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胸襟坦荡人生
车老生于1898年5月7日,原名车庆和,字向忱,后以字行。车老为辽宁省法库县顾家房村(今属调兵山)人,他早年考入中国大学哲学系学习,曾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积极投身抗日,倡导平民教育,著有《辽宁国民简易教育概况》、《教育概论》、《怎样教育新的一代》等。解放后,车老曾任东北实验学校校长、沈阳师范学院院长、沈阳体育学院院长。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辽宁省副省长、辽宁省政协副主席。1952年车老受民进中央委托在东北筹建民进组织,担任民进沈阳市分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5月26日,民进沈阳市分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3人组成的第一届民进沈阳市委员会理事会,车老任主任理事。1958年车老又任民进辽宁省委员会主委,以后再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文革”期间,车老遭受迫害,于1971年1月8日含冤逝世,1977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车老做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但是位政治家和教育家,还是位书法家。车老在幼年读私塾时,就特别喜爱临习大字,后来他进入法库中学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书法。车老早年书法以学颜真卿的大楷入手,每日握管不辍,坚持临习,他对字体的点画撇捺非常注意,细心揣摩颜体字的间架结构,充分地把握每一个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所以车老早年的刻苦学习生活,为他以后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基础。
晚清至民国时期,在中国书坛中最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当数积极推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康有为极力提倡碑学理论,其书法恢宏豪迈,具有峻拔奇逸的气度,受其影响者为之甚多,其中有罗瘿公、徐悲鸿、刘海粟、萧娴等,在沈阳受之影响较深者当数张学良和车向忱。早在1928年9月,车老曾组织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召开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此举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张学良还应邀出任该会的名誉会长,车老为主任干事。车老在任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推动建立平民学校。翌年,车老又同阎宝航、张希尧等发起组织“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他以书法为武器,大力提倡抵制日货,同时还创办了《常识半月刊》,进行爱国反帝宣传。
由于车老的书法早年具有颜体的基础,在康有为的书法理论指引下,他很快地接受了“康体”书风。当时张学良与车老的书法都是以康有为字体为宗,二人的书法都具有共同点,在书法上彼此成为了挚友,同时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关系十分融洽,因此车老在推动平民教育上深得张学良的认可。车老深知书法在宣传中的作用,他不断地汲墨临池,其书法由以往平整端庄的颜体字,走向中宫紧收的“康体”书风,进而使车老的书法达到形神并重、朴拙逸劲之美,以展其疏密率意的面貌。
车老在平民教育上的努力,使其大大地减少了临池时间。纵观车老书法之比较,其书还是缺少康有为的体阔宽宏之气,不及颜真卿的雄浑稳健之势,但是他的书法大者浑然于山峰岭峻,小如屋漏点唇,万毫齐力,沉雄寓意,即能挥翰于大字,又可行笔作简,从车老的书法中,足见其字与字之间的相互映带关系,观之可入颜真卿的浑厚笔势,又有康有为的奇逸姿态,这充分地体现了车老在书法创作上的思想,反映出其书入法意的自然理念。
车老在临习书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文化保护。1948年4 月,车老曾任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时许多清宫散佚书画流散于东北各地,关内的一些古玩商人纷纷赶到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进行收购。为了保护文物,不使文物流失,车老积极组织开展对清宫散佚书画及其它文物的征集和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诗词热潮,当时以组织书画家书写毛主席诗词的活动在各地展开。1965年沈阳书画研究会(沈阳书画院前身)策划出版名家书写毛主席诗词书签,邀请沈阳市著名书法家为之挥毫,车老也被列为邀请之一。车老选择了十首毛主席诗词,先写成了书法样稿数份,他没有钤印落款就派人将书法稿送交书画研究会,经研究会专家设计后,又请车老重新书写。不久“文革”而起,车老的书法稿也随着“牛鬼蛇神”一扫而光,书画研究会的一些同志为了不使这些书法稿毁于烈火,暗将车老书法稿保存下来,一直流传至今,以作往日的回忆。
透过车老书法稿,我们对车老的书法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从其耐人寻味的笔画中,可看出车老即有豪放的胸襟,又有超然坦诚的情怀,无论他的书法得力于颜真卿,还是热衷于康有为,车老都能以碑学的慧眼,凝存寓意,毫无拘束地翛然运笔,出锋奇宕,熔冶二家之气脉,当显车老骨法开张之余力。从每一幅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车老书法艺术的造诣,以及他对书法的运用。观其字,看其行,这正是车老坦荡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