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进江西省委会创建情况纪实

发布时间:2017-11-20
【字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统一战线又迎来了春天。全国各民主党派纷纷恢复了活动,恢复了组织,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江西,文革前只有民盟、农工、民革这些民主党派的组织,没有民进的组织。文革后,民进中央恢复了活动,就想在没有民进组织的这些省份,建立起民进的地方组织。

一、江西民进的筹备成立

当时,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支持下,民进中央决定着手在江西建立组织,派了民进中央副主席徐伯昕到江西筹建民进组织。徐副主席到江西以后,中共江西省委高度重视,省委统战部也大力支持,表示同意建立江西民进组织。

徐伯昕副主席带来了总共八名在赣民进会员的名单,他们都不是在江西本地发展的民进成员。有的是退休回到家乡,有的是调动工作来到江西。这些会员最终只联系到七位。第一位是蒋天佐,他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1932年参加左联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领导工作,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后来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因此,民进中央就请他着手联系当时在江西的民进老会员。按照入会早晚,依次是査国科、贡树勋、罗传耀、金祖琪、郭艾龄以及伊剡同志。总共就七位同志,还有位名叫沈荣熙的会员找不到。就在这七位会员基础上,开始发展会员。

第一个发展的会员,据我所知,就是苏永平,我们都称他为苏老。他是南昌八中语文教研组的组长,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当时他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投入到民进工作。一天到晚提着一个小提包,和这些老同志一起,走东家串西家发展会员。

1982年10月28日,江西民进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民进中央直属江西省支部宣告成立。当时省委统战部的领导和兄弟党派领导都应邀出席。蒋天佐被选举为支部主任,伊剡、査国科、苏永平为副主任。后来,蒋天佐同志因病无法坚持工作,民进中央决定由金立强任支部代理主任。


当时大家认为,蒋老体力不支,一定要在江西引进一位德高望重、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会员。便想了一个办法,从民盟引进一位德高望重的同志接替蒋天佐同志担任支部代主任。于是经过和中共省委、省委统战部一起商量,决定把金立强同志从民盟引进到民进来。金老当时是老民主人士,长期在教育界,很有影响。他在50年代初期就加入了民盟,是民盟南昌市委副主委。他是回族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建国后历任南昌一中、三中、十九中校长,南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后来任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育学会、外语学会副理事长。

民进有一个优良传统——尊老让贤。绝不会说金老是后入会,而且是从别的党派来的就怎么样。恰恰相反,因为引进一个旗帜性的人物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大家都非常尊敬他。伊剡同志是当时江西最早七个老会员之一,年纪也轻,那时是省文联的一个副处级干部,接替金老也没问题,苏老虽是后来进来的,也在金老之前入会,但是他们为了民进的事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能立足于社会,一致赞同金老当这个主委。由此看出我们老会员这种广阔的胸怀,也看出民主党派成员都是以事业为重,不追求个人的名誉、地位,或者是将来有什么打算。这点是我们会里一个非常好的传统。

金老当时担任南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已是70岁高龄了,为了民进的事业,义不容辞挑起了这副重担。直属支部到了金老的手上,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我记得在他手上开展了非常多的活动。

1983年金老担任支部主任以后,专门请了当时全国赫赫有名的育才中学校长、民进中央常委段力佩老校长,组织民进中央教育研究小组带领讲学团来江西讲学,目的是宣传民进、扩大民进在江西教育界的影响。我当时是江西师大附中的校长,是首批特级教师,可我还是一名无党派人士。金老对我讲:“段力佩校长是全国知名校长,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出面接待,参加讲学。”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金老的深意,欣然同意了。我就跟着讲学团,陪着段力佩校长和金老,一路走去,到了南昌、九江、吉安、井冈山,先后讲了10场,听众达7000余人次,一路传播民进的红色种子。各地教育界人士开始认识民进是怎样的组织,特别是依靠金老的影响(当时各地的教育局局长和他都有很深的友情),前来听讲的人很多,各地教育系统的骨干来了很多,大家渐渐认识了民进。我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民进,建立感情,最终加入民进。到了83年底,我们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了83人。这都是在直属支部期间发生的事,为江西民进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打下初步基础。


