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开明书店与世界书局的争讼

发布时间:2005-10-27
来源:
【字体:

普通一本书,无论销路怎么样好,总不及教科书,所以书店从来不肯让教科书的编者抽版税。但商务却有一个例外,周越然编的《模范英文读本》是抽版税的。周越然原想卖稿给商务,商务不肯出高价,允许他作为版税书出版。不料一出版,全国大部分中学校都采用,周越然陆续抽得几十万元版税,他就盖洋房,买古书,面团团作富家翁。林语堂看了《读本》,也想编一本。林语堂原是北大教授,跟鲁迅先生和孙伏园先生等都有往还,曾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武汉国民政府垮台以后,除任大学教授等职务外,他也想像周越然那样编一部中学英语课本,于是托伏园代向书店接洽。伏园当时最接近的书店,只有北新书局、开明书店两家。他先跟北新接洽,因为林语堂提出的条件是双方订立契约后,每月预支300元,将来再从版税中扣除,北新当然不能答应。他又去向锡琛(开明创办人章锡琛)试探,以为会同样落空,不料锡琛居然一口答应了。那时候开明的资本不多,答应每月支出300元的预支版税,是带有风险性的。听说为了这件事,锡琛的老弟还跟他闹过一场呢。最近伏园跟我讲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林语堂对他说:“章先生既然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决定在上海住下来。”他就在静安寺路租了一所洋房,买家具装电话,还买了一部汽车。这儿附带说明一下伏园跟开明的关系。伏园跟锡琛同学兼同乡,开明的创立,伏园帮了不少忙,最初挂在宝山路宝山里外面马路上的那块牌子,还是伏园写的字。
林语堂在着手编课本之先,每周在上海的英文《字林西报》上发表文章,批评现行各家的英语课本,把它们批评得体无完肤,这是一种极巧妙的宣传方法。他又托锡琛请丰子恺给课本画插图,允许从自己版税中分出百分之二的数额给子恺。林语堂本以精通英文有名,他编的课本,确有他的特色,配上子恺画的插图,真是耳目一新,而开明出版物又十分讲究装帧。因此,林编《开明英文读本》一出版,中学校纷纷采用。不到几年,几乎把商务的周编《模范英文读本》给挤掉了。这个课本继续发行20多年,林语堂得到的版税总在30万元左右。这对于开明的发展,当然有很大的帮助。
林编《开明英文读本》几乎成了开明书店的命根。不料1930年,世界书局老板沈知方请林汉达编了一本《标准英语读本》。林语堂见了,认为《标准英语读本》的形式全跟《开明英文读本》相同,而且有不少课文是从《开明英文读本》搬去的,就要锡琛向世界交涉。那时候世界书局的编辑徐蔚南,与开明书店夏(丏尊)、章两先生相当熟,他们就请徐转达沈知方,要求停止出版,实行改编。沈知方当然不买账,开明就请他们的法律顾问袁希濂律师写信给世界,提出严厉警告,认为《标准英语读本》侵犯他们的著作权,要求停止发行并赔偿损失。沈知方接到信,没有叫徐蔚南去跟开明接触,却把那封律师信交给林汉达,要他个人去负责解决。林汉达大学毕业不久,初出茅庐,对此毫无经验。当时世界书局有个名义编辑所长范云六(实际主持编辑工作的是徐蔚南),他建议林汉达直接去找章锡琛,并且愿意写介绍信,因为他曾经跟锡琛在商务同过事。林汉达拿了介绍信去看章锡琛,锡琛见信中有“敝局出版之《标准英语读本》与贵店《开明英文读本》有雷同之处”的话,大为高兴,因为“雷同”一语给他抓住了话柄。他对林汉达表示,这封律师信本来出自林语堂的主张,只要林语堂愿意和解,他自己没有什么意见。就写了张条子,请汉达去看林语堂。汉达一连去了三次,头两次没有见到林语堂,他只好留下一张名片,并在名片后面写上几句话,大意说来了两次见不到你,那个课本你认为哪几处应当修改,请告诉我,我愿意接受云云。林语堂立刻把那张名片送给章锡琛,他们商量决定,把信和名片制成照相锌版,以《世界书局标准英语读本抄袭冒效开明英文读本之铁证》作标题,在上海各大报遍登广告。世界书局看到,就先下手为强,一面向租界法院对开明提起诽谤罪的刑事控诉,一面请律师驳复开明的广告。那时候上海司法界一片黑暗,南京的“司法部”掌握法官任免全权,部长王宠惠跟上海女律师郑毓琇有某种关系,凡是郑毓琇经办的案件,只许胜诉,不许败诉。在第一庭审的时候,法官一味偏袒世界,使得开明的律师袁希濂气得发抖,回来把皮包向桌上一扔说:“毫无把握,敬谢不敏。”锡琛看到这种情形,非常着急。他一面在报上继续登广告跟世界往复辩驳,一面把两个读本形式内容类似的页面撕下来贴在一起,加以说明,请求南京的教育部加以鉴定,证明世界对开明的抄袭冒效。