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进静安区委会创建情况纪实

发布时间:2019-05-20
【字体:

  一、组织沿革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以下简称“民进静安区委会”)的前身是民进新成区委会和民进江宁区委会,两区委会分别成立于1957年与1958年。周之芹任民进新成区委会主任委员,向颖任副主任委员;顾谷嘉任民进江宁区委会主任委员,江芷千任副主任委员。两区共有支部27个,会员254人。

  1959年12月,两区合并重新组建静安区。民进新成、江宁两区委会于1960年4月合并重建组成民进静安区委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区委会,委员11人,周之芹任主任委员,江芷千、向颖、张兆桢、顾谷嘉任副主任委员。

  二、创建之后的主要工作

  (一)思想建设

  新成、江宁两区合并组成民进静安区委会的最初几年,基本上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为主。三年困难期间,运用“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毛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同时结合增产节约运动,帮助会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1979年,恢复组织活动后,首先组织会员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学习邓小平重要讲话和统一战线有关文件,举办形势政策系列讲座等,同时还注意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有关政策的宣传和走访相关单位来提高会员的思想水平,帮助解惑。

  1985年以来,民进静安区委会通过自办或与区社会主义学院联办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至2013年先后共举办47期,对加强各级干部和广大会员的教育,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起到积极作用。

  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期间,民进静安区委会干部多次下基层了解会员思想动态,召开六次座谈会,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做好工作。1999年,为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十周年,民进静安区委会组织召开恳谈会;2000年初又邀请区教育局党委、部分学校中共负责人举行迎春茶话会。

  进入新世纪,民进静安区委会继续坚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以参政议政和自身建设为重点”和把我会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高素质参政党”的基本工作思路,以多样形式和多种方法,促进自身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2004年12月初,民进静安区委会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颁布十五周年座谈会。

  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颁发后,民进静安区委会于2005年多次组织学习,并组织参观刘长胜故居和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同时组织支部开展“五个一活动”(写一篇征文、看一次会史资料、答好一份多党合作基础知识问卷、撰写一条信息、献一份爱心)。11月,举行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六十周年文艺演出。2006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支部学习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意见》。

  2007年,按照民进上海市委会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4月,与区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社院大讲坛”开讲仪式暨第一次大讲坛活动。12月,同民进长宁、闸北、浦东新区区委会联合召开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交流研讨会。


  2008年上半年,民进静安区委会在各基层支部和广大会员中广泛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拓展活动。在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活动中,组织骨干会员参观“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组织广大会员参观《风雨同舟、继往开来——上海市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图片展》,举办学习《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专题报告会,并于4月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座谈会。2009年,在各基层支部和广大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与民进长宁、杨浦、徐汇、普陀、宝山、闵行、嘉定、浦东新区区委会,崇明县委会和市文广集团、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会史会章知识竞赛。2010年,在各基层支部和广大会员中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2011年初,民进静安区委会议讨论通过《民进静安区委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方案(2010.1—2012.12)》,继续推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90周年,举行“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专题报告会和专题讨论会,在民进成立旧址举行新一届区委会班子集体学习会,组织基层支部参观中共二大会址和民进成立旧址。2012年,组织参观民进创始人之一王绍鏊故居,举行纪念统一战线思想成立九十周年座谈会,组织新老会员以结对访谈形式重温民进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参与静安统战故事征文活动。2013年,组织参观叶圣陶故居。

  民进静安区委会通过编印刊物做好会内的宣传教育工作。1984年创刊《静安民进》,1988年改版为《静安民进简讯》,之后曾一度停刊,于2003年恢复编印。为提高广大教育界会员业务水平,民进静安区委会多次组织教改信息通报和教学、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开展德育工作研讨,并出版《教育论文集》。2002年编辑《风采录》,介绍先进支部和部分优秀会员的事迹。2004年,就创支部特色活动,编辑《创特色支部推动组织建设——支部工作研讨专刊》;就纪念中共中央〔1989〕14号文颁发十五周年,编辑《多党合作谱新篇》专刊。2005年,纪念民进成立六十周年,汇编《民进在我心中》征文集。2007年,编辑《以“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体会汇编》。2008年,编印《风雨同舟继往开来——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征文汇编》和《民进静安区基层支部政治交接学习活动拓展纪实资料汇编》。2012年,编印《“纪念统一战线思想成立九十周年”征文集》。

