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微笑首长”梅达君

发布时间:2011-11-15
来源:文汇报
【字体:

   在中国,既参加国民党,又参加共产党,同时还是民主党派的创始人,这样的人,恐怕屈指可数。梅达君是其中一个。

                       找共产党找得好苦
  
   梅达君是安徽宣城人,生于1908年9月。从十五岁开始,他与赵朴初一起在苏州东吴中学,接着又在东吴大学读书。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经多方比较后,都认为共产党好,国民党太腐败。他们千方百计找共产党,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几十年后,他还对后人说:“我们年轻时找共产党找得好苦哇!”在找不到共产党时,梅达君惆怅,失意。在缺少精神寄托时,他信了佛。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与梅老共事时,早已不信佛的他,说他信过佛,我不相信。他掰开头发让我看他头上的香洞,我才知道他这段经历。他到大学毕业时,还没找到共产党。他父亲的朋友、贵州省主席吴忠信,看他学习成绩好,把他带到贵州当省主席秘书。后来吴忠信到安徽当省主席,又把梅带到安徽当省主席秘书。咳!就是这两个省的国民党省主席秘书,却悄悄地加入了共产党。皖南事变前夕,任安徽郎溪县长的梅达君接到警察局关于马上逮捕县内共产党员的报告。梅县长并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共产党员,既然警察局说他们是共产党员,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就应当保护他们,可是,如果保护他们,自己的地下党身份就会暴露。怎么办?在这紧急关头,梅县长来了个将计就计,同意逮捕,不仅同意逮捕,而且要他们声势浩大地逮捕。结果,声势一浩大,这些共产党员都闻讯隐蔽了,一个也没抓住。梅县长笑了。
  
                       统战高手
  
   梅达君入党后,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统战工作。抗战胜利后,根据党中央在上海开辟第二条战线的指示,也是顺应知识界的愿望,梅达君与王绍鏊、赵朴初等一起,联络马叙伦、雷洁琼等一大批民主人士,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6月,由民进牵头的民主人士赴南京请愿,出发前在上海火车站广场举行几万人参加的欢送大会,梅达君担任现场指挥,激昂慷慨,不畏艰险。梅达君为民进的创建和发展,披肝沥胆,四处奔走。因此,他代表民进出席了1949年的第一届全国政协。
  
   在民进组建过程中,梅达君的公开身份是东方贸易公司副总经理。民进早期会员吴企尧经常去找梅达君,免不了也会同梅的老板聊几句。老板留给吴企尧很好的印象。热心于民进事业的吴企尧,有一天一本正经地向梅达君建议发展东方贸易公司总经理入会。梅达君一听笑了起来。他暗暗思忖:你吴企尧真有眼光,为民进找到了一个最合格的会员。可是,你可知道那总经理是谁吗?他就是中共中央上海分局书记刘晓!民进能够成立全靠那老板在幕后领导。不过,有关这老板的真实身份是无论如何不能外传的,梅达君对吴企尧说:“我的老板只知道赚钱,不问政治,发展他干什么?”说得吴企尧将信将疑。
  
   梅达君是刘晓的老部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刘晓出任驻苏大使时,梅达君是使馆政务参赞。
  
                     赵朴初为梅均起名
  
   梅达君与赵朴初患难与共六十余载。上世纪末叶,我常与梅老一起赴京开会,看得出他与朴老友谊甚笃。很多人都知道他俩是好朋友,免不了有人托梅老向朴老讨墨宝。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每次到京都是“带任务来的”。不管“任务”多重,朴老总是完成。朴老也不管多忙,每次都在家中为梅老接风。
  
   梅老两个儿子的名字,都是朴老取的。长子取名“均”,次子取名“平”。“均”,按朴老的说法,有平均之意,革命之心,这正合梅老之愿。梅均生于1940年,当时贫富差距太大,两极分化严重,两老认为应该均贫富,便取名“均”。如今有人对“均”字有微词,似乎应从两老为梅均取名“均”字上作点反思。在贫富差距极小时,搞平均主义是不对的,但反过来说,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难道不应当提倡一个“均”字吗?记得有一天,梅老拿着我的一本书,大谈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张力就大,不利于社会稳定。说实在话,十年来,我每次讨论贫富问题,便会忆起梅老的这番教导。
  
   1973年,梅均的两个子女又盼望朴老为其起名。大概是世道已经大变的缘故,朴老为梅老的孙子一个取名“怡”,一个取名“欣”。朴老致信梅老,云:“我与君交正五十载,再造山河,几经桑海,昔名君子,今名君孙。名以期实,曰怡曰欣。欣欣向荣,怡怡自得。”末了,朴老还对梅老的孙子说,起这名字会让你“阿公掀髯”。笑得“掀髯”,正是对梅老的一种生动描述。
  
   梅老是出了名的“微笑首长”。他走到哪里笑到哪里。笑自善出。梅老一生善以待人。上海解放后,他担任交际处长,接待八方来客,既有热情,又有亲和力,曾受到潘汉年多次夸奖。梅达君担任过上财、华纺两所大学的领导,大家都很喜欢跟他说心里话。民进中央一位女孩子找了个对象,没给北京人说,却先向他这位到北京开会的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请教。梅老即使批评人,也是微笑着的。他把微笑永远地留给了人间。

(责任编辑:戴海荣)

作者:邓伟志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