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吴若老两三事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上海民进》1998年第3期,当时吴老是民进老一辈领导人中享寿最高的一位。
民进的老一辈领导人有好几位老寿星,都是享寿九十多岁才离开人世的。其中最长寿的要数上海的吴若安老人,整整活了一个世纪,1990年6月11日,以百岁高龄驾鹤西归。
吴若老是著名爱国人士,老教育家,长期担任上海南洋女子中学校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时,她被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她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和统一战线工作,其敬业精神和高风亮节是人所共仰的。
吴若老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自幼就有爱国志向。她原名吴杏宝,学生时代崇拜法国女革命家若安的爱国事迹,后改名为吴若安,立志革命。早在务本女子私塾求学时,就演出话剧,反对英帝国主义侵占香港、九龙。1912年,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一起创办南洋女子师范学校,争取妇女解放,这在当时是个创举。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已成孤岛。吴老已是南洋女中的校长,她不顾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在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勉励学生要保持民族气节,培养坚贞不屈的情操。抗战胜利后,吴老目睹国民党反共、独裁的腐败,心中万分愤概,非常同情和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她在学校里多次保护进步学生,免受国民党的迫害。1946年,吴老曾任上海“校长互助会”主席,这是中共的外围组织。她在地下党的领导下,联系团结中小教育界人士,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开展斗争,因而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危险人物”,几度险遭毒手,但她临危不惧,坚持斗争,直到上海解放。
建国初期,吴若安出任上海民立女中校长,从此就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极贡献力量。后又担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加入民进担任领导职务,参政议政,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
吴若老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我与她相识也有30年之久。她那矮小的身材,满头秀发,戴着琇琅架眼镜,满口带有浓厚浦东口音的上海话。走路脚轻手健,慈祥的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有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难以忘怀。记得80年代初,我与郑芳龙随已故的民进中央副主席葛志成一起到上海出差,我们到江宁路她的寓所拜访,征求她对民进开好五代大会的意见。我感到吴老那时已年逾九旬,但精神矍烁,思路清晰,不显龙钟老态,她对民进的会务工作十分关心,也十分熟悉,谈了许多真知灼见,可见她是经常深入上海基层,了解情况,密切联系群众的。隔了一两天,我们又至上海民进会所开会座谈,吴老也来参加。时近中午,她说今天要请客人吃上海风味小吃,我们来到上海市政协的内部餐厅,吃鸡丝冷面和南翔小笼包等点心,这很配我们上海老乡的胃口。同去的还有陈穗九等几位上海市委领导同志。吴老坚持不要吃公家,由她掏钱付帐。那时物价比较便宜,大约只花几十元钱就吃得酒酣饭饱。大家边吃边聊,吴老显得十分高兴。
1984年12月,民进召开七届二中全会,那年吴若老已经95岁了,是与会同志中最年高的长者。吴老在会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到上海中小学教师要求提高社会地位,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问题的具体情况。在会上作了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精采发言。那次中央全会是在北京西郊香山饭店召开的。吴老的住房里,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雷洁琼大姐等会中央领导同志很关心吴老,也常到她房里问候。95岁的吴老,视力仍好,还能看报写字。她身板硬朗,步履矫健,尤其头发乌黑,令人称奇。好些同志问她养生之道。吴老笑着对几位会中央领导同志说,我不服用灵丹妙药,只是在生活上、工作上做到“动则不衰,乐则长寿”这八个字。后来,在中央统战部的招待会上,李定副部长看到吴老这么健康长寿,也问她有何养生秘诀,吴老又说了这八个字,李副部长听了很感兴趣,认为很有哲理,就拿笔记了下来。
1986年初,民进召开七届三中全会,吴若老仍来京参加会议,并在闭幕式上工作了重要讲话,勉励全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她语重心长地谈了两点意见: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效率。二是要加强团结,改进作风。1987年6月,民进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吴若老已是97岁高龄,还是来参加,就在这次会上,她被推举为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以后,她终究因年事过高没有再来北京。但她在上海依然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1988年2月,98岁的吴老还深入到虹口民进区委、北虹中学、上海齿科材料厂基层单位视察,整整化了一天时间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上海民进庆祝吴若老百岁华诞时,上海统战部老部长张承宗,曾说吴老的百年人生可用“思无邪、行为民、今楷模、永不满”这l2个字来概括,说她是“民主人士里面的共产主义者”可谓恰如其分啊!
今天,民进老一辈领导人大多老成凋谢,先后作古,新一代的跨世纪领导集体已经形成。继承民进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优良传统,发扬老一辈领导人的崇高的道德风范,是广大民进干部和会员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