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老向忱在“文革”期间被迫害逝世已有30周年了。回忆他毕生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民的重大贡献,仍使我们难以忘怀,令人崇敬。
车老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人民教育家、也是民进组织的一位杰出的领导人。车老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71年1月8日在沈阳含冤逝世,终年74岁。
一
1919年车老在北京大学补习班求学时,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曾遭反动军警逮捕。同年秋至1925年,他在北京中国大学学习哲学,崇拜过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思想,立下了艰苦实践,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宏愿。大学毕业后,车老回到奉天(沈阳),先后在省立三中、一中和东大附中任教。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东北三省,大量倾销日货,破坏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了唤醒民众,反对日本侵略者,从1925年至1927年,车老奔走东北各地,创办了四所平民学校。1929年夏,他与阎宝航、张希尧等发起组织“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并被推举为主任。促进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爱国,提倡国货,创办平民夜校,并出版《常识半月刊》,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种种阴谋罪行。在张学良将军的支持下,平民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到1929年底,在城乡共办学240余所,遍及全省20多个县,对普及平民教育,提高工农文化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
为了寻求抗日救亡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他秘密去往北平,联络东北知名人士,与高崇民、阎宝航、王化一、卢广绩等人共同组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简称东救),并任常委。1931年末,车老受“东救”的委派,秘密回到东北,化装到大黑河边疆,联络义勇军将领马占山、李杜和唐聚五等人,慰劳和推动抗日反攻,并担任抗联杨靖宇将军的联络员,还编著了《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之经验》一书。
热河失守后,车老又代表“东救”率领东北大学同学50余人,到长城前线慰劳抗日将士,救护负伤人员,这一爱国行动,使抗日将士深受感动,鼓舞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士气。
1934年,车老在北平接办东北难民教养所,组织东北义勇军家属生产自救和东北流亡儿童读书学习。那年夏天,车老去武汉参加“东北救亡总会”的会议,奉命负责总会的西安分会日常工作,接着他携家眷在西安住了下来。“九一八”以后,在那流亡与苦斗的日子里,他亲眼看到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救星,坚信共产党是东北同胞的好朋友,毛主席是抗日救亡的伟大领导者。他从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和东北抗日联军艰苦英勇斗争中,看到了打回老家去的希望。
三
1935年春,车老在西安看到有许多东北失学儿童流落街头,萌发了办学思想。他以“两元钱起家”,借了几间旧房子和破桌椅,办起了“东北竞存小学”(以后增设初中部改称竞存学校),自任校长,提出为团结抗日办学、把学生培养成革命战士的正确主张。
东北竞存小学创办以后,得到共产党和中共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周恩来同志接见过车老,给予许多宝贵指示,派共产党员协助办校任教,并要驻西安办事处每月秘密补助300元作为办学经费。1937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捏造罪名,逮捕了以车老为首的竞存学校五位同志,在师生共同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声援下才被释放。出狱后,车老决心坚持把竞存学校办下去。1938年秋,日寇向陕西进逼,敌机大肆轰炸西安,车老将竞存学校迁到靠近陕甘宁边区的陕西凤翔县两座破庙里。他带领学生发扬延安抗大精神,自己动手建校,一边教学,一边开展生产运动,种菜养猪,开荒种田,自造文具。短短几年内,他们垦荒百亩,建房25间,不仅解决了学习和生活困难,也培养了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作风。
车老创办竞存学校主张教育为抗日服务,课程紧密结合抗战的需要。学校开设中日问题、游击战术、军训、日语等课程。语文教材选讲鲁迅文章和解放区的文艺作品,带领师生阅读进步书刊,组织学生自治会,开展时事研究,进行诗歌朗诵、漫画创作等课外活动。竞存学校被国民党视为眼中钉,曾屡遭国民党的破坏,但由于共产党的秘密支持而未被摧垮。1940年,车老在重庆再次见到周恩来,他对学校十分关心,并捐款五千元。竞存学校从创办到抗战胜利的十年间,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百余名进步师生越过封锁线,投奔革命胜地延安,数十名学生参加了八路军,上前线杀敌。
四
车老在东北爱国民主人士中威信较高,广泛联系各阶层群众。在西安事变前,他在洛川说服了东北军王以哲军长收留被红军释放的高福原团长,促进了张学良将军与中共代表的联系,在西安王曲军官训练团,他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鼓动东北军分清敌友,枪口对外,打回老家去。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同志来到西安,他是最早见到周恩来的爱国人士之一,并按照党中央的方针,说服了一些东北军将领,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解放后,在一次全国人大的小组会上,周恩来总理碰到车老时,曾亲切地说:“车向忱,老朋友了,西安事变时就认识了。过去称他为‘东北甘地’,曾创办竞存学校……”周总理说的就是这一历史性的会晤。
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积极准备发动内战的前夕,车老来到陕甘宁边区学习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在延安枣园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毛主席询问了东北竞存学校的情况,谈这问那,像老朋友那样亲热,这是车老终生难忘的事。隔了几天,车老又一次见到毛主席。主席问道:“车先生,你还没有回东北?”车老告诉毛主席因关节炎复发,走路还不方便。主席听说后,便请医生给他治病,又送他一件皮大衣,要他注意保重身体。后来,车老的关节炎有了明显好转,组织上决定让他乘坐军调部执行小组的飞机,由延安直飞北平,然后转回东北。临行前,毛主席亲自到机场送行,还亲切地嘱咐:“回到东北要努力争取和平!”这是党和毛主席的希望,也是全国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五
1946年春节后不久,车老回到东北解放区,参加了党领导的“保卫和平促进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曾任嫩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立联合中学校长,后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教委主任兼哈尔滨大学校长,沈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等职。1954年东北大区撤消,他又担任辽宁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兼省体委主任。车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东北地区完成旧教育的改造、确立新的教育制度、积累办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和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六
车老是1952年加入民进的,在民进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他入民进后即受民进中央的委托筹建东北三省民进组织,先是组建沈阳市筹委会。1956年民进沈阳市委会正式成立,他任主委。接着大连、抚顺、营口、锦州、辽阳、本溪、丹东等地在车老的推动下,先后建立起市级组织。1958年民进辽宁省委会正式成立,他出任省委会主委。与此同时,他还先后筹建了民进哈尔滨和长春市地方组织。由于车老是东北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影响下,吸收了一批教育界知名人士和代表性较大的人士加入民进,这些同志都成为各地方组织的领导骨干。车老对建立东北地方组织功不可没。他还经常深入民进基层组织,每逢民进开会总是鼓励会员要忠诚接受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做好岗位工作,发挥民主党派的助手作用。
七
车老一向廉洁奉公,关心同志,律己甚严,公私分明为众所称道。1950年车老已是东北人民政府的教育部长,他决不因私事用车,常骑自行车上街买菜。那年他去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住在亚洲饭店。会议期间,宋庆龄副主席请车老、高崇民、于毅夫等到她家里吃饭。按说,他可叫接待处派车。可是车老却让警卫员小王陪他步行前去,因为路远,他走了一会儿就雇两辆三轮车,回来也是这样。警卫员很纳闷,车老便对他说:召开这样的大会接待任务很重,车辆也是很紧张的,咱们走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