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感受吴贻芳

发布时间:2016-12-01
【字体:

回顾1980年至1986年在民进南京市委机关工作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感慨良多,现将亲身感受到吴贻芳主委关心会务、会员的往事追忆如下,以表对她老人家的缅怀。

吴老与会员在一起

1980年9月到民进机关工作后,才知道,副省长吴贻芳是我会的主委。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现在工作单位的领导是副省长,心中既惊喜也感到些许压力。当时机关只有五位同志,除了金老、王老和老郭,我和赵敏都是刚调进机关工作的。从学校到机关,对党派工作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记得当时是党派刚开始恢复活动初期,主要工作是走访会员,落实政策,组织会员学习,恢复基层组织,开展组织活动。因十年浩劫的影响,党派组织瘫痪十多年,大部分会员均遭到不公正对待,虽然党中央为党派组织正名,但老会员仍心有余悸,工作进展困难。在一次会员的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敬仰已久的吴主委。她在会上说,文化大革命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场大浩劫,千千万万善良的中国人都受到了损害和侮辱,现在“四人帮”已倒台,内乱已结束,大家应放眼未来,把精力放在你们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教育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只有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国家才能日渐昌盛。在座的会员同志们,倘若受到不公正待遇和痛苦,我郑重向大家道歉和慰问,希望大家不要再一味抱怨,而耽误了自己的事业。这番话使在座的会员非常感动,她的爱国爱党爱教育的赤子情怀,一扫会员心中的阴云,对会务工作的发展,凝聚人心,恢复发展组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80年底,市民进召开了“文革”后第一次“迎新会”。十九位新入会的同志欢聚一堂,我和赵敏有幸在其中。吴老十分欣喜地到会祝贺,她认真听取了每一位新会员的情况介绍,一一和大家握手表示欢迎,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是我第一次以会员的身份和吴老近距离接触,感到吴老亲切慈祥,平易近人,如沐春风。

1981年8月,省、市民进组织全体会员参观太平天国纪念馆,游览瞻园。这是恢复组织后,第一次由全体会员参加的大型活动。天气虽然炎热,但大家兴致很高,反映了会员对民进的向心力。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没想到德高望重、年近九旬的吴老也来参加。当吴老来到瞻园时,会员们欢喜雀跃,纷纷上前问候吴老,并提出要与吴老合影。吴老高兴地表示同意。开始照相后,各支部的会员都围拢过来,大家都不想错过和吴老合影这一难得的机会,但又担心老人家太累,吃不消。吴老看出大家的心情,风趣地说,大家不要急,我当“模特儿”,你们分批上来照,大家顿觉温暖。各支部一一和吴老合影,许多会员怕吴老太热,还不时地给吴老扇扇子。最有趣的是祝群同志,她是石鼓路小学教师,当时28岁,是全市最年轻的新会员,她和吴老单独照了一张,28岁与88岁,这可能是民进的全国之最。这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吴老是民进的一面旗帜,处处感到广大会员对吴老敬重和爱戴,民进宛如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吴老的人格魅力

机关工作大量的是做人的工作和事务性工作。当时的工作条件较简陋。记得,金光灿副主委主持机关工作,他经常撰写调研报告,定期撰写会务信息,由郭贵仁同志刻写蜡纸,再由小赵油印装订上报下发。王兴之主任带我和小赵下基层,走访会员,组织落实政策工作,并准备各种会议。虽然人少事杂,但大家勉力同心,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我感到大家都想做好工作,为吴老分忧,为民进争光。这其中有吴老人格魅力和师表风范的感召。

吴老身兼数职,公务繁忙,虽不驻会,但对机关工作非常关心。1982年前后,市委会先后邀请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北京特级教师霍懋征、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等来宁作报告;还组织我会中小学骨干教师赴高淳县培训师资;“举办幼儿教师培训班”,成立“前进业余学校”,此外学习会、座谈会较多,记录整理材料的工作较重。这本是机关正常工作,但吴老却记在心中。一天,吴老通知市委会去邮局领邮包,邮单上是海外金女大学生寄来的收录机。吴老说这是送给市委会机关工作用的,以后有些重要报告录音后,可让基层会员过组织生活时收听,也给整理材料带来方便。不久,吴老又给省委会机关送了一台收录机。这给当时的机关工作以极大的方便,也为兄弟党派机关同志所羡慕,一时传为美谈。

1982年,江苏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故乡与亲人”节目组,要专题报道吴老的情况,内容是: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我作为台播的通讯员,接受了这一任务。这是我第一次为吴老拟稿,又是对台湾广播,心中忐忑不安,惟恐完不成任务。截稿时日临近,我去傅厚岗15号吴老家去汇报。一进门,吴老慈祥风趣地说:“走时”啊,你来了,我在等你。我连忙汇报稿件播出时间和要求。吴老打断说,不忙,不忙,先吃苹果。我紧张的心情顿时缓解。我将稿件送上,请吴老审阅。吴老说,不看了,你读一遍。我读完了,吴老说,稿子写得很好,用了13分钟,两处提法需要改动就行了。我如释重负,起身告辞。没想到吴老坚持要将我送到门口,并说“周时”啊,辛苦了,走好。走出大门,心中如沐春风,既敬佩又感叹。九十高龄的人,听力,敏锐力惊人,指出两处提法的改动恰到好处,令人叹服。脱口而出的13分钟,更是让人感到她的细致严谨,因为这档节目播出时间共15分钟,再加上导语和音乐,正好符合要求。她对机关年轻人的礼遇、鼓励和关心,体现了她领导风范和人格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吴老参加首届教师节活动

1985年,中国教师有了自己神圣的节日——教师节。身患重病住院的吴贻老获悉这一喜讯,非常高兴。的确,作为一个老教育家,没有什么比看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地位的提高更兴奋的了。对于首届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吴老多次表示,如果身体允许,一定参加,和广大教师共同欢度。

8月28日,民进江苏省暨南京市委会在北极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庆祝新中国首届教师节。吴老不顾重病在身,说服了有关同志,坚持要参加会议,同广大教师共同欢度这一喜庆的日子。当坐在轮椅上的吴贻老由医护人员推着出现在会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没有料到病中的老主委会来参加大会,他们为吴老与广大会员的深厚感情所感动。许多人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不少人拥上前去向吴老问候致意,祝老人家早日康复。吴老当天精神特别好,她一边和前来的会员握手问候,一边向远处的会员挥手致意。在全场会员崇敬、爱戴和热烈的氛围中,工作人员将吴老抬上了主席台。

会上,吴贻芳主委发表了录音讲话。她说:“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我感到格外高兴。首先,请允许我向全体人民教师致以最热烈的节日祝贺和亲切问候。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这个好传统。”她还引用民进中央副主席赵朴初的《金缕曲》中的下阙,表达对教师的慰勉、感激和崇敬之意。“……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吴老最后说,“近年来,我因年老体弱,住院疗养,难得和大家见面,借此机会,向一切关怀我的领导和同志们问好,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录音讲话播完后,会场里掌声雷动,吴老欣慰地笑了。参加会议的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孙颔和省委统战部领导几次走到吴老身边,关切地请她早点退席,回去休息。但她却说,不要紧的,我坐惯了,这是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我还要听听老师们的发言哩!她硬是坚持到会议结束。这是吴贻芳漫长人生中最后一次参加活动,也是她最后一次和她热爱的教师会员在一起。

注:作者系南京市侨办原副主任。

作者:周 时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