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参加开国大典的陈巳生父子

发布时间:2017-07-05
【字体:

1943年10月17日,上海保险业消费合作社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在四川路青年会举行,到会各公司代表百余人,推选陈巳生、谢寿天、赵伟民、林绳佑、董国清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新一届理事监事会。10月28日,当选的新一届理事监事会在江西路金城议事厅举行联席会议,选举陈巳生、谢寿天等11人组成常务理事会,孙广志当选理事长兼社长,陈巳生、谢寿天为副社长,过福云、丁雪农、任硕宝等保险(放心保)业界上层人士出任监事,推选丁雪农为监事长。

1944年,为了扩大社会活动范围,更好地发展统一战线工作,掩护地下党员活动,使他们在企业界开展统战工作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大安产物保险公司投资了关勒铭金笔厂。陈巳生兼任总经理。他不仅把该厂的分红全部用于党的活动经费,而且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推荐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刘晓(化名刘镜清,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归江苏省委领导)到关勒铭厂任常务董事,安排省委组织部长王尧山任该厂职员,为他俩取得了社会职业的掩护。关勒铭金笔厂从此成为掩护地下党江苏省委的一个重要的据点。

陈巳生与刘晓的患难之交应该追溯到抗战初期。在宁绍人寿保险公司,陈巳生是总经理胡咏骐的莫逆之交,而刘晓是胡咏骐请来的该公司经理员(即经纪人),他们于是成了往来密切的好朋友。陈巳生任关勒铭金笔厂总经理时,聘任刘晓任常务董事副总经理,在公开场合他们是上下级。《联合时报》曾刊登过一篇回忆刘晓的文章:“刘晓于1937年5月受中央派遣来上海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城工部部长、中共中央上海分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主持上海局全面工作。在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的时候,公开身份是关勒铭金笔厂副总经理。西装革履,拎根手杖,一副老板派头。”

1988年王尧山曾这样回忆:“陈巳生做了很多工作,掩护了当时江苏省委,掩护了刘晓同志和我。……他为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纪念他。”建国后,刘晓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时,陈巳生则任该会副主任,他们既是战友又是上下级。有生死之交、休戚与共的情谊。


革命家庭  同志友谊

赵朴初是安徽太湖人,是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陈巳生同赵朴初等爱国人士,积极组织救援上海租界大批难民。

据赵朴初回忆:“在这时期中,他(指陈巳生)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工作,参加了救亡活动,参加了当时职业界的救亡组织,如保险业联谊会、益友会、上海华联同乐会等,从事救亡工作。”陈巳生的夫人徐剑英到红十字会为难民服务,胞妹陈祖芬到赵朴初先生的净业教养院工作,为难童服务。陈临庄在《赵朴初与他的净业教养院》中记述道:“在那段岁月里,我的堂伯父陈巳生(中共特别党员,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民主建国会和民主促进会),以及他的胞妹陈祖芬、次子陈震中(中共地下党员、“下关惨案”亲历者)、三子陈震海(中共地下党员),兄妹父子四人,也都参加了净业教养院、上海少年村的工作和抗日反蒋斗争。后来,陈巳生与赵朴初成为了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同志和战友;陈祖芬与赵朴初、陈邦织夫妇也成为了毕生的挚友。”

陈巳生的爱国抗日激情和进步思想,对自己的亲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长子陈震东遵父命考入黄埔军校13期战车队,参加了抗日战争中著名的昆仑关大战、滇西反攻作战、远征缅甸等战役,后在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之前脱离了国民党军队,加入了粟裕的第三野战军;次子陈震中、三子陈震海均积极参加抗日学生运动,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两个外甥投笔从戎,从上海奔赴苏北,参加新四军抗日,后来都成长为党的中、高级干部。幼时抚养、教育陈巳生的伯父陈汝桢是上海华丰面粉厂总经理。淞沪抗战后,工厂拒绝开工为日军生产军粮。

抗战胜利后,陈巳生任大安木材公司、安通运输公司总经理、赵朴初任常务董事;赵朴初任华通运输公司总经理、陈巳生任常务董事。安通与华通公司在上海广东路同一幢大楼内办公,后来还合并为同一个公司。这些企业都是地下党的重要经济来源。当时,华中野战军急需的物资;宋庆龄同志主持的中国福利会捐送给解放区的衣物、药品,大都由上海地下党组织代运去山东解放区。解放战争全国胜利前夕,陈巳生、陈震中父子同赵朴初同志一道出席新政协会议,共同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在这个会议上,陈巳生与赵朴初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他俩又都任职于华东军政委员会。


为中国革命建功勋

抗战胜利后,陈巳生在1945年12月与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并被选为民建上海分会理事;同时,他还与马叙伦、许广平、雷洁琼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并被选为常务理事。陈巳生在填写《入会志愿书》时54岁,上海习惯填虚岁,应该是1946年填的。当时住址在南黄陂路(今黄陂南路)恒庆里66号,电话是82390,职业是宁绍人寿保险公司。从此,陈巳生与民建结下不解之缘,直至他生命的终结。

在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的1946年6月,陈巳生、赵朴初分别派遣安通运输公司和华通运输公司的车队为反内战反饥饿游行队伍开道。在抗美援朝期间,陈巳生曾任华东抗美援朝总分会第二副主席、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华东暨上海慰问分团团长、华东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并以华东慰问团团长身份冒着枪林弹雨率团赴朝慰问;也是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最早发起人之一。

1949年9月,陈巳生和时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学生团体联合会主席的次子陈震中,分别作为民建代表和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代表赴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与胡厥文、刘晓、潘汉年、周信芳、梅兰芳等18名上海代表一起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陈震中曾讲道:“我作为上海学联主席,我父亲则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的身份一同被推荐为出席新政协会议的代表。1949年8月,我和父亲同车从上海北火车站出发,赴北平参加被称为新政协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途中,我经常到父亲的包厢照应问候。曾经是我的领导的团中央书记冯文彬与我父亲同一包厢。”

10月1日,陈巳生、陈震中父子双双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开国大典盛大的阅兵式和游行。关于这一细节,记者夏莉娜在《陈震中:与父亲一同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文中这样记述道:“10月1日,我们全体代表跟随着由我们自己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幸福时刻。”

新中国建立后,陈巳生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人民生产救灾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了民进、民建两大民主党派中央及上海地方重要职务。曾任民进中央常务理事兼民进上海市分会常务理事,民建总会常委兼民建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他还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届常委和第二、三届委员。1953年8月3日,陈巳生因患肠癌离世,终年60岁。追悼会上,陈毅等华东局和上海市党政领导,以及梅兰芳等各界名流前往吊唁。

  

作者:王珏麟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