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马叙伦与共产党人杨秀峰的交往与友谊

发布时间: 2022-12-12
来源: 会员投稿
【字体:
  杨秀峰(1897.2.27—1983.11.10),原名碧峰,字秀林。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全国解放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46年6月23日,上海54个团体10万群众举行盛大的“反内战”游行,马叙伦等代表前往南京请愿,在下关火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毒打,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案发当日,周恩来等连夜赶往医院看望马叙伦,毛泽东、朱德获悉后致电慰问。7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晋冀鲁豫边区主席杨秀峰写于6月29日的文章《遥慰马夷初(叙伦)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无耻之徒光天化日派特务打人并嫁祸于难民的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揭示其卑鄙、下流和狠毒的本质。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主席给马叙伦写信,于公,表示愤慨、敬重和慰问,也未为不可;于私,从文中称呼马叙伦为“多年来为民族民主斗争的老战友”,又说“简陈衷曲,以慰故人”,足见杨秀峰与马叙伦个人之间不仅有交往,而且有很深的友谊。

    那么,马叙伦与杨秀峰在人生轨迹上,有什么样的交集呢?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杨秀峰,本名杨秀林,1916-1921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其中1917年因家贫回乡任教一年)。在北平求学的几年,杨秀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参加过抵制日货、反对“二十一条”和声讨袁世凯等进步活动。特别是“五四运动”爆发时,杨秀峰被推选为北平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代表,负责示威游行的组织工作,并在集会上慷慨激昂,发表演说,被军警打掉两颗门牙。一些同学在运动中被捕后,他又到警察局交涉,“静坐周旋”,积极设法营救。

  马叙伦自1917年至1921年8月均在北大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大校长蔡元培因同情和营救学生,遭到军阀政客嫉恨,蔡离校出走。马叙伦担任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干事,于19日组织“总罢课”。6月3日,北京“学联”大举出动示威演讲,被军政府抓捕了900多名学生,北大第三院(法科)被军警围占,成为“临时监狱”。马叙伦等紧急行动展开救援,4日冲开军警阻拦,闯入第三院,对被围学生发表了即席演讲,获得一片掌声。作为北高师学生代表的杨秀峰,在本次运动中,与北大教授马叙伦是不是有交往,目前尚无确切的文献证实,但两人同为营救被捕学生,做出了一样的努力。

  杨秀峰1921年毕业后,在江西、河北等地任教。1929年前往法国留学,并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回国后,根据组织安排,他在天津河北法商学院任教,并在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校教授,频繁往返于北平和天津,在各校讲授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外交史、中国近代史、外国产业史等课程。重点是以课堂作为阵地,向青年学生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指出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目前查到的文献如:1934年《工业周刊》刊登有“十二月三日纪念周路秀三秘书主席特请法商学院杨秀林先生讲演”,1936年《法商周刊》刊登有“杨秀林教授讲述德日外交政策与中国”,1936年《益世报(天津版)》刊登有“东大纪念周 杨秀峰讲演目前国际形势与中日外交”,1937年《工业周刊》刊登有“三月八日周会,路秘书主席,请北平师范大学史地系教授杨秀林先生讲演中国近百年国耻史”等。1935年5月17、18两日在北平师范大学举行的学术演讲中,他系统评析古今中外各种历史学说的代表人物、流派和著作,告诫学生:“解释历史,欲求得见其规律性,唯心论是不能胜任的,它只能引我们走到玄虚的境地”,而属于唯物论史观的经济史观则“比较后起,比较进步,比较合于科学”,“是最客观而容易使我们找得历史科学法则的历史解释”。

  有确凿记载的马叙伦与杨秀峰有交集的文献,当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前后。在中共天津“特科”领导下,杨秀峰以大学教授和国民党员的双重身份,在北平、天津文化教育界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领导文化教育界的上层人士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回忆在平津所做的上层统战工作》一文中,杨秀峰回忆道:“‘一二九’运动时期,我们在平津主要是搞上层的抗日统战工作,特别是文化教育的上层工作。”

  1936年1月27日成立的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到会者三百余人,由白鹏飞报告救国会筹备经过,马叙伦报告组织该会的意义,随后讨论通过了会章及第一次宣言。宣言指出,“坚决地反对正在进行中的广田三原则下的亡国外交,以及一切断送华北的新阴谋”,“只有起来抵抗,是民族的生路,也是我们的责任,抵抗是敌人所最怕的我们为爱国心所驱使,决不因他们的诬蔑而改变!我们救国的行动决不因他们的压迫而挫折;我们宁为自由而死,不为奴隶而生”,呼吁“全国文化界火速起来,促进全国民众的抗敌救亡运动,不要偷安退缩准备作亡国奴才。华北的民众,全国的民众,起来!赶快起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救护我们的国家,收复我们的失地,争取我们的自由”!

  从现有的文献看,马叙伦和杨秀林都是发起人,马叙伦并被推选为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主席。在《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第一次宣言》中,马叙伦与杨秀林两个名字赫然在目。可见这时,杨秀峰与马叙伦已经有了密切的交往。也因此,杨秀峰在《遥慰马夷初(叙伦)先生》一文中称马叙伦为“老战友”,并且激励马叙伦:“夷初先生!今天与‘一二九’当年,我们在北平携手奋斗的时代大不相同了。亿万人对民族民主斗争的老战士的同情,不是流泪,不是徒然的呼吁与愤慨,而是具有真正足以遏止逆流,教凶徒们俯首服罪的伟大力量了!想到这一点,先生的伤会因衷心快慰而早愈了罢?”

  时代总是捉摸不定。“七七事变”发生后,杨秀峰投笔从戎,率领一批平津进步青年奔赴冀西,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并且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创办北方大学。而马叙伦,则在国统区继续坚持民主斗争。建国后,1949年10月19日,马叙伦被任命为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担任中共河北省省委书记、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12月,这对老朋友又有了交集,国务院成立高等教育部,马叙伦任部长,杨秀峰任副部长,两人终于为祖国建设这个目共同标走到了一起。到了1954年9月,因身体原因,马叙伦不再担任高教部部长职务,接任高教部部长一职的,就是老战友杨秀峰。

    (作者系民进金华市委会委员、金华九峰职校高级教师

作者: 邵发明
责任编辑: 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