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国报纸中的民进成立与早期斗争(一)

发布时间:2023-06-16
【字体:

  一、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抉择。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出版教育界和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联合起来,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一个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定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蒋介石一心想消灭共产党,维持他在中国的独裁统治,国民党“接收”大员“光复”上海的种种恶行,使上海人民越来越感到失望和愤怒。代表人民正义呼声的进步报纸杂志如《周报》《民主》《文萃》《新文化》《昌言》及《文汇报》等,冲破当局的封禁,先后创刊发行。上图为抗战胜利后上海出版的民主报纸:《联合日报》《联合晚报》(联合日报晚刊)《建国日报》《新民晚报》《时代日报》《文汇报》《上海人民》等;下图为抗战胜利后上海出版的民主刊物:《周报》《生活知识》《群众》《人人周刊》《时代学生》《展望》《文萃》《新文化》《民主》等。

  2.以马叙伦、王绍鏊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出版教育界和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联合起来,利用《周报》《民主》《文汇报》等阵地,联名发表文章,申明共同的政治主张。合作战显示了集体的力量。双方一致同意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为宗旨,取名为“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在《文汇报》星期座谈栏目中谈到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因时说:

  自胜利之后,我们几个朋友不期而然的常常凑在一起,言谈中不免涉及当前的政治问题,想找一个国家、民族的出路。不过这只是书生本色而已,谈过就算。……但是一天又一天的,空气愈来愈沉闷,心灵的压力愈来愈重。单是空谈仍决不能有补于实际,于是刚在几天前,我们谈起了组织一个“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促进民主政治为目标。

  《胜利中国的瞻顾》,《文汇报》星期座谈栏目,1946年1月6第四版,7日第三版。

  3.1946年1月20日,在重庆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第二版报道“马叙伦郑振铎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 发表对时局宣言提出八项主张”。

  二、积极投入爱国民主运动

  民进成立后,立即以积极战斗的姿态,投入到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反对卖国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去。

  1.民进围绕旧政协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文汇报》1946年1月13日第一版,马叙伦撰文揭露国民党以主人自居,定出调子使人就范的企图。

  2.1946年1月11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表《给政治协商会议建议书》。《文汇报》1946年1月20日第三版,《新华日报》1946年1月25日第二版。

  3.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界进步人士的努力下,旧政协会议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民在校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国民党当局指派特务捣毁会场,造成“校场口事件”。事件发生后,民进等人民团体在上海发表联合宣言,要求严惩凶犯。《文汇报》1946年2月18日第三版。

  4.1946年1月13日,上海各界一万多群众在玉佛寺公祭“一二·一”昆明惨案中遇难的于再烈士,民进以组织名义参加,常务理事马叙伦、王绍鏊、陈巳生及郑振铎、许广平、林汉达等到会。主祭团由享有崇高威望的宋庆龄、柳亚子、马叙伦、沙千里、郑振铎、许广平、金仲华等7位著名人士组成,马叙伦担任主祭。《文汇报》1946年1月14日第三版。

  5.民进发表宣言,反对当局伪装民主进行所谓上海参议会选举的行径。文汇报1946年4月7日第三版。

  6.1946年2月9日,民进通过报纸向中华职教社、救国会上海分会,民盟、民建的在沪组织等六个党派团体正式发出了在上海“发起民主同盟式的联合组织,以推动实现民主政治”的倡议。《文汇报》1946年2月9日第三版。

  7.民进的建议立即得到各团体组织的支持和拥护,一致公推由民进牵头负责这一联合机构的筹建工作。2月28日,上海各界23个团体的代表在上海中国科学社举行上海各民主团体代表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上海民主运动团体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并推举马叙伦、沙千里、王纪华、梅达君、徐伯昕、沈志远、陈震中、胡子婴、盛康年、方祖荫、葛志成、叶克平、罗叔章等13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马叙伦为召集人。《文汇报》1946年2月25日第三版。

  8.关于人团联成立大会的报道:《文汇报》1946年5月6日第三版,《新华日报》1946年5月13日第二版。

  9.人团联成立后,民进积极依托和凭借这个组织,与各人民团体互相协同,共同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5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发表《反对警管制宣言》,反对当局实行封建法西斯“警员警管区制”的企图。《文汇报》1946年5月26日第三版,《新华日报》1946年5月31日第二版。

  10.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林汉达、郑振铎等民进主要领导人分别发表文章或谈话,痛揭“警员警管区制”的反动实质。在民进、人团联和广大上海市民的强烈反对声中,“警员警管区制”未及完全出台便寿终正寝了。《新华日报》1946年5月14日第一版,马叙伦发表谈话。

  11.1946年5、6月间,全面内战的气氛愈来愈凝重。彻底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坚决制止和反对内战,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当务之急。民进领导人一面撰文揭露国民党的罪恶行径,一面通过人团联发动各界人民起来反对内战。6月5日,人团联发表《反内战宣言》。《新华日报》1946年6月9日第二版。

  12.1946年6月,内战危机日趋严重。1946年6月6日,马叙伦等164名上海文化界人士联合致书蒋介石、马歇尔和各党派,呼吁停止内战并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改变对华政策,停止向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文汇报》1946年6月8日第三版,《新华日报》1946年6月12日第三版。

  13.1946年6月11日,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团复函马叙伦等人,重申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一贯主张,并高度赞扬他们的爱国热忱。《新华日报》1946年6月18日第二版。

  (编者注:欢迎收藏有以上报纸及其他与民进有关的民国报纸的各界人士与我们联系。详情请见民进官网电子公告栏目《关于开展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通告》。)

作者:吴宏英
责任编辑:吴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