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阎恺先生在霍州民进初创时期

发布时间:2017-02-20
【字体:

时光匆匆,到2014年,霍州民进已走过了30年的路程。霍州民进是在1984年成立的。阎恺先生是其发起人。从成立民进山西省委霍县直属小组开始到担任支部主委、民进山西省委委员,阎恺先生为霍州民进的创建、发展,树立霍州民进的良好形象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倾注了半生的心血。回想在霍州民进初创时与阎恺先生共事的那一段日子,酸甜苦辣,甘苦自知,那点点滴滴一齐涌上心头。

初识阎恺先生,他那饱经磨难的脸上时常挂着淡淡的笑容。先生历经坎坷而不坠青云之志。回到农村,仍半耕半读,钻研学问,好学不倦,对古文研究颇有造诣;走上讲台,教书育人,一丝不苟。那种云淡风轻、处逆境而不沉沦,在务农时还坚持自学的坚韧精神,着实令人动容。

记得在1984年暑期,我们同去山西大学参加高考阅卷。因阎恺先生曾是山大学生,阅卷之余,便去拜访时任民进山西省委筹委会主任丁裕超先生。闲聊之余,丁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这一民主党派,热情邀请我们加入。当时我们身处县城,对民进这一组织并没有多少了解。只知道这是一个与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民主党派,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文化名人,像赵朴初、雷洁琼、许广平、冰心等。于是,在阅卷期间,由丁裕超先生介绍,阎恺加入了民进,成为霍县第一名民进会员。之后,发展了刘经文、张绍文和我加入民进组织,成为霍县民进的第一批会员。民进山西省委成立后,经省委研究决定,1984年12月,山西民进霍州直属小组正式成立,由阎恺任组长,报霍县统战部登记备案。在这个小县城里,霍县的第一个民主党派组织诞生了。不久,阎恺先生被选为民进山西省委委员,我也成了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到了第二年,小组发展到7人。1986年便成立了民进霍县省直属支部,由阎恺先生任主委,刘经文任副主委。霍县民进的队伍扩大了。


由于是“直属”,得到民进山西省委的指示、帮助、支持就多。当时,正值民进山西省委刚成立,一派新气象。省委领导没有架子,待人非常热情,他们对我们的情况非常了解,甚至能叫出我们这些来自基层会员的名字。阎恺先生是省委委员,又是支部主委,所以往省委跑得勤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民进圈内,不认识阎恺的人恐怕不多。各县市兄弟组织成立,我们都要去祝贺、去交流,结识了不少朋友,足迹遍及临汾、侯马、运城、长治、晋城、忻县等地。那时民进并无活动经费,差旅费由自己先垫上,统战部让回来找单位报销。时间长了单位也不给报,我们便自己掏腰包。

说实话,这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我们都是普通教师,无权无钱,但那时风清气正,加入民进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阎恺先生更是搭进去好多时间和精力,却乐此不疲毫无怨言。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很佩服他的。

还有一件事,可以说明阎恺先生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成熟。就在霍县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收到了霍县政协的邀请函,是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我把这一情况通知了阎恺先生。他认为,按照政协章程,政协应有民主党派的一席之地,我是以教育界委员的身份参加的,不能代表民主党派。于是,他便连夜去找统战部负责同志反映意见,统战部负责同志很重视,连夜将这一情况报给县委书记。当时的县委、统战部负责同志很有政治水平,经研究决定,增添阎恺、刘经文以民主党派身份参加政协。从此,霍县政协便有了民主党派界别。霍县民进也成为霍县政协的第一个民主党派成员。


政协给了霍州民进一个向全市人民展示的平台。记得在酝酿第一个民主党派团体提案的时候,阎恺先生提出在霍州加快发展旅游事业的建议。为此,我们不辞劳苦(因当时不通汽车)步行去七里峪进行考察。经过调查,我们认为七里峪森林公园具备开发旅游资源条件。将来还可以同沁源的灵空山景区连在一起,有着较好的旅游前景。于是正式作为民进的党派提案。这也是第一个在霍州提出发展旅游业的团体提案,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霍州民进继承了老一辈民进人“立会为公,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会务工作都是业余时间去做,没有报酬,最初甚至连活动经费也没有。当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怎样把民进在霍州的影响扩大,更好地参政议政。当时霍州有三个民主党派组织,民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人才济济。由于统战工作的政治安排,我会方伯玉同志被选举为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当时一些会员感到不理解,认为要安排也应该安排主委才对,阎恺先生却淡然一笑说,安排要听共产党的,方当副市长是工作需要,也是对民进组织的重视,我个人没意见。这真是有君子之风了,也体现出阎恺先生的高风亮节、顾全大局的一面。

阎恺先生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忠诚”来概括。一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孜孜不倦,深受学生的爱戴;一是忠诚于我党的多党合作事业。加入民进,使他的后半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记得在一次民进临汾市委召开的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上,年近八旬的阎恺先生从主席台上站起来唱了一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那是先生在民进组织公开场合留给我们最后的声音。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节,冬夏常青。他的精神是永远年轻的。

注:作者于1984加入民进,为民进霍州支部原副主委。

作者:李桂凤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