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民国报纸中的民进成立与早期斗争(四)

发布时间:2023-06-20
【字体:

  五、白色恐怖时期转入地下 坚持斗争

  1947年5月起,面对国民党法西斯独裁的日益加剧,民进不畏强暴,义无反顾地投身爱国主义运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1947年7月起,民进决定暂时隐蔽,转入地下活动。1947年底,部分领导人转移香港,在沪港两地继续战斗。

  1.1947年5月,国民党加剧对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迫害。民进为此发表致国民党行政院长张群的公开书,揭露国民党罗织罪名、企图镇压人民民主运动的阴谋。《文汇报》1947年5月12日第二版。

  2.1947年5月4日,上海学生纪念五四运动28周年,举行反内战、反饥饿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各校的学生立即罢课,掀开了全国学生运动的序幕。马叙伦、许广平在《文汇报》分别发表《中国现代青年之路》和《新五四运动》的文章(1947年5月4日第五版、第八版),高度赞扬学生们的革命行动。

  3.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上海工人、教师、职员等各阶层群众也参加到反内战、反饥饿运动的行列中去。5月18日,国民党当局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采取高压手段进行镇压。5月20日,民进发表《对和平运动的意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民主的普遍要求,谴责蒋介石挑起内战和镇压群众的罪行。《文汇报》1947年5月21日第三版。

  4.就在民进发表《对和平运动的意见》的当天,国统区内又发生了国民党武装军警残酷镇压学生的“五二○”血案。第二天,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又与在沪的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等17人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支持学生运动事宜,接着,周建人、李平心等在《文汇报》发表《关于忍受的限度》《学潮平议》等文章(1947年5月21日第八版),高度评价当前的学生运动,谴责国民党当局残酷镇压学生运动的野蛮行径。

  5.中共中央及时指示地下党“要保护我党及民主进步力量”。1947年底,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马叙伦、王绍鏊、徐伯昕等秘密转移到香港。许广平、周建人、柯灵、郑振铎等留在上海坚持斗争。1948年1月,马叙伦抵达香港后,就接连发表两篇重要文章《做中国人该勇敢地迎接大革命》《从“正名”说到民主国家的叛逆》。《华商报》1948年2月1日、2日第一版连载《从“正名”说到民主国家的叛逆》。

  6.1948年2月3日,民进和民革、民盟、农工、致公等党派一起,在香港联合发表《不承认卖国条约》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此种加深中国人民痛苦之对华借款,同时绝不承认南京独裁政府所签订的任何损害中国主权之卖国条约”。《华商报》1948年2月3日第一版。

  7.1948年2月24日,马叙伦发表了《中国人民不会再受骗的》一文,深刻揭露美国侵华政策,正告美国政府不要再用这种手段来欺骗已经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华商报》1948年2月24日第一版。

  8.1948年3月3日,沈钧儒、谭平山、马叙伦、郭沫若、邓初民、侯外庐、邵荃麟等,以《“和谈”阴谋与“自由主义”》为题,在《华商报》举行座谈会,马叙伦在会上作了题为《争取中层工商界,共同打击这个阴谋》的发言。《华商报》1948年3月3日第二版。

  9.《华商报》开设《“社会经济研究会”的批判》专栏,揭露“新的第三方面”的反动实质。马叙伦在专栏中先后发表了《平沪的教授们不要上当!》《这救得了南京独裁政权的命?》,分别见于《华商报》1948年3月15日、16日第一版。 

  10.1948年4月,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方大专院校的广大教师学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饥饿、反迫害、求生存的斗争,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4月20日,马叙伦在《华商报》第一版发表《我们该大踏步前进》,愤怒斥责国民党新的罪行,大声疾呼全国人民勇敢地站起来,与独裁政权作最后的斗争。

  11.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23日,马叙伦致电毛泽东表示祝贺。《华商报》1948年4月24日第一版。 

  12.1948年4月26日,民进在香港发表《为伪国大大选的宣言》,对国民党操纵的选举结果表示一概否认,并庄严宣告要消灭南京独裁政权,把美帝国主义逐出中国。《华商报》1948年5月3日第一版。

  13.1948年3月,与民进有密切联系的小教联,在理事长葛志成带领下,掀起了一场全市规模的“上海市各界抢救教育危机”的斗争。6月28日,小教联组织了“千名教师冒雨静坐街头”,反饥饿、反迫害。《大公报》1948年6月29日。

  (编者注:欢迎收藏有以上报纸及其他与民进有关的民国报纸的各界人士与我们联系。详情请见民进官网电子公告栏目《关于开展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通告》。)

作者:吴宏英
责任编辑:吴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