紧接着到了1984年元月28日,民进江西省委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比直属支部又前进了一步。我是在1983年11月入的会,入会以后,直属支部认为要吸收我参与筹委会的工作。本来当时七名筹委会委员的名单已经报到中央去了,最后他们又把我的名字补报上去。会中央很快批准成立由八名委员组成的筹委会,金老任主委,伊剡任副主委,委员有汤匡时、苏永平、罗传耀、査国科、黄制和刘运来。

我记得成立的这天天气比较冷,大家都穿着很厚的衣服。成立大会规格很高,来了很多贵宾,最后在锣鼓声、鞭炮声中,会员们簇拥着把民进江西筹委会的牌子挂到省政协大门口,筹委会就这样成立了。尽管筹建工作条件艰苦,但省委统战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那时没有车子,只金老有一部工作用车,我们都是骑自行车来往。在省政协光华楼二楼辟了两个小房间作为办公场所,里面放几张办公桌,摆了沙发。二楼有一个会议室给各个党派公用,我们开起筹备组的会来就去金老的办公室开,工作人员就只有金福礼、管水莲、谢怀宁。伊剡同志抽出很大精力主持机关的工作和大量会务。当时苏老是组织部部长,发展会员时就提着一个书包走东家、串西家。伊剡同志很努力,坐镇机关的常务,在江西民进初创时期承担了很多艰苦的事情,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个时候是在这样一种艰苦条件下,把组织建立起来了。

筹委会不是一级组织,只有两项任务:一是发展会员,开展会的活动;二是筹备召开江西民进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委会成立以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个时候会里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首先,就是分批开展了讲学、办学。比如说组织我们会内的特级教师到各个学校去讲学。当时我们会内有三个特级教师,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是姚剑云,后来张富老师也是特级教师,他晚一点,大概是第二批或是第三批。那个时候,会内有两三个特级教师,在全省也算是凤毛麟角。1984年8月,金老亲自率团到景德镇讲学,先后9场,听众达2500人次,黄制、袁牧、唐印庚和我几个人分专题讲学。最早我们民进江西省委办了南昌促进业余学校,这时在景德镇民进的同志们办了瓷都业大,当时讲学、办学非常活跃,这是我们民进工作的一个特点。


第二是开展节日活动。当时会员不多,但大家凝聚力非常强。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开展一些慰问活动,每年都要举办迎春联欢会。我们省民进就是从筹委会开始,每年搞迎春联欢会,这是我们的品牌,一直到现在,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开始的时候是在省政协的会议室,全体会员都来,坐满了那个会议室,大家都非常热情。后来人慢慢多起来,场地也慢慢大起来,我记得有一次是在沿江路上航运局的海运俱乐部,它上面有一个大的会议室,大家都集中到那里去。虽然天气非常冷,但大家心都是热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让我非常感动。那时有个会员叫贡树勋,是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是我们的老会员。当时他半身瘫痪,不能走路,但每次会的活动他都要参加。那个时候活动在楼上,他怎么上楼呢?我印象特别深刻,每次都是由我们的小学教师会员张祖福把他背上去。还有一年,那是成立省委会以后,联欢会规模已经变得很大,地点在滨江宾馆三楼餐厅。有一个江西财大的老会员温教授,坐着轮椅来参加活动。他一来,对我们会员产生巨大的鼓舞。那时我已是主委,听说他来了,我和在场的几位副主委一起把他抬上来,推着轮椅沿着餐厅绕场一周,大家很受感动,都为我们的老会员鼓掌。通过这些活动,会的凝聚力逐渐增强。苏老是一个诗人,会写很多诗,他就组织对诗词有兴趣的老会员,每年到滕王阁举办重阳诗会。所以凡是碰到极其重大的节日,民进就会搞活动,通过活动来凝聚会员。

第三件事,在筹委会时期,就是办报。那个时候《江西民进》是报纸,创刊号是1984年3月出版的。还是筹委会时期,省委会还没成立,就创办了《江西民进》报,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改刊了,改为《江西民进》杂志。

