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邵阳民进的铁路情结

【字体:

1992年严农担任民进邵阳市委第二届主委,民进倡议修建铁路是从那时开始的。

严农担任主委后,利用民进这个大舞台,在各种场合大力宣传要在邵阳修建十字交叉的铁路。1996年他带队和会市委的其他同志赴江苏、淮阴考察股份铁路情况,在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民进市委作了题为《成立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多方筹集资金,尽快建成“邵冷铁路”》的大会发言,倡议成立铁路股份公司,修建南北走向的“邵(阳)冷(冷水滩现永州)铁路”、“邵靖(贵州靖州)铁路”,中共邵阳市委立即召集常委会议,并派严农到铁四院汇报关于修建邵冷铁路和邵靖铁路的设想和愿望,铁四院立即派勘测人员来邵勘测。1999年严农在省政协会议上关于邵冷铁路的发言,引起省委书记王茂林的高度重视,严农写信给贺绿汀介绍邵冷铁路的筹建情况,朱镕基副总理在贺老信上做了重要批示。邵冷铁路(洛湛铁路一段)于2000年12月动工,2004年建成通车,邵阳终于结束了铁路盲肠的历史。

洛湛铁路被正式确定将要修建后,民进市委清楚地看到在全省14个市州中,邵阳的铁路交通条件仍然是最差的。为了使邵阳市的铁路形成“十字”交叉, 1999年,民进市委建议采用股份制或中外合资的办法修建邵阳经靖州至贵州凯里的铁路(衡凯铁路),并搜集整理印发资料1000余份,送有关领导和部门参阅。修建衡凯铁路的建议被省计委采纳,而走向计划从凯里至靖县、冷水滩到达衡阳,弃邵阳而过。此时,从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传出信息,国家将修建渝怀铁路,为此,邵阳民进力争这两条铁路(衡凯铁路、渝怀铁路)经过邵阳,与京广线、京九线、湘黔线、枝柳线、洛湛线、湘桂线连通,共同构成湘中南铁路网,把邵阳建成我省又一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民进市委从2000年开始又重点倡议将渝怀铁路东延,修建东西走向的怀邵衡铁路。怀邵衡铁路全长342公里,穿越湘西南、湘南腹地,连接怀化、邵阳、衡阳3市,东延渝怀铁路,成为兰(州)厦(门)大通道中的一段,向西可经怀化到重庆联系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向南经怀化至贵阳可联系云南乃至东盟;向东可经衡阳、吉安、赣州联系福建、台湾,这样湖南省可打通西南、东南的两条出海大通道,使湖南处于欧亚大通道与东盟大通道上,同时也贯通枝柳、洛湛、京广3个经济发展带,对我国的中部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邵阳市再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全省其他市州串联成网,对于邵阳市的经济发展,对于湘西南经济乃至湖南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认识了怀邵衡铁路的重要意义,民进市委在各种会议上向中共市委、市政府建议,严农也多次向铁道部、铁四院和南京军区汇报,常常往返于国家发改委和省市发改委,只要一听说谁能够对修建怀邵衡铁路有帮助,严农就立即跟他(她)通话通信。严农在2001年市政协大会发言,建议“抓住机遇,全力争取建设怀邵衡铁路”。时任中共市委书记蒋建国批示:“严农的发言拳拳之心由此可见,这一件事一定要办成。”同时,民进市委又争取民进省委的重视和支持,2002年民进省委将修建该铁路作为调研课题,民进邵阳市委、民进衡阳市委及民进怀化市共同参与调研,形成《力争渝怀铁路东延选择“北线方案”的建议》(即怀邵衡铁路),调研报告被收入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参政议政调研报告集》,并作为省政协的大会发言。

2001年7月,接任市委主委的黄本固同志义不容辞地接过了争取铁路建设这根接力棒,利用政协平台继续为怀邵衡铁路鼓与呼。 2004年,黄本固在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上《关于尽快立项建设邵靖铁路的建议》,得到省发改委的高度重视,立即向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申报。时任中共市委书记盛茂林、市长黄天锡就该建议的落实组织专门班子到北京,找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衔接。《湘声报》第一版以“省政协委员建议兴建靖州——邵阳——衡阳铁路,拉通湘西南大动脉》为题予以报道。  

2005年1月,铁道部在中央电视台介绍我国铁路路网规划重点建设四纵四横,“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是四纵四横路网干线中的一条重要的客运专线。邵阳历来是湖南通往云贵川方向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首批国防军事城市,军事地位极为重要,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末期曾两次成为湖南省省会,有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长昆客运专线三重机遇,“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极有可能经过邵阳,民进市委看到怀邵衡铁路没有明确的结果,于是提出《关于全力争取长沙至昆明的客运专线经过邵阳的建议》,并作为市重点提案。

民进湖南省委对邵阳民进修建铁路的倡议非常重视和支持。2005年2月,省委主委谢勇将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建议带到了全国政协会议上,对促进怀邵衡铁路建设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省政协每次全会有一次联组讨论,而在联组讨论会发言,比在大会上发言效果好,比提案的作用大。黄本固主委5年内,四次争取在联组会上发言,三次都是围绕怀邵衡铁路。2006年元月,在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张春贤和省政协主席胡彪参加民进等界别联组讨论,黄本固再次郑重提出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建议,张春贤书记和政协胡彪主席一边认真听发言,一边从包里拿出了湖南省地图,根据黄本固的发言,仔细在地图上查看这条铁路的走向,并询问了一些具体问题,第二天,《潇湘晨报》头版头条以“省委书记带着地图参加讨论”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导。

2006年,民进市委第五任主委曾阳素又接过争取怀邵衡铁路的接力棒,联合民进内外的专家和名人,联系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湖南省人大代表,通过人大议案等方式向省委、省政府及党中央、国务院表达了邵阳人民要求修建怀邵衡铁路的强烈愿望。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向国务院、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专题请示。


经过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乃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不断争取,尤其是2006年省政协主席胡彪作为第一提案人将靖(州)邵(阳)衡(阳)铁路在全国政协全会提出后,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的普遍关注。省委、省政府又将怀邵衡铁路列入涉湘18件大事,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作为请求国家支持的项目。2007年3月15日,铁道部终于和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加速推进湖南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怀邵衡铁路正式被列入国家计划,这标志着邵阳市争取怀邵衡铁路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为了争取该铁路早日动工,2007年主委曾阳素提出《关于加大怀邵衡铁路前期工作力度的建议》,建议市政府请求国家尽快启动怀邵衡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怀邵衡铁路列入国家计划,民进市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严农、黄本固、曾阳素付出不少的心血。尤其是严农退了休,退了位,也不忘邵阳铁路建设,他不断给各级相关领导和部队首长写信,他常常坐着出租车,装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信到邮局往各地寄,他多次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找广州铁路局,他善于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有一次他写信给南京军区政委雷鸣球上将,讲述这条铁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雷鸣球将军将他的信转给了中央一位首长,这位中央首长在他的信上作了重要批示。就这样,通过民进省委、民进市委和中共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终于获得批准。

邵冷铁路和怀邵衡铁路的争取,民进市委及四任主委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为邵阳人民扎扎实实做了一件大事,办了一件好事,邵阳人民称邵阳民进为邵阳的“铁道部”, 称严农为邵阳的“铁道部长”,这是邵阳人民对邵阳民进和对严农的最高信任和最大褒奖。

作者:徐桂阳  整理撰写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