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进广州市委会主办“培才”学校的过程

发布时间: 2022-07-27
来源: 广东民进来稿
【字体:

  在党和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背景下,1983年初民进广州市委会第九次全会决定成立由王福耀、翟鸿年等七人组成“办学工作组”,提出“推动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走向社会,实行多种形式办教育”的工作任务。

培才业余学校

  当时虽然已成立民进广东省委会,但省、市民进机构的工作尚处于交接过渡阶段,“成立办学机构”既是省委会也是市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民进广东省、广州市委员会宣教工作汇报(1983年2—9月)》记载,“5月20日办学工作组举行会议,决定由民进省(委)直接举办培才业余学校,推定王福耀、梁春生等负责备案工作。八月份由市工农教育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局批准备案,设升大文理科补习班6个,文艺班5个,九月开始招生。”在办学工作组和民进省市宣教工委的领导下,培才业余学校持续办学近一年的时间,直至1984年7月,该校增设高中文化班、陈琳《英语》、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和《跟我学》等外语补习班。培才业余学校借用37中课室进行教学活动。

时任民进广东省委委员、“办学工作组”负责人、广州市37中学校长王福耀

培才文化技术学校

  1984年7月20日,范兴登主委主持的民进广州市委第八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一致同意市教育学院支部、市二中支部自筹资金,联合筹办‘民进培才文化技术学校’的方案,对办校方案的某些条例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积极支持,使该校能尽快开办”(《民进广州市委第八届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记录》)。

  1984年8月2日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经广州市成人教育局备案并批准开办。随即,民进广州市委制定了《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章程》,成立了由民进广州市委会副主委陈迪明为主任,陈成志、翟鸿年、邵海强为副主任,谢万贯、郭云、劳镕泉、胡仲儒、陈智玲为委员的第一届校务委员会,时年已67岁的市教科所退休会员翟鸿年担任校长,邵海强、梁懿娴担任副校长。

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首任校长翟鸿年

  新“培才”承续了原“培才业余学校”的相关课程,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各类培训。学校行政管理人员27人,以退休民进会员为主;教师33人,以兼职为主,分别来自市教科所、教育学院、幼教职中、121中、29中等单位。1986年春季已合共招收153个教学班,培训学员6464人;截至1987年9月各类培训结业人数21778人;1987年6月19日经广州市教育局备案批准附设三年制职业高中,首届招收幼教专业学生310名;1988年全年开办489个教学班,培训人数达20972人。其中包括大专班、高中班、初中班、中专自学辅导班、成人高考辅导班、财务专业培训班、少年英语班、艺术和科技培训班。1988年“培才”职业高中部被市教育局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培才”学校获市教育局、成人教育局等六单位表彰,获办学先进单位。短短三年,“培才”办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1984—1994的十年间,“培才”始终没有自己的校址,教学场地是租用广州市政协外国语学校的课室,办公和招生在北京路134号民进机关办公旧址。

  在办学资金方面。“培才”创办之初由民进教育学院和二中两个支部部分会员集资2300元起家,1985年时已积累办学结余资金3万余元;1987年9月底办学结余资金已达6万余元;1987年底总资产109396元;1988年底总资产191268.39元,比上年度增长了74.8%。同时,根据《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章程》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校为民进广州教育学院支部、广州二中支部于1984年7月开始负责筹办,并由两支部会员自愿兴资办起来,为本校的创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今后,将视本校财政情况,适当支持有关基层支部活动经费及奖励对创办本校有贡献的会员”的规定,“还在办学资金中拿出相当部分支持一些基层支部的活动经费,活跃了基层支部的生活”(见1985年培才校务委员会《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办学一年来工作报告》)。此后每年,“培才”学校都从办学结余资金中支持广州民进基层组织建设。有限的档案资料显示,1988年“培才”支持广州民进会务活动22842元,而在1998年年内,“培才”学校支持广州民进26个总支(支部)会务经费高达76000元。1999年起“培才”按广州民进会员人数人均30元支持会务活动经费(民进广州市十四届委员会成立后止)。

“培才”的发展

  1988年“培才”学校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职业高中、少年智力开发等四个部门,同年成立了“培才”印刷美术工艺厂,开始申办中等专业学校。

  1990年6月民进中央葛志成副主席莅临广州出席“培才”职业高中部第一届毕业典礼,高度肯定了“培才”的办学成绩,赞扬民进广州市委会为两个文明建设所作的贡献。

  在职业高中部的基础上,1991年底“培才”增挂“广州市培才职业高级中学”的牌子。为加强对“培才”的组织领导,1990年8月民进广州市委会改组了“培才”校务委员会,范兴登主委任主任,邵海强、翟鸿年任副主任;1992年民进广州市委会决定在原来培才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民进广州市培才文化技术学校总支部委员会”,蔡文瑛任主任,张艳珠、谭斌任副主任。

  1993年“培才”成立了“民进职业培训学院”,开始探索举办高等教育,呈现了“职院”、“职中”和“技校”的办学结构雏形。专业方面包括电脑培训、公共关系培训、外贸英语、国际财务、装饰装潢、服装设计、幼儿教育、职高和少年智力开发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培才”开始多元化经营,尝试开办了印刷厂、德福贸易商行、番禺麒麟玉石商行、校办服装厂等,这些企业因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原因,之后若干年相继退出市场。

  1993年“培才”总资产2403983.7元,其中固定资产936354元,流动资金719196元,现金607749元,短期投资100000元。当年支持广州民进会务经费134478.66元。

  1993年底民进广州市委会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决定承办广州市第九十五中学。1994年4月13日经民进广州市十届八次常委扩大会议批准,民进广州市委会与广州市教育局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培才”与九十五中合并。八月,民进广州市委会发文,决定范兴登主委兼任市九十五中、培才职中校务委员会主任,李开治、邵海强为副主任。此时,“培才”办学终于结束了租用其它学校校舍的“流浪”经历,有了固定的办学场所。

1994年民进广州市委会承办95中暨95中校庆时在广州日报刊登的整版广告

  1996年7月9日民进广州市十届十七次常委会决定邵海强为“培才”(95中)校长,谭元彬、蔡元芬、陈玲、潘锡昌为副校长。1998年12月民进广州市委会任命“培才”(95中)第二届校务委员会,李瑞源主委担任主任,黄卓和副主委担任副主任,范兴登、李开治、谭文端、邵海强、谭元彬、李承奎、叶珊如、欧宝琼等为委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培才”与95中要进行脱离。2006年初,海珠区政府以《关于市培才职校搬迁到海珠职中校区独立办学的批复》(海府办函〔2006〕15号)批准“培才”迁出95中校址,租用广州市江燕路燕岗街20号继续办学。2004年拟从95中脱离的“培才”曾改名为“广州市培才职业技术学校”,迁校后再更名为现名“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2006年9月民进广州市市委会授权任命所属“侨光”学院法定代表人张穗健兼任“培才”的法定代表人,实质上把“培才”授权给“侨光”管理。2006年“培才”升大学比率为92.3%,2007年为92.1%;2011年“培才”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2013、2015年连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升大学比率和重本率连年有所提高。

  2015年10月后,民进广州市委会任命黄志坚任“培才”校长。2016年民进广州市委会成立了以徐兆东(主持日常工作副主委)为理事长的广州市培才高级中学理事会。在2018年高考中,“培才”本科上线率达88.89%,全校本专科上线率达100%,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作者系民进广州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

作者: 周济光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