  2011年6月,民进静安区委会网站正式启动。

  (二)组织建设

  民进静安区委会一直十分重视区委会班子建设。1986年,制定《民进静安区委会工作条例(试行)》。1998年,制订《区委班子成员勤政廉政守则》。2002年,制定《民进区委会学习制度》。从2007年起,民进静安区委会班子坚持每年年末集体向区民进代表大会代表、基层支部负责人进行述职并接受与会代表、基层支部负责人的考评。2009年8月,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之后,制定《民进静安区委工作规程》《民进静安区委组织发展工作细则》和《民进静安区委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细则》等工作规程和细则。2010年,制定《民进静安区委宣传工作细则》。1986年,民进静安区委会制定《民进支部工作条例》规范支部各项工作。1990年3月,制定关于巩固基层工作17条意见。1997年,制定《支部工作目标考核》。1999年,根据民进上海市委会部署,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提纲,对全区26个支部开展调研,并选择四个典型支部进行重点调研,完成《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004年是“组织建设年”,民进静安区委会把开展创特色支部活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于7月份召开支部工作研讨交流会。2006年12月,民进静安区委会召开基层支部工作研讨会,回顾总结支部工作经验,撰写论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支部作用——推进基层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和《推进基层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07年起,民进静安区委会开展“支部工作创优评优活动”,在支部中设立“信息员、报道员、档案员”,对推动支部工作取得一定效果。2009年8月,制定《民进静安区委基层支部工作规程》。2012年,召开创建上海民进先进支部推进交流会并制定实施方案,表彰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支部和先进个人。同时加强对支部“三大员”的培训,为基层支部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和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打好基础。

  民进静安区委会加强同兄弟区、直属委员会的工作交流。2012年起,先后同民进华东政法大学支部、民进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支部、民进徐汇区委会、民进交大医学院委员会、民进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等开展双向交流。同时还同来访的民进大庆市委会、民进荆州市委会和民进嘉善县委会进行工作交流。

  2008年8月,民进静安区委会组成第一届新会员支部开展活动,探索新会员培训教育机制。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等,其组织形式、运行机制逐渐成熟,使新会员更好地“知会、爱会”,继承发扬民进优良传统。

  2010年,民进静安区委会举办后备干部研修班,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依靠社会主义学院搭建的平台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今后民主党派干部的培养作了新的探索。

  民进静安区委会从1984年起建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有四个干部编制。1986年,制定《民进区委办公室工作条例(试行)》。从2006年起,实行公务员管理体制。工作机构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办公经费逐年增加,办公设备日趋完备,工作条件得到充分保障。2008年起,进一步规范机关工作,建立机关工作月初例会制度。2010年,制定《民进静安区委机关工作规程》。2011年下半年起,进一步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在每月机关工作例会中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还结合时事形势教育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观看电视实况转播、参观中共二大会址和蔡元培故居等。同时加强服务、规范管理,做到工作有计划、任务有分工、完成有总结、质量有考核。


  (三)履行职能

  1.参政议政

  从1955年起,民进静安区委会先后有6人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1人任市政协委员,有27人次当选历届静安区人大代表,有134人次任静安区政协委员。前后有周之芹、姜达育、许政涛任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有段力佩、周之芹、吴厚成、沈沅任静安区政协副主席。同时有周之芹、段力佩、江芷千、瞿钧先后任静安区副区长。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在人代会、政协会议上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1977年恢复组织活动后,协助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71件,得以解决的有126件,其中冤假错案17件,错划右派改正28件,政历问题13件,职称工资问题23件,私房问题30件,抄家物资25件。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1986年至1989年,完成调查报告2份,意见、建议40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发表后,民进静安区委会进一步加强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从1990年起到201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共向区政协提交提案115件,其中27件被评为优秀提案。