那时候,林汉达编的英语读本正由世界书局送请南京教育部审查中,南京教育部里做实际审查的一些人,多认为《标准英语读本》确实比《开明英文读本》编得好,对林语堂硬压林汉达有不少人代抱不平,甚至有一位编辑者,还写了一段称赞《标准英语读本》的话(曾经在报上发表过)。为此,南京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召开了一次会,经研究批准了开明的请求。批词断定《标准英语读本》确有抄袭冒效《开明英文读本》之处,不予审定,并禁止发行。在上海租界法院最后开庭的前一天,这个批词寄到了开明,章锡琛乐不可支,当晚把公文制成照相锌版,各大报遍登广告。租界法庭的法官早已拟好判决书,判定开明所指的抄袭冒效为诬枉,看到广告,大吃一惊,手忙脚乱地改写了判决书,判决开明书店所登的广告有侮辱林汉达之处,按诽谤罪罚金30元。
开明一面向法院声明,要提起上诉,一面抓住了南京教育部的批词在全国各地报纸刊登“开明英文读本何故被人抄袭冒效”的广告,作为宣传。这样一来,已经采用《标准英语读本》的学校,纷纷向世界书局退书,给了世界绝大的打击。世界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得叫徐蔚南把南京教育部的常务次长刘大白请出来,进行和解。刘大白跟夏丏尊在浙江第一师范同过事(那时候第一师范的教师中,有所谓四大金刚,刘和夏都是四大金刚之一),跟锡琛是同乡,再加上他的次长的地位,他们当然不能不买他面子。结果由世界赔偿开明损失,并把课本的纸型送交开明销毁了事。开明允诺不再刊登广告。这一场争执发生以后,双方几乎每天都在各大报上刊登大幅广告,互相驳难,却给开明作了极好的宣传。从此以后《开明英文读本》的销路更大了。写到这儿,还有两段插话。第一,当世界跟开明打官司的时候,沈知方就叫林汉达从速再编一部英语读本,林汉达就用进步英语学社的名义编了一部《进步英语读本》,当由南京教育部审定,世界书局就用这个读本来代替被禁售的《标准英语读本》,销路也还不错。不久,蒋梦麟、朱经农等下台,南京教育部的部长和次长都换了人,世界书局乘机把《标准英语读本》重新送审。南京教育部用狙公赋芋的办法,叫世界书局把《标准英语读本》改名为《英语标准读本》予以审定。这样,林汉达编的两本英语读本都经审定,同时发行了。第二,当世界书局跟开明打官司的时候,南京教育部的次长朱经农责备林汉达说:“人家是博士,你是什么?一个大学毕业生竟敢顶撞林博士!”汉达受了这个刺激,决定要留学美国,得一个博士头衔。他仅仅拿了300元美金,到美国去了。他在美国,以演讲费的收入作开支,回国的时候,净余美金500元。有人以为汉达全靠英语读本的版税到美国去留学,那是与事实不符的。因为世界书局只给他百分之五的版税,还要他分担打官司的费用,逼他写了一张预支版税一万元的借据,该项借款由他的版税项下扣除,所以他得到的版税实在是不多的。
世界书局从创立初期起,一向以商务、中华作为教科书的竞争对象。商务、中华曾经联合办一家书店,专门对付世界,却没有能够阻碍它的发展。世界书局终于成为三大书局之一。开明在当时虽然也出版几种教科书,但在教科书竞销市场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三大书局都没有把它放在眼里。这事件发生之初,世界之所以首先起诉者,自以为有郑毓琇作护符,有把握一定胜诉。胜诉了就可以向开明提出要求赔偿损失几十万元的诉讼费,把小小的开明书店一下子挤垮。却不料功败垂成,自己变为一只纸老虎。这实在是它成立以来从未受到过的最大的打击。当两家在报上互相攻击得剧烈的时候,商务、中华坐山观虎斗,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等到了世界失败,却不免惊喜交集。喜的是他们多年以来想给世界书局以致命打击的企图,由开明代为实现;惊的是小小的开明却做出了他们所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使他们不能不有所戒惧,这就是后来开明被拉入七大书店集团的原因之一。因此,世界后来还刊登巨幅广告,向社会诉说该局成立以来受到出版界排挤的种种苦痛,好像这次失败,是开明受商务、中华的指使或者是三家联合对付它的结果,而其目的却是专向商务、中华发泄怨气。祸不单行,在这一年年底,世界书局忽然发生了经济上的极大困难,几乎被提取存款挤垮。不久,就由李石曾参加投资,把世界书局改组,由陆高谊担任总经理,沈知方退处监理地位。这也是插话。
       1962年7月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