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浙江省委会直属科技支部成立前后的回忆
在党的[1986]19号文件感召下加入民进
我是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红旗下的科技人员,长期受党的培养与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了共青团后,就立志要参加共产党。由于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好,尽管各方面都很努力,在政治上总是被拒在党的大门以外。
1986年8月15日,身为民进浙江省委会组织处副处长的杨子才应邀来杭州铁路分局文艺演出队辅导越剧《节外生枝》的唱段,当时我是该剧的演奏员,在休息闲谈中知道杨老师因前年骑自行车不幸被撞,身体康复后,从浙江昆剧院调至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会工作。
我询问了一下民进的一些情况,他告诉我,最近中共中央发的一个[1986]19号文件很重要,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在新的时代中,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要合作,要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党要尊重民主党派的自主权,逐步实现新老交替,应当积极推荐一批符合条件的非党中青年干部到民主党派工作,要放手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使他们在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杨老师又给我介绍了民进的历史和优秀传统,尽管民进是以从事文教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尤其是我省医卫界加入民进的知识分子很多,目前在民进,科技界的知识分子很少,铁路更是一个空白,我们欢迎科技界的优秀知识分子加入到民进中来。
鉴于杨老师的为人和工作态度,加上近几年党对民主党派的重视和信任,我感到参加不了共产党,参加民主党派同样可以为祖国作出贡献。
为了对民进有进一步了解,9月3日趁去外单位联系工作之便,我去了一趟位于庆春路626号的浙江民进机关,找到了杨老师。杨老师不仅热情接待了我,还送给我不少有关民进的资料,其中包括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简介和章程。
看了这些资料后,我决定参加民进。我把我的意愿告诉杨老师后,杨老师很高兴。他又告诉我,如果要参加共产党,加入民进后还是可以再加入共产党。
9月24日(星期三)民进浙江省委会组织处穆建平同志(我的入会介绍人,另一位是组织处副处长杨子才)亲自送来入会申请表。次日,填写完毕后我专程去民进省委会机关,将入会申请表交给穆建平同志。同年10月7日,省委会正式批准我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成立科技支部的回顾
1986年10月15日我收到民进浙江省委会寄来的一封信,是个通知。文中写道:兹定于本月17日(星期五)上午8时整在庆春路626号省民进会议室举行科技界会员座谈会,学习中共中央[1986]19号文件,商讨建立民进省委会直属科技支部等事项,希届时出席。
10月17日上午7时45分,我提前到了会场。会议室已有好几个人到场了,除了省委会副秘书长邱镕钧(上个月去民进机关时,杨老师给我介绍过,所以认识)外,另外几个人都不认识。8时整会场到了12个人。这次会议由邱副秘书长主持,他首先一一介绍了来宾和会员:省委会秘书长吴畏、宣传处处长傅祖尧、组织处干部穆建平,会员李国芳工程师:他来自杭州制氧机厂研究所,翁月珍工程师:她来自杭州制氧机厂研究所,何文葵工程师:她来自杭州制氧机厂基建科,陈允恺工程师:他来自杭州制氧机厂研究所,於奕徽工程师:他来自浙江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徐学钜工程师:他来自杭州市房管所之江基建咨询服务部,陈元弘工程师:他来自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谭启晓工程师:他来自杭州铁路分局设计室。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3位会员,他们是杭州制氧机厂工艺科的陆桂清工程师、杭州制氧机厂设计科的沈曼君工程师和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的金晓明工程师。会议主要有三个内容:一、介绍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大致情况;二、学习中共中央[1986]19号文件及省委对学习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文件的通知;三、省直科技支部成立,选举支部领导班子。
邱副秘书长首先介绍了浙江民进的大致情况:浙江民进现有会员1777人,会员的主要界别分布在大专院校、医卫界、教育界……科技界起步较晚,会员只占会员总数的1%,别看人数少,却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起到骨干作用。现任省委会主委是厉矞华同志,副主委有10人,他们是许钦文、计克敏、刘天香、李天助、杨松森、吕漠野、毛昭晰、丁德云、张世昌、陶祥洛,秘书长为吴畏。接着,他宣读了中共中央[1986]19号文件,然后说:建国以来,党中央涉及民主党派的有6个文件,今年7月16日发出的这个文件最重要。我们知道,过去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这次文件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说明党和民主党派是“诤友”,是友党。有党对民主党派的信任和重用,我们就可以在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接着,省委会宣传处处长傅祖尧传达了关于学习党中央十二届六中全会文件的通知,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一国两制”的论述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宝。
大家针对学习两个文件踊跃发言,各自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民主党派的温暖集体中,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支部的领导。邱副秘书长说,按照常规,应该无记名投票选举,鉴于大家初次见面,互不了解,是否可以采取先由省委会推荐,如无异议再鼓掌通过的方式。大家议论了一番,认为这样做法实事求是,一致同意。在这种情况下,省委会推荐了三位同志:李国芳、陈元弘、谭启晓作为第一届支部委员,并一一作了介绍。经过蕴酿,支委领导产生了,最后大家热烈鼓掌表示祝贺。