  为推动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顺利转轨,民进静安区委会于1990年举行学术研讨活动,专题发言整理成文并在《上海教育》和《中学教育》杂志上发表。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暴行激起广大会员的强烈愤慨,民进静安区委会立即召开干部座谈会,坚决拥护中国政府发表的严正声明,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法轮功”事件发生后,民进静安区委会多次要求基层组织学习中央有关文件,深刻认识“法轮功”的危害,并于7月召开民进静安区委会扩大会议揭批“法轮功”。

  2000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各基层支部围绕民进上海市委会有关研讨参考议题开展热烈讨论,4月组织干部学习讨论会,5月召开大型讨论会,会后根据发言材料汇编《素质教育讨论文集》。

  200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组织参与“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大讨论,并分别举行两次会议进行交流。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及时把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活动融入到大讨论中。

  2005年8月,区委会就静安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开展大讨论,并结合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广泛征求意见。

  2008年9月,民进静安区委会就中共静安区委《关于静安区迎世博600天行动重点工作的说明》开展专题讨论,并结合静安区情提出建议和拓展措施,初步形成《民进静安区委迎世博行动安排》。同年11月民进静安区委会召开以“参与、认同、奉献”为主题的迎世博专题座谈会,开展征集迎世博专题信息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世博志愿者活动,并积极参与区委统战部开展的“服务世博典型个人、典型事迹和典型案例”案例征集活动,报送的7篇案例展现了民进会员情系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情怀和风采。同时民进静安区街道支部会员积极参与平安世博志愿者活动的内容被《团结报》刊载。

  从2008年起,民进静安区委会每年都以议政沙龙的形式,围绕中心开展专题议政活动,先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市民整体素质,个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加强服务世博,聚焦“智慧城市”,民主监督与党派自身建设,静安现代化国际城区目标等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从2011年起,民进静安区委会进一步加强课题调研工作。围绕静安区情和静安区中心工作,发挥民进静安区委会的界别优势,制定课题调研方案,由主委班子成员领衔,民进区委会委员和工委会参与,组成调研组,先后完成9个调研报告。2013年积极参加民进上海市委会课题竞标获得民进上海市委会支持课题并圆满完成按期结题上报。同时在区委统战部牵头的《建立完善配套政策,稳妥推进张园开发》的课题调研中,民进静安区委会作为召集单位之一积极参与发挥作用。

  民进静安区委会完善信息工作制度,2002年,制定《关于加强信息、提案工作的意见》。从2003年起,专门编印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为内容的《静安民进信息》,至2013年年底,已编印、报送434期。

  民进静安区委会负责人出席中共区委召开的双月座谈会,列席区政府全体会议等,积极参与区重大政务的协商。从2007年起在每次双月座谈会之前召开主委会议,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提出代表民进的意见建议。目前已形成相关程序,会前发动骨干会员充分讨论,形成意见建议汇总;主委班子再研究讨论,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建议;会后及时传达反馈双月座谈会会议信息,使民进集体的声音和老百姓的民生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反映。


  2.社会服务

  1985年,民进静安区委会筹办义演活动,为静安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筹集资金三千多元。1987年,建立民进咨询服务分部,承担翻译咨询,帮助学校兴办校办工厂,举办“性与性病防治知识展览会”。1990年,与上海市物理磁疗协会一起面向社会举办专家义诊,共接诊三百五十余人次。以后,又陆续举行数次义务健康咨询和保健讲座。

  1995年教师节,民进静安区委会在南京西路举办为社会服务活动,为四十多位家长和孩子释疑解难。1996年,在科学会堂为三百五十余名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并赠送药品。1997年,向贵州贫困地区捐书三千余册,并向全市民进各级组织发出倡议,得到热烈响应。1997年5月,民进静安区委会同曹家渡街道、区侨办、致公党区支部、区侨联联合举办静安区中、小、幼学生升学指导、心理咨询、学习方法指导、幼儿健康咨询活动,热情为二百多位家长、学生提供义务咨询。

  1999年末,民进静安区委会组织百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清除静安区南京西路两旁花坛绿地内的垃圾杂物,为区创建南京西路“七不”示范街贡献力量。