那时虽然是筹委会,但已经开始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四大任务。

当时我们虽然是筹委会,中共江西省委却非常重视,省委统战部更加高看我们一眼,把我们当成一个党派来看待,比如说在省政协,我们筹委会就被列入了界别,叫民进江西筹委会。最早只有4个省政协委员,还参加情况通报会,参加省委统战部两个月召开一次的双月座谈会,也参加了很多次中共江西省委直接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虽然是筹委会时期,但完全履行了一个政党省级组织的职责、任务。筹委会时期我们着手开展很多专题调研,向省委报送一些很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筹委会期间,我们抓紧在南昌、赣州、景德镇、九江、吉安发展组织,着手发现、培养负责人。当时这些地方组织都是我们的负责人从脚板里跑出来的,我非常地感动。南昌的吴子彦、赣州的萧昌璜本来就是当地很有威望的教育界人士,是金老亲自物色的。景德镇筹备阶段的牵头人叫吴奇山,他也是华东师大毕业的,是我的同班同学,但他是调干,比我年纪大多了。这个同志是民进景德镇组织的第一个会员,之后创办了瓷都业大。他做景德镇的组织发展工作,非常热心、执着。江西民进组织要是没有几个像苏老、吉安的周世玉、九江的高朝曦和刚刚说的这些老会员这样执着的人,就没有今天。

在省民进的筹备阶段,先后成立了三个市委会。南昌市委会首先于1984年底成立,紧接着赣州市委会于1985年2月成立了,景德镇市委会是1985年3月成立的。赣州民进最早的会员罗传耀是江西民进最初的七位会员之一,在当地来讲,是民主党派一个老同志,但毕竟层次还不足以在一个地区举起一面旗帜。金老就千方百计做工作,在赣南师院中文系物色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萧昌璜,年纪也很大,跟金老差不多,在筹备组期间引进他入会,市委会成立后由他来当主委。赣州市委会在肖老领导下的这段时期气象万千,更有号召力。罗传耀同志不愧是个老会员,非常难得,眼光看得远。他并不介意自己的资格比肖老老,非常大度,甘当副主委。因此,那段时间整个赣州市委会发展得非常健康,非常好,凝聚力非常强。

到了筹委会结束的时候,我们有三个市委会,按成立顺序来讲,就是南昌、赣州、景德镇,会员已经发展到了272人。平均年龄是所有党派最年轻的,49.2岁。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272人当中,中小学教师占了225个,高校力量很弱,只有49个人,职称结构还可以,中级以上职称占74%,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支部。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准备召开江西民进“一大”,成立省委会。


二、江西民进建立基础

1、江西民进“一大”

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85年11月18日至20日召开,我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印象非常深刻,也非常振奋。那时我还是师大附中的校长,但投入了很多时间筹备第一次代表大会。虽然我们组织小,我们决不让人家把我们看成一个小党,开的是一个小代表大会,要高规格地开好这个会。

地点选在江西宾馆三楼的一个小礼堂,虽然人没有很多,但是心非常齐,我们决心要树立一个很好的形象。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委托省委统战部一切按高规格对待。一些中小学的教师作为代表集中到南昌来开会,享受那么高的规格,都觉得民主党派毕竟跟其他的协会组织不一样,很受鼓舞。我记得会议是在江西宾馆三楼的小礼堂举行的,那是当时一流的宾馆。出席会议的人有: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刘方仁,副省长孙希岳,省政协主席吴平,省政协副主席吴允中、杨永峰,省统战部部长,各民主党派元老级的主委——江西省民革的黄贤度,省民建、省工商联的沈翰卿,他们分别是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省出版局的领导也都来了。这次代表大会开了三天,最后选举产生了民进江西省委会第一届委员会,选出委员19人,候补委员4人,金老任主委,伊剡任驻会副主委,刘运来任副主委,一正两副。王钟友、王世兰、汤匡时、苏永平、吴子彦任常委(1987年11月又增补了郭可谧),委员有宫正、吴奇山、萧昌璜等。秘书长由伊剡同志兼任。这样江西的民进组织就建立起来了。

第二次代表大会是按照中央的指示提前换届的,“一大”到“二大”只经历了两年半的时间。这期间,全省民进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由36人次增加到103人次,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四化建设献计献策。同时,我们举办了专业培训、教育科学讲座等,受到普遍欢迎。1986年暑期,江西省民进文教委员会与江西教育学院中学教学研究室共同举办了中学语法教学讲习班,来自全省各县(市)和外省市的语文教师、教研人员共138人参加学习。一些地方组织与外省高等学校合办函授教育,或创办业余大学,都取得实际性成果。“一大”期间,还响应中共省委加速老区建设任务号召,支援老区和农村教育,组织有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和教改积极分子参加的讲学团,赴吉安老区为来自宁冈、莲花、永新等十四个县(市)的200余名中学教师举办讲习班。此外,“三胞”联谊工作也有了良好的开端。


