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祖璋:影响深远的著名科普作家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与生物学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留下的科普作品达数百万字。曾任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民进福建省委会首任主委。
1901年9月24日,贾祖璋出生于海宁黄湾镇,黄湾贾氏是有名的大户。15岁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秋季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到恩师夏丏尊、李叔同、陈望道等人的教诲,并在16岁时就择定生物学为终生研究的学问。
科普园地拓荒者
1924年夏天,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上海商务印书馆录取,半年后,被分配到印刷所博物玩具部任标本模型检定员,这个工作的职责是在各种动植物标本和人体生理模型上贴上名称。这项工作让他从认识各种生物名称、形态、习性开始,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从而跨进了灿烂多姿的生物学殿堂。
贾祖璋结合工作自学日、英、德文,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和收集中国古代的鸟类文献,开始写作有关鸟类的文章。
1927年,贾祖璋发表第一篇有关鸟的文章《中国产鸟类报告》,之后又写了《杜鹃》《鸳鸯》《燕》《雁》等科普小品。1927年初,贾祖璋从东方图书馆借到两本介绍鸟类的英文少年读物,发现书中所写到的鸟类均乃外国习见的鸟,很少有中国儿童熟悉的鸟类。他决定自己来重新翻译、改写这两部有关鸟类的少儿书。书籍在1928年出版,受到了国内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他也成为我国近现代“科学小品”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1929年11月,贾祖璋被调到编译所博物生理部当编辑。他与其他三位同仁合作,编写高小《基本自然课本》。除编辑课本以外,他还从事科普写作,先后出版了《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鸟类概论》等书,达到了写作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贾祖璋的著作《鸟与文学》
应聘“开明”创辉煌
1932年,贾祖璋到开明书店担任生物、博物方面的图书编辑。此时的贾祖璋,精力充沛,除了编写动植物课本外,还担负起生物类科普图书及《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他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自1932年至1937年,先后出版了《生物素描》《果树》《达尔文》《笼鸟饲养法》及与其弟贾祖珊合著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图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植物分类工具书,收录了两千四百多种植物,长达一百多万字。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这一时期,他写的科学小品和杂文,以生物学理论作隐喻,联系现实的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深入浅出地指明国家民族斗争和生存的哲理,激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多难兴邦》一文,分析生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认为生物生存的法则是:适者生存、繁衍,反之被动、消极、退却,也就不能进步。用以阐明人类自身若不能战胜侵入的异民族,自己将退处在臣仆的地位,在精神上变得信从命运,贪图苟安,永无翻身之日。《碧血丹心》一文,以人体血液循环和心脏搏动的生理常识作为比喻,赋予唤起国人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内涵,烘托出爱国主义主题。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文,走向了一个时代的高度。
创建组织为民进
1952年,贾祖璋由周建人、冯宾符等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
晚年工作中的贾祖璋
1981年9月22日,贾祖璋受民进中央委托,着手在福建发展民进会员并筹建地方组织。年近八旬的贾祖璋不顾年迈体衰,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一任务。他随即向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通报此事,并得到支持和帮助。他通过政协组织,在教育、文化、出版界广交朋友,召开座谈会,宣传会章与入会宗旨,发展了第一批会员。1982年5月20日,贾祖璋在自己简朴的家中,召集在福州的民进会员开会,宣布经民进中央批准,成立民进中央直属福建支部,他被推选为支部主任。
1987年秋,贾祖璋(左)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在一起。
1985年,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正式成立,贾祖璋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自此,民进福建省委会在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参政党职能,群策群力,与时俱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福建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祖国统一大业,努力地工作着。
贾祖璋的一生,爱国爱党,追求进步,治学严谨,工作勤奋,态度谦和,乐于奖掖后进,扶植中青年。他在晚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尽心尽力,为科普创作和民进组织发展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