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忆李仲先老师创办民进汤溪学校

发布时间:2015-09-17
【字体:

1981年秋,我从天津市调回到金华市汤溪中学(现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因为当时金华市尚无民进组织,我就成了民进浙江省委会直接联系的会员,平时参加活动要去杭州到省委会的。记得有一次参加活动,时任民进浙江省委会秘书长吴畏同志(中共党员)得知我来自金华汤溪中学,就和我谈起我的同事也是他的同学李仲先老师,吴畏问起李仲先近况,我说,李仲先是汤溪中学教导主任,校领导和师生都敬重他。之后,我与吴畏秘书长通信联系。

1982年初,民进浙江省委会派同志来金华直接发展会员,以在金华的民进老会员(50年代参加民进组织的俞立身等七位同志)为基础,先在金华婺剧团、六中等市区单位发展会员,后在浙师大及汤溪中学发展会员。1983年5月,在汤溪中学首先发展李仲先入会,我做联系介绍人。稍后,汤溪中学的多数教研组长加入民进。1985年2月,民进金华市委员会成立,选举产生民进金华市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俞立身任主任委员,李仲先、郑克峰为副主任委员。同年6月,我被推选为民进金华市委会委员。9月5日,我担任政协金华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90年6月2日,民进汤溪总支成立,我被推选为总支主任。

李仲先老师从1985年4月起,担任第一届市人大代表及第一届市政协常委。1986年5月10日,李仲先当选为金华县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李仲先老师热爱民进,立会为公,服务社会。早在1984年,民进刚恢复活动不久,民进中央号召广大会员:“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各级组织应把为社会办学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办各级各类学校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当时年逾花甲的李仲先老师,老当益壮,毅然决定根据民进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办民进汤溪学校,聘我为校长。不久,县教育局指令,在职教师不得在校外办高复班。于是李老师亲自挂帅,担任校长。我和陈根森(曾任民进金华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民进金华市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委)、张润栽(民进会员,知名小学校长)任校委。学校具体的事务,如学生食宿管理等,由张润栽老师负责,我和陈根森老师负责分管教学工作。不久,上级部门又指令不许办高复班,大家感到压力很大。这时李老师勇敢地站了出来,他说,办学校有什么错,犯什么法,坚持要把高复班办下去。校舍问题,得到时任汤溪大队负责人范永乐同志的帮助,为学校提供了汤溪城隍庙后边的大队公房,使学校渡过了难关。为确保教学质量,李仲先老师始终保持一个文科班、二个理科班的办学规模。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民进汤溪学校先后就读学生计5000余人,历年高考上分数线学生共有4500余人,正式录取4358人。学校以育人为己任,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学校还立足服务社会,办学以后,捐助社会各项公益事业和为民进组织提供活动经费等,合计逾50万元,扩大了民进组织在当地的影响和美誉度,也增强了党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0年,民进汤溪学校用历年办学积累的资金向金华汤溪中学捐赠10万元,设立“汤溪中学民进扶贫奖学金”,并向汤溪教育基金会捐资10850元。

李仲先老师平时注重深入基层调研,我几次陪同他到山坑乡及九峰农中考察山区教育状况,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提出办学意见。近几年来,李老师体弱多病,不能参加有关会议,每当市民进会议或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总有不少会员让我代向李老师问好,我总是一一向李老师汇报,李老师感到十分欣慰。李老师德高望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曾有几所高校聘请他任教,他都婉言谢绝,他不舍得离开汤溪中学,不舍得离开汤溪这一方热土,汤溪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2004年4月23日,民进中央调研组来金华视察和指导工作,民进中央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徐德骁同志一行还专程来汤溪中学看望会员,并登门亲切问候李仲先老师,高度赞扬他为民进作出的贡献。我当时还向徐秘书长问起天津市民进老领导的情况,徐部长絮絮道来,令我倍感亲切、倍感民进大家庭的温暖。

注:作者1956年8月入会,曾任政协天津市河北区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金华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民进金华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民进汤溪总支主任。

作者:戴飞云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