进中央、叶圣陶研究会主办,以“海洋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主题的2021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共同的文明、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未来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交流。

  中华历史传统中的海洋文化是重要遗产

  谈到海洋文化,总有一些人持历史的偏见,认为真正的海洋文化是在西方世界。事实上,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其中包括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正是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汇聚中华民族各种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华历史传统中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海洋文化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遗产,也是构建我们海洋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石。

  “张光直先生于1989年发表《新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一文,明确指出台湾海峡地区在古代文化史上的整体性和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史前族群与文化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付琳根据近年来台湾海峡地区所获相关重要考古发现,对台湾海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归纳。

  莆田学院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陈超则以宋代以来妈祖庙宇的空间分布为例,对“妈祖情,海丝路”进行地理学解读。“宋朝沿着海岸线北上,经浙江、安徽、上海、江苏到山东都建有妈祖庙,沿着海岸线南下,经过广东、广西、香港至海南,向东跨海到台湾地区。元朝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地区及辽宁有了妈祖庙宇,初步形成‘一心三路’妈祖庙宇的拓展分布。”

  台湾的主流文化是汉文化,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有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文化特质。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讲师卢芳蕙表示,“台南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四百年的历史,但其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厚文化内涵与充满故事的历史古迹是最大的资产,也是认识台湾的最佳入口。”她从语言跨文化对话角度介绍了台南市孔子庙礼乐器的英译情况。

  弘扬两岸共同的信仰文化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区域文化,由多种文化融合而成,但它的主体无疑是闽南文化。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耕说道,“台湾75%的人祖籍闽南,90%以上的人讲闽南话,信奉和参与闽南民间信仰活动的比例几乎是100%。”闽南人的分香、分炉、分庙和其后的进香、谒祖、续谱,让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台湾,并在那里吸收融合其他文化,不断产生新的创造和发展,回馈闽南原乡故土。

  提到两岸共同的文化信仰,就绕不开延续文化血脉、联结两岸情感的妈祖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既是乡土文化也是重要旅游资源的妈祖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一条纽带,要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妈祖文化作为中华海洋文化的代表,其所彰显的文化特点,正是中华海洋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基因。

  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这标志着妈祖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妈祖文化也不仅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文化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莆田学院旅游系主任黄秀琳指出。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王怡苹认为,如何更好地以“妈祖”做好海内外的联结,并形成正向传承妈祖文化的网络,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精神力量,使其成为沟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是两岸未来在推展妈祖文化中需勠力同心、携手合作的重要考验。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在文化、经贸等方面的交流逐渐紧密。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对台湾的论述里提到“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这对于未来两岸文化融合进程将产生重大影响。“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爱祖国,能够通过制度上的开放和融合将台湾同胞纳入当前大陆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如此整合机制也将使两岸之间新的文化发展更加心灵契合,两岸人民有更多机制共同参与和创造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成果,为当代和未来创造和谐与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张立齐强调,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大陆不能缺少台湾的经验,台湾也不能隔绝于祖国大陆闭门造车,两岸应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从世界经济和时代潮流看,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经济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颜志晃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用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各国各地区紧密联系起来,将他们的需求与利益融进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同时也顺应了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潮流。”他认为,这既有利于台湾在亚太地区的融入,使两岸关系更加紧密,共建命运共同体,又有助于开拓新的合作模式,从而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台湾的经济、文化发展。

  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融媒体也发挥了极大作用。“目前,福建各级广电经常利用闽南语节目来展现闽南文化,例如近年来,海峡卫视举办、协办了‘妈祖之光’‘客家之歌’‘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等多个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晚会活动,累计超过20场次。”据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艳梅介绍,海峡卫视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东南卫视则深入台湾进行内容采集,其内容不但对于台湾以及福建受众有地域接近性,对于大陆的其他受众也很新奇。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财富和联系纽带,海洋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是两岸的共同课题。如今,中国有能力、也有情怀面向世界,与各国各地区人民共同构建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共同体。相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必将成为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搭建的良好的合作共赢平台。

  观点摘登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 姜波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考古成果层见叠出,港口、沉船与贸易品成为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考古证据。港口遗迹方面,有泉州港宗教石刻、宁波永丰库遗址等;海洋沉船方面有泉州后渚宋代沉船、广东台山“南海I号”宋代沉船等。在中国周边海域,还有一批重要的古代沉船被发现,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考古成果。这些沉船,有的本身就是中国船,如新安沉船;有的船货主要为中国商品,如黑石号,这些都是值得学界重点关注的水下考古成果。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 施沛琳

  在21世纪,应改进宗教的服务功能。在台湾3.6万多平方公里、2300多万人口中,登记庙宇超一万两千座,显见人们对于心灵环保工作的渴望。而台湾民间信仰如开漳圣王等宫庙,让台湾人民获得生命与心灵的皈依,这些信仰寄托点更成为台湾民众走过历史洪流与岁月的最佳陪伴者。如何结合漳台信俗进行更进一步的宗教、文化与情感等联结,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是未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刘智豪

  近年来,闽台原乡信仰习俗交流频繁,神缘关系是体现两岸同乡同族共同情感的特点之一。共同祭拜天地或崇拜相同神祇信仰,只有在神缘组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人群结合,甚至可超越地域及社会阶级。为此,神祇联谊会在两岸如何在民间互信上达到互补及双赢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基于相同宗教信仰,两岸信众因宗教信仰而弭除成见,深化两岸互信和民间交流,有助于加固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石。

  莆田学院旅游系主任 黄秀琳

  妈祖文化具有民间性、社会性、广泛性等特点,其带动性十分明显,可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先锋,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深度合作。作为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妈祖文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较显著的经贸价值,虽然在推进合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疏通妈祖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贸合作经脉,方能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经贸价值,真正让妈祖文化走入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刚 罡     责任编辑:刘晓斯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