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矢志教育堪称“范式人师”(上)

发布时间:2014-07-16
【字体:

留学日本:与蔡元培辩论留下佳话

1888年1月20日,许崇清出生于广州市高第街。他在自述中写道:“我出生于清朝末年的一个破落的封建旧家庭,什么翰林、进士、举人,什么按察使、巡抚、总督、侍郎、尚书的头衔,我家都有……世代相传‘以官为业’,都是靠官俸收入维持生活的。”他出生那年,父亲时任山东候补知府,帮办治理黄河,因为当年黄河水罕见的清,所以给他取名“崇清”。

许崇清8岁时,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母亲本是偏室,如此一来更无力抚养他。12岁时,他被送到湖北武昌的亲戚家寄养,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读书。1905年,许崇清考取公费到日本留学。其间,除了为参加辛亥革命一度停止学业回国外,他在日本一直从中学读到大学、研究院。他最初专攻哲学,随后转向社会学,进而对教育哲学产生浓厚兴趣。

在日本留学其间,许崇清喜欢旅游、运动和探险。有一次他和几位同学爬上一座活火山,他腰上拴着绳子让同伴把他顺着火山口放下去,结果,正赶上火山要爆发,听到下边有声响,急忙让同伴把他拉上去。

在许锡挥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许崇清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时,专业是教育哲学,但数学成绩也不错,在一次考试中他撇开标准方法而独自琢磨出了另外的思路,数学老师破例给了他102分。

正是因为许崇清具有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所以后来才有了与蔡元培的辩论。1917年初,《中华新报》分两天刊载了蔡元培的演说,演说的主旨是阐明“孔子是孔子,宗教是宗教,国家是国家” 的观点。许崇清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而且蔡元培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让他无法苟同,于是他在《学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对蔡元培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文章中精彩的一段是对“国家之说为今至愚”的批驳。许崇清写道:“‘国家之说为今至愚’句,足以窥见先生之非国家主义、非爱国主义也。但先生又曰:‘不过我人生长弱国,不能不由至愚以进。’是先生仍于一定程度内承认国家之必要也。”许崇清不仅指出蔡元培多处引用上的不妥,他还对中华文化不吝赞美之词:“夫我庄严华美之中华,黄帝之所开辟,大汉民族之所经营,四万万神明华胄生长于斯葬于斯,承传四千多年之历史,为东亚文化之大源,行将发扬光大其雄姿,以表率天下万世。”许崇清说,能够有这样的国家,正是因为“人为上智,古胜其任”,怎么能 “诋为至愚”呢?

许崇清的文章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蔡元培很快便在《新青年》杂志上作了回应。蔡元培说:“任取一哲学家所定之说而信仰之,是谓宗教。”对此,许崇清指出:“先生之言如是,无奈历史事实非如是,抑先生别有实证耶?”

正是在这篇回应文章中,许崇清意外地成为了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第一人。他用“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之‘相对性原理’”作为论据,对蔡元培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许崇清认识到自然科学已深入发展,精神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今非昔比。据许锡挥说,许崇清连发两篇批驳文章,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蔡元培设法打听到了这个籍籍无名的留学生,主动联系他,并邀请他去北京大学任教,留下一段佳话。


耕耘广州:创办市民大学开辟新局

1920年,许崇清学成回国,在上海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建议他不必急着去北京任教。早在日本期间,许崇清就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回到广州,朱执信、廖仲恺等人都要求他留下来参加革命工作,加之孙中山也有此意,许崇清便留在了广州,从此投身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尤其是岭南教育事业的耕耘,他说:“想求社会的进步发达,必定要兼施教育。”

据记载,许崇清是民国时期广州市和广东省教育行政机构的首位负责人。1921年2月15日起,广州开始市一级的建制,许崇清被任命为广州市教育局首任局长。1923年12月,广东省政府将原来的教育科扩大为教育厅,许崇清又成为教育厅首任厅长。从1923年至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许崇清先后三次担任广东教育厅厅长。

在1920年前后,有两股热潮席卷全国,一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二是各省纷纷筹办大学。1920年底,陈独秀带着一套教育改革方案来到广州,陈炯明邀请他来创办广东大学,但因经费问题搁浅。正当陈独秀失望之际,许崇清提出仿效美国大学扩大教育运动的办法,创办广州市民大学,不用建校舍,无需专职教授,只需少量经费便可开办。招生消息公布后,原定招收300人,实际上达1050人。1921年7月25日,广州市民大学开学,上海《民国日报》说: “这真是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事业。”

许崇清的妻子是廖仲恺的侄女廖六薇。二人的婚礼,还与国民党与苏联的合作有关。1922年孙中山打算与苏联合作,派廖仲恺赴日本与苏联代表越飞谈判。如何避过日本密探的耳目呢?廖六薇的父亲时任北洋政府驻日本公使,于是廖仲恺趁着许崇清的婚礼,顺利地与越飞秘密接上了头,事后双方发表了《孙文越飞联合声明》。

1922年,孙中山邀请许崇清加入国民党,参加该党改组工作。他入党后,很快被指派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教育”部分,就是由许崇清负责起草的。

作者: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