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冰心在重庆拾零

发布时间:2013-03-15
【字体:

  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是享誉中国甚至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师。在她99年的生涯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致力推行爱的理念。她曾任中国作协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冰心于1940年移居重庆沙坪坝,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从事文化救亡活动,并在这里创作了《关于女人》、《再寄小读者》等等有影响的散文篇章。上世纪90年代,已是90高龄的冰心老人仍关心重庆沙坪坝区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工作,并与之有书信往来。本文仅就冰心在重庆的几件小事叙述如下:

  一、秉性正直刚倔,严辞拒绝加入国民党

  1940年,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的冰心应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同学宋美龄之邀,由昆明来到重庆,参与到刚成立的抗日的妇女工作机构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并任该机构文化事业组组长。但妇女指导委员会构成成员很复杂,其中有爱国民主人士,有未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有进步青年,也有国民党员,三青团员,还有政治上中立的人士。如有和蔼可亲的行事风格的邓颖超也在这个组织机构里。虽然因出众的美貌和不凡的气质令冰心对宋美龄不乏赞赏之词,但由于各种力量关系微妙,斗争复杂,随着时的推移,妇女指导委员会的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冰心感到推进工作十分困难,以至她对宋美龄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甚至产生了抵触隋绪。

  一次,冰心参加了宋美龄主持召开的有关妇女问题的会议,在谈到女作家时,宋美龄环顾左右问:“为什么我们国民党没有一位像样的女作家?”左右面面相觑,此时冰心反唇相讥道:“国民党又有几位像样的男作家呢?”这让宋美龄赧然颔首,尴尬之极。这段精彩的对话很快在重庆文艺界流传开去,成了—则揶揄国民党的趣闻,这段精彩的对话,也让冰心认真率直的秉声名远播。

  冰心在重庆文艺界的声誉,让一大批友人经常或乘车,或坐轿,或走路络绎不绝到歌乐山上冰心居住处造访,如梁实秋、顾一樵、龚业雅、老舍、赵清阁、巴金、郭沫若、冯乃超、浦薛凤、臧克家等。

  冰心的声誉,也引起国民党的重视。一天,陈布雷专门前去会见冰心,邀请她参加国民党。由于冰心已对国民党失望,就婉言拒绝了。她郑重坚定而不失幽默地对陈布雷说:“谢谢你的好意,我要在国民党受压时加入还有点儿骨头,现在你们当权了,我对国民党也没有什么汗马功劳,那就不入了吧!”陈布雷只得悻悻离去。

  在妇女指导委员会里工作一段时间后,特别是联想到委员会里种种复杂内情,冰心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再也不愿意为国民党装点门面了。虽然宋美龄一再挽留,但冰心离意已决,不久便称病辞去了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工作。

  二、关心教育教学,抗战时期两访南开中学老师

  天津南开大学、重庆南开中学都是张伯苓创办的。冰心的父亲谢葆璋和张伯苓早年在天津水师学堂同学,交谊深厚。因此,冰心在沙坪坝歌乐山林家庙5号居住期间,在张伯苓的支持下,她的儿子吴平1943年至1945在重庆南开中学就读。

  杨明志老师,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南开中学任教语文课。上世纪下叶他曾任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杨明志老师上世纪90年代撰文回忆:自己在南开中学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吴宗生即吴平),在1943年的某一天告诉自己,他母亲要来拜访。果然,几天后吴宗生引领他母亲来了。

  那一天,杨老师感觉吴宗生的母亲:朴实无华,颇有学者风度。这位女士在交谈中并不只谈她儿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却对教育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探讨,她的看法很有深度,对当时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有许多很精辟的见解,杨老师很受启发来访者离去之后,杨老师才知道,这位温文尔雅的女士竟是大文学家谢冰心。

  几个月以后,冰心又一次前去拜访了杨老师。这次,杨老师以后学的态度,非常恭敬地接待了这位文学家,并向她请教了语文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当时,冰心的早期作品《寄小读者》中的《笑》等文章已被中小学的课本选用。杨老师曾经在长沙、桂林的课堂上多次讲过《笑》这篇文章,杨老师回忆,当时他向冰心讨教了对《笑》一文的教学方法。冰心很认真地与杨老师就语文课的教学进行了讨论。杨老师记得,冰心认为,学生要把语文学好,必须引导他们观察社会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特别赞赏当时南开中学学生办壁报、演话剧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杨老师说:这一见解使我深受教益。杨老师说,时隔40多年,仍没有忘记—个世界知名的大作家两访问他这样的年青中学教师,并感到莫大的荣幸。

  三、重视历史文化,九十高龄支持沙坪坝区政协、民主党派的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沙坪坝区政协、民主党派一批同志以极大的热情共同挖掘整理沙坪坝的近代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撰稿沙坪坝区地方志,相继形成《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怀沙坪 ·忆当年》等一批史料书。在征稿过程中,向曾在沙坪坝工作过的许多名人去函敬请赐稿,其中也包括冰心先生。

   1990年1月17日冰心回复沙坪坝区政协文史委(并撰寄文史稿《我记忆中的沙坪坝》)写道:

  资料委员会同志:表示敬意,我身体不太好,杂事又多,勉强写了一点关才沙坪坝的回忆,兹寄上,如可用就塞责吧匆祝好!冰心  一九九O·· 十七

  1990年7月31日,沙坪坝区政协文史委许宗文在中央民族学院高知楼寓所面谒九十高龄的冰心,并向她致敬、赠书。冰心欣然当即亲笔为沙磁文化区创建五十五周年题词:“敬贺沙磁文化区创建55周年”,并分别向民进沙坪坝区工委同志们、沙坪坝区政府地方志同志等签署致候。部分签署原文如下:

  向民进沙坪坝区工委同志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冰心 一九九O··卅一

  问候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地方志同志 

  冰心  一九九O· ·计一

  1991年6月,《怀沙坪·忆当年》续集成书出版。书中刊出了冰心撰赐给沙坪坝区政协文史委的稿件《我记忆中的沙坪坝》。

  1991年7月23日,参与沙坪坝区地方志编撰工作的民进沙坪坝区工委会副主任李敬昆,受沙坪坝区政协文史委的委托专程去北京给民进中央、冰心先生、国家体委荣高棠等送去《怀沙坪 ·忆当年》续集。当时冰心正在午休,李敬昆留下书就离开了。不久,李敬昆竟收到冰心的亲笔回信。这令他感动不已,特就此事成文一篇发表。李敬昆2002年去世前,曾将此信作为遗产传给了他的儿子。此冰心亲笔信中说,“敬昆先生:《怀沙坪 ·忆当年》一书已拜领,十分感谢。翻阅之下,往事潮涌。” “问候重庆同志。匆上祝夏安  冰心拜上 一九九一··二十九

作者:李渝沙 刘英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