2、江西民进“二大”

1988年,我们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我当时没能够参加这个代表大会。当时应美国联邦教育部邀请,国家教委组织了一支中国优秀教师代表团赴美进行教育访问,国家教委经过跟江西等地教委商量,在全国范围确定了10名优秀教师,我是其中一位。我作为中国优秀教师代表团一员,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带领到美国进行访问。出访的时间正好是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所以这次代表大会我就没有参加,但仍然是代表,是领导班子候选人。

因为我不在,有很多筹备工作就落到其他同志身上。时任主委的金老是把舵的,大量的工作就落到副主委兼秘书长伊剡同志身上。整个大会进程中,伊剡同志的负担非常重,也非常辛苦,会议上也出现了不是那么平静的一些事情。伊剡同志除了请示金老,又不能找我商量,只能独当一面去处理这些事情。他挑了重担,也受了一些委屈,后来在选票上也体现了这样一个情况。我觉得我应该向他致敬,应该感谢他。最终,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当时有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就是雷老亲自来出席我们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我在1987年就是民进中央委员,1988年成为民进中央常委。此前,在参加民进中央的会议时,我几次邀请雷大姐到江西来,金老也出面请雷大姐来。到了1988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如我们所愿,雷老来了。

雷老来了,中共江西省委高度重视,高规格接待。由于她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所以她来出席,我们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规格就特别地高。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亲自接待雷老,当时的省长吴官正同志,省委统战部的老部长、省政协副主席杨永峰也出面接待,,其他各个厅局也来了很多领导。当时雷老坐在会场主席台第一排的中间,坐在第二排都是当时的省厅局领导,整个会议规格非常高。会期四天,最后胜利完成了“二大”的各项任务。

最后一天,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领导班子,金老德高望重,得到全会的一致拥戴,连任主委。伊剡同志跟我也分别以高票当选了第二届副主委,伊剡同志在二届委员会开始时还兼任了一段时期的秘书长,后来由杜克强同志继任民进江西省第二届委员会的秘书长。

第一届和第二届八年当中,我们省民进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这一期间又恰好遇到中央统战部和省委统战部对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精神和指示。


当时的背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民主党派恢复了活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个党派组织发展工作都是阔步前进。就我们民进江西省委来讲,在“一大”以前,就是筹备阶段,会员已经从最早的7个人,发展到273个人,仅仅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可见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当时主要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发展,层次并不是很高。接着经过“一大”“二大”,又有八年的时间,前后加起来,从筹备阶段到打基础阶段有10年的时间,应该说我们民进江西省的组织已经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组织发展的工作也很健康。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中央和省委统战部对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提出要注意发展与巩固相结合,逐步做好已经发展会员的巩固与提高的工作,提出在组织发展工作上,坚持“在工作中发展,发展是为了工作”的方针。于是我们在“一大”“二大”时期认真地贯彻中央的这个精神,以巩固为主,只做少量的发展,注重政治质量,重点发展一些知名度比较高、有专业成就的人员。经过八年的努力,应该说是很有成果的,会员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大”结束(1988年5月)时,会员人数达到540人。到1992年年终,我们的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620人,平均年龄稍微提高了一点,到了50.24岁。在省内的各民主党派当中,还算是年轻的。人员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教育界有481人,其中高校有了明显的增长,到了64人。

“二大”期间,先后成立了九江、吉安两个市委会。“二大”期间,省民进继续组团赴吉安、婺源、共青城等地讲学,邀请张志公等国内知名专家来赣讲学,先后举办了三期幼儿教育整体改革观察讲习会,来自全国各地700多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加演习。我们采取各种形式办学,举办少儿英语乐园,培养学生6000余人。

就这样,有了“一大”“二大”的基础,江西民进从“三大”开始进入了积极发展阶段,组织规模逐渐壮大,社会影响逐步提升,各项工作也不断取得新成绩。至今,江西民进已走过3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共江西省委、民进中央的领导下,在省委统战部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体会员、干部共同努力,江西民进作为参政党的地方组织,紧抓自身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江西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了一份贡献。

 

(作者系政协江西省第八、九届副主席,民进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常委,民进江西省第三、四、五届委员会主委。)

作者:刘运来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