会议最后,吴畏秘书长讲了话:他首先祝贺科技支部的正式成立,祝贺李国芳、陈元弘、谭启晓担任支部第一届支委;而后再举行支委会,明确一下分工;不要小看科技支部现在只有11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弥补了民进省委会的空白,我们不仅有医卫、文化、教育方面的人才,今天也有了科技界的精英。我们参加民进,应该有一种光荣感、使命感,参加共产党光荣,参加民主党派同样光荣。耀邦同志说过,党要重视统战工作。现在是统战工作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我们知道统战工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50年代。要相信党中央的政策,形势会越来越好。我们处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没有理由不好好大干一场,为民进争光,为祖国争光。
科技支部第一届支委的分工过程
1986年10月17日,科技支部成立了,大会选出了支部第一届支委。支委的分工,是在第一次支委会上完成的。
为了节省时间,支部成立大会结束后,邱副秘书长立即召集我们三位支委举行第一次支委会。邱副秘书长说:考虑到支部规模小,三位支委的分工,一位担任宣传委员,一位担任组织委员,一位任主任。你们可以酝酿一下,看谁担任什么职务比较合适?我第一个发言,我说:我在单位里经常搞一些宣传,对宣传工作比较熟悉。宣传委员我当了。接着,陈元弘也表态,自己担任组织委员,主任请李国芳同志担任。李国芳最后一个表态: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带好这支队伍,为民进增光彩。邱副秘书长就将支委会议的决议带给省委会,请省委会审批。同时他希望我们同心同德,互相合作,分工不分家,一起将科技支部搞好,并能发挥科技支部会员的优势,各项工作走在兄弟支部的前头。
科技支部成立的消息,1986年11月22日登载在[1986]第十二期的《浙江民进工作简报》上。接着12月5日的《浙江民进》报新32期也登载着科技支部成立的消息。1987年6月27日民进浙江省委会正式发文“关于我会科技联合支部委员会成立和支委会人选的通知”:经我会科技界的民主协商,决定成立科技联合支部,由李国芳任支部主任,谭启晓、陈元弘同志任支部委员,特此通知有关单位党组织。此致杭州制氧机厂党委、杭州铁路分局设计室党支部、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党支部。
科技支部成立后的三大亮点
一是健全组织生活。这是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提高会员政治素质的重要一环。科技支部刚成立的那会儿,民进中央提出了基层支部要健全组织生活,要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首先,我们向兄弟支部学习、取经,然后结合科技支部的实际情况(点多、面广、会员比较分散),由支委会提出,是否可以按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将下一年的每月组织活动,以“一年早知道”的方法,事先订出计划,让每位会员事先心中有数。活动计划一般有以下几个内容:顺序、日期、星期、活动内容、地点、主办人、协办人。特别是筹备人,知道哪次活动是自己筹备,早在活动前到实地调查研究,积累好资料,预定好场所。在这方面大家做得都不错,如果要评个先进,大家一致推选是:金晓明、何文葵同志。
每次订计划前,总要发动支部每个会员,提方案、选内容,所以计划定得切实可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政治学习,又有参观座谈;既有与兄弟支部联谊,又有祝贺会员生日;既有请名人讲座,又有年终总结……20多年来,年年如此,而且越订越好。因而1997年11月省委会组织省直各支部主任赴上海学习、交流、参观,代表省委会与上海交流的两个发言,其中一个就是科技支部的“健全组织生活的做法与体会”。
二是重视支部档案积累。科技支部从1986年10月17日成立至今已换了10届领导。每届领导对支部资料的积累都很重视。2011年10月在庆祝支部成立25周年期间,支部将积累的全部资料、照片等制作成光盘,深受省委会领导和兄弟支部的称赞。
2005年民进成立60周年期间,在民进中央举行的成就展览上,由省委会送展的“民进浙江省直科技支部档案”,受到民进中央和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三是省委会成立科技咨询服务部,支部成员一马当先。科技支部成立后时隔22天,举行了第二次支委会(聘请金晓明同志列席),专门研究民进省委会成立科技咨询服务部等有关工作。会议由邱镕钧副秘书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省委会机关高岚,树人大学副校长苏老师、徐副主任,李国芳、陈元弘、谭启晓、金晓明。
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协、财政部在1986年3月20日颁发的[86]科协发咨字第089号“关于颁发科协系统科技咨询服务费用收入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中说:科技咨询服务是科技工作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发挥科技人员的才智和潜力,促进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协系统的咨询机构是社会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根据中央政策,根据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具体情况,决定成立“浙江民进科技咨询服务部”,负责人为李国芳同志。
根据支部不少热心人的建议,也得到了民进省委会的同意,科技支部于1993年5月成立了“科技支部咨询服务部”。科技咨询服务部的成员有:李国芳、何文葵、俞执君、徐学钜、周庚元、裘建强、孙炳泉、陈善猷、陈元弘、万国彬;法人代表:李国芳,联络员:查文杰。
服务部的宗旨:1.社会效益:发挥支部成员的才能,多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为科技人员施展才华创造环境和条件,从而提高支部的知名度。2.经济效益:利用咨询服务得来的费用,除增加民进省委会的经济来源外,还为丰富多彩地开展支部活动奠定经济基础,从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支部退休会员的能量和热量,利用民主党派开展科技咨询服务、业余设计等不用交纳税金的优惠政策来开展我们的活动。
注:作者于1986年10月加入民进,现任民进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老龄会员联谊会副主任。曾任民进浙江省直第一科技支部第二、三届副主任,第四、五届主任,第七届副主任;民进浙江省第七届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第八届委员会老龄会员联谊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