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车向忱和他的旧居往事(中)

发布时间:2011-10-31
【字体:

                      河沿焚烧鸦片
  
   1929年车向忱与阎宝航等发起组织“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宣传反日爱国。同时还兼办《常识半月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车向忱在担任“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和“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主任干事和会长等职务期间,积极动员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毒、拒毒活动。
  

   辽宁省拒毒联合会是1930年成立的,会长为阎宝航。日常工作由常务委员车向忱兼管。会内设有宣传、总务、调查等组。车向忱先邀请画家刘步身先生,画了一批漫画和宣传画,揭露日本政府怂恿浪人、商人贩卖鸦片烟、海洛因等毒害我同胞的罪行。随后,他又带领人员去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张贴,并向群众进行拒毒宣传。车向忱还带领会员化装成烟民,深入日本站(今沈阳站)、十间房一带日本人开设的大烟馆和吗啡馆,进行调查,并同烟民交谈,搜集材料。而后,又把这些材料编成文艺节目和话剧等,在1930年5月9日拒毒日(禁烟日),由车向忱借了四辆大卡车,分成四队,到街头宣传演出。在当时市内各热闹场所,中街、南市场、北市场和日本站(今沈阳站)进行宣传。辽宁第一工科的同学,用自己编的快板来宣传戒烟拒毒,其大意是:鸦片是杀人的毒品,吸食成瘾后,不论什么样的英雄好汉,都会变成废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用贩卖鸦片、吗啡、海洛因(白面)等毒品,来毒害中国人民。演出的街头剧,由同学化装成“大烟鬼”的模样,以现身说法,讲述吸毒的危害和倾家荡产的经过。同时还在街头展出刘步身先生画的漫画和宣传画,揭露日本人在南站开设大烟馆,贩卖鸦片、吗啡、海洛因,以及中国的银元(大洋)大量流入日本的数字等。人们看到这样的宣传活动,无不为之动容,激起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车向忱在宣传讲话时,总是以戒烟拒毒抵制日货为主要内容,沉痛陈辞,感人肺腑。
  
  1929年11月下旬,辽宁省邮务局查获了从德国汉堡寄给沈阳日本附属地日商饭沼的首批25包违禁品,经检验为毒品海洛因,当即扣留。后来又陆续查到邮来的毒品148包、239包,也被扣留,此外又扣留了日本商人偷运的鸦片400箱,并将此事告知省拒毒联合会。车向忱和阎宝航不怕威胁,不久,在东北当局的支持下,组织全市大、中学生近万名及群众,并邀请驻沈阳各国领事(日本领事未到)到现场观看,在沈阳小河沿(万泉公园)体育场,分三次当众焚毁了日本人贩卖的全部毒品,在现场群众高呼,“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纵毒祸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小河沿焚烟事件轰动了全国,车向忱也被群众称赞是林则徐式的人物。
联络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后,车向忱联合一批爱国的大学生来到北平,参与组建东北学生军。他还与高崇民、阎宝航等共同发起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委。并代表救国会去南京面见蒋介石,提出“援助东北抗日义勇军”等七项要求。
  
  车向忱还受救国会和张学良委托,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三次潜回东北,忍受饥寒,跋涉于辽河两岸和白山黑水之间,联络和慰问敌后抗日义勇军将领邓铁梅、唐聚五、李杜、马占山,苏炳文和杨靖宇等,推动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被人们称为“东北甘地”。1932年初,车向忱受救国会委派,化名杨秀东,扮做卖药先生,与扮做徒弟的宋黎、李述全一同潜回东北,联络敌后抗日义勇军。他们在凤城寻找、见到了义勇军将领邓铁梅,在临江道口见到了唐聚五,在珠河一带见到了李杜,向他们转交了救国会及张学良将军的信件和委任状。此后,车向忱又忍饥受冻,由讷河进入冰雪覆盖的大兴安岭林区,步行十余天,在黑河县官银号见到了马占山将军,转交了张学良的信和委托书、委任状。1932年9月,车向忱根据救国会的决定,在哈尔滨道外16道街开设了大同疗养院,掩护来往的抗日同志,秘密为义勇军战士治疗伤病。以后,车向忱又潜往满洲里,寻访苏炳文推动联合抗日。不久,车向忱又潜往绥芬河一带策动伪军反正。1932年12月16日,他返回北平汇报工作。
  
   1933年3月初,热河失守,日军飞机轮番轰炸长城各口,该地的驻军和东北军将士自动奋勇抵抗。车向忱同张希尧两次率领50多名东北大学生,代表“救国会”、“辽吉黑后援会”、“北平妇女协会”,乘着满载大批慰劳品的汽车,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前沿阵地,慰劳长城抗战的抗日将士。1933年6月,车向忱第三次回东北执行联络南满游击队的任务,他找到了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商讨了援助军火事项。
  
  1934年,车向忱携妻子回到北平,接办了原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领导的东北难民教养院,后带领东北难民垦殖团赴秦岭垦荒造田,主持东北义勇军眷属生产自救和东北流亡儿童读书学习的工作。
创办竞存学校
  
  1935年夏,车向忱应老朋友、东北军67军军长王以哲之邀,携家眷到西安。在这期间,车向忱积极向王以哲陈述“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道理。此时,正赶上被红军俘虏的东北军团长高福源求见张学良。在车向忱的劝说下,高福源得以面见张学良。张学良当即给红军写了回信,表述了东北军愿与红军合作抗日的愿望。车向忱还经常到张学良、杨虎城的“军官训练团”、张学良的秘密团体“抗日同志会”中去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讲述敌后义勇军英勇抗日的事迹。
  
  在西安,车向忱见东北流亡儿童沦落街头,无家又失学,非常痛心。为了培养收复东北的抗日新生力量,1936年4月,他在张学良、杨虎城、王以哲及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借西安东关索罗巷已停业的火柴厂为校址,正式办起了私立东北竞存小学,招收30多名流亡儿童,后又陆续在西安民乐园、王曲镇、凤县银洞滩办起了分校。10月4日,在中共地下“西安特支”、“东工委”的指导、帮助下,“东北民众救亡会”(简称“东救”)成立,车向忱任支委、主任委员。在“东救”组织的援绥抗战活动中,竞存学校走在前列。11月20日,车向忱率领慰问团慰问了绥远前线抗日将士。慰问归来,他向各界发表讲话,并受张学良的委托,向东北军高级将领做了讲话。
  
   东北竞存小学不断拓展,后来又建立了竞存中学。车向忱主动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派教员、干部。八路军办事处不但派出了多名优秀的地下党员去学校工作,还经林伯渠批准,每月秘密补助竞存学校300元。中共陕西省委也不断派遣地下党员来校工作,还在校内建立了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秘密联络站、交通站,转送干部的中转站。
  
  车向忱还发起组织东北民众救亡会,并带领学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和募捐活动,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团结抗日。
  
  西安事变时,车向忱见到周恩来、叶剑英同志,并按照党中央的方针对东北军将领进行说服工作,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了贡献。他所创办的东北竞存中学,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革命志士,其中很多人投奔延安和参加了八路军。

 

(责任编辑:戴海荣)  

作者:刘振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