  民进静安区委会热心参与石门二路街道创建文明活动。1998年,组织会员为10位居委会干部进行办公自动化培训;在石门二路街道西王小区“创建文明社区志愿者在行动”的活动中,接受街道居民有关教育方面的咨询。1999年,组织医卫支部部分成员,前往街道敬老院提供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并为老人们送上慰问品。

  2012年9月,民进静安区委会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由民进市委会承办的贵州毕节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10月,在第二十五个敬老节前夕,与江宁路社区联合举办医疗咨询进社区活动。

  2013年1月,参与“同心健康行——民主党派医疗专家服务楼宇白领医疗咨询活动。”12月,在民立中学举办“中华雅韵——民族音乐进校园”系列普及音乐会专场演出。

  民进各基层支部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的社会服务活动。民进逸夫职校支部每年参与学校“爱心义卖”活动;民进石门二路街道支部十多年坚持在高温季节看望慰问街道敬老院老人及工作人员;民进南京西路街道支部与南阳学校结对,为学校重残学生提供服务。

  民进静安区委会还多次积极参与向灾区捐款、向贫困地区捐赠活动。1997年末,民进静安区委会组织动员会员开展向西部贫困地区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捐赠书籍活动,并向全市各级民进组织发出倡议,全区会员共捐赠书籍两千余册。1998年特大洪灾,民进静安区委会发动募集捐款一万余元。2000年,响应为西部贫困地区解决缺水困难号召,捐款1000元,帮助贫困家庭修建水窖。2001年,捐款购买体育器材,支援贵州贫困地区希望小学。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捐款5000元。2004年10月,组织各支部踊跃捐书,支援上海市崇明县“黄华东希望小学”。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静安区广大民进会员前后多次捐款达36800元。2010年,为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及青海省玉树地震共捐款20200元。2013年,为支援四川芦山抗争救灾捐款共计20640元。

  198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创办民进业余进修学校,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班。1985年至1987年,为区内教师举办教学讲座、教学观摩和教学咨询活动二十余次。1989年,组织体育咨询代表队12人赴扬州为当地教育局、体委提供多种体育项目训练方法的咨询服务,并为教练、教师作示范教学指导。以后,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办学科目,又开设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考复习班、剑桥少儿英语班等,扩大了学校影响。学校于2007年6月停办。

  (四)大事要事

  1987年7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葛志成在民进上海市委会领导陈穗九、蒋家祥等陪同下,来民进静安区委会视察工作。

  2002年,民进静安区委会被民进上海市委会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在开展创特色支部活动中,民进江宁路街道支部被评为民进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民进市一中学支部、体育支部获得民进上海市“2002至2004年度先进基层组织”称号。2006年,民进石门二路街道支部、青少年活动中心支部被民进上海市委会评为“2006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支部”。

  2007年8月,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严隽琪在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蔡达峰等陪同下,到静安区就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2007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在民进上海市委会各区县委员会专职干部、直属委员会秘书开展的“达标创优”评比活动中,民进静安区委会连续四次荣获优秀奖。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连续七年荣获年度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8年民进石门二路街道支部、民进逸夫职校支部、民进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支部被民进上海市委会评为先进支部。

  2009年8月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蔡达峰到搬入新址不久的民进静安区委会调研。 2009年、2012年、201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三次被民进上海市委会评为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民进静安区委会被民进中央授予“民进全国先进地方组织”光荣称号,区委会主委许政涛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作大会发言。

  2011年,民进静安区委会荣获民进上海市委会“聚焦“十二五”,同心促发展”建言献策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2年民进区委会、民进江宁路街道支部分别被民进上海市委会授予“上海民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集体”称号。民进静安区业余大学支部、民进逸夫职校支部、民进江宁路街道支部、民进曹家渡街道支部4个基层支部被授予“民进上海市委会先进基层支部”。

  2012年9月5日,民进上海市委会主委蔡达峰到民进静安区委会调研退休会员属地化管理工作。

  2013年民进静安区委会荣获“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

作者:黄关桢  叶冠峰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