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西北
在民进甘肃省委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甘肃省最早的民进会员之一沈韦如老人。沈老1922年9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市,2007年5月病逝于酒泉。她的一生虽历经坎坷,却信念坚定,无私无畏,将终生献给了民进事业。
沈老于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本女子中学,在学校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深深感受到要富国富民必须发展教育事业,于1944年主动报考到上海市自忠路小学任教。上海解放初期她被评定为小教二级教师,是学校的骨干。1955年由该校校长王炎(民盟盟员)介绍参加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当时民盟和民进会员过组织生活是联合在一起的,民进中央主席马叙伦兼任民盟中央副主席)。该校有5名民进会员,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特别是沈老更是教学带头人,受到师生的爱戴。她在师生中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民进的各种活动,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1956年又被评选为上海市芦湾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
沈老的丈夫李传祁在上海中国石油公司工作,任高级经济管理师。由于是旧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1958年被发配到甘肃省安西县,由县上安排到县农中教书(属冤、假、错案,文革后被平反)。因此,沈老也就跟随丈夫调来安西县,被分配到渊泉小学任教。当时甘肃省还没有民进组织,管辖安西县的酒泉专区也还没有民进会员。她的组织关系由上海市转入民进中央,由北京市民进暂时代管,她的民进会员的身份通知了甘肃省委统战部。
她由经济发达,生活繁华,自然环境优美的上海市来到当时还封闭落后的安西县,地域、生活习惯和气候环境的差异,特别是生活习俗和饮食的不习惯使她很难接受。但这些都没有难住政治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沈老,她用极大的毅力克服气候和生活上的不习惯,积极投身教学工作,紧紧靠拢县文教局和学校的党组织,做出了显著成绩。她从上海带来的小学低年级先进的识字教学法,带动了安西县整体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1959年被安西县委、县政府评选为“文教战线优秀工作者”。在此同时她还努力学习民进中央寄来的学习材料,发挥民进会员的积极作用,在寒假全县教师集训学习时,编写教材,努力辅导老师们“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工作,受到老师们的赞誉。她也刻骨铭心的记着,在生活困难时,当时的中共安西县委和县委统战部及县政府有关部门,对她生活上的关怀和照顾,处处体现了党的统战政策。特别是物质匮乏、粮食供应不足的极端困难时期,县委统战部领导经常到学校和家里看望沈老,使沈老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同志的关心和照顾。
在1960年12月,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通知沈老,赴兰州参加了由各民主党派代表和党外知识分子参加的“神仙会”。她记得当时甘肃全省有民进会员11—13人,我省民进的创建人应中逸当时也参加了会议。在会议期间省委领导看望和慰问了参加会议的各民主党派成员。省长邓宝珊还亲临会场讲话,鼓励党外人士和共产党风雨同舟克服暂时困难,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对参会人员的生活关照无微不至,使沈老深受感动,也使她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一定会发展壮大。
60年代的安西县,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许多贫困学生吃不饱饭,寒冷的冬天,衣服破破烂烂,沈老看到这种情况,她就省吃俭用,拿出一部分工资,给特别困难的学生买饭吃,垫付书本费购买学习用品。她还亲手给学生缝补衣服和鞋袜,不忍心学生挨冷受冻。当时许多学生不能到校学习,她经常徒步跑到学生家中动员家长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她的所作所为感动了许多家长和学生,使他们至今都不能忘怀沈老师的恩德。
在文革期间,沈老作为一个在西部边远县区工作的民主党派人士,也受到了群众运动的冲击,1970年初,她和丈夫被迁送到距离县城十六里路的荒凉的石岗墩农场劳动。但她矢志不渝,坚信党的政策,坚信群众终会了解真像。在农场劳动时,她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表现出一个民进成员的宽广胸怀,对中国共产党和民进组织充满无限的热爱,对一块劳动的人民群众给予无限的关怀。半年后,在中共安西县委统战部和有关部门的干预下,平反回校,继续教学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安西县恢复了政协组织,沈老被连续选为三届政协常委,她虽然已过了花甲之年,但始终不忘自己的政治使命和责任,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安西县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安西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言献策,为安西县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1989年8月,民进甘肃省委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特邀请我省最早的民进会员沈韦如出席代表大会。沈老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赴兰州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民进中央副主席葛志成、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应中逸等民进领导特意看望沈老,并和她合影留念。沈老的组织关系也相应转到民进酒泉市委会。1990年沈老跟随儿子全家搬迁到酒泉市,学习、生活、自然环境都比安西县好了许多。沈老老当益壮,努力学习邓小平特色理论和民进会史、会章,积极参加会务活动,关心我会的发展。当市委会组织会员开展捐助黄泥堡裕固族民族乡失学儿童完成学业的活动时,她主动捐款壹佰多元,使许多新会员受到了深刻教育。她还和丈夫李传祁共同做工作,将苏州市牙科医生潘兴生、李德贞夫妇要求资助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一万元存款,引入酒泉中学,资助了9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结余的一千元捐赠给酒中图书馆购买图书,受到酒泉中学的表彰。
沈老始终保持着达观济世、自信自强和乐观向上的心境,几十年辛勤耕耘教育园地,为酒泉地区和安西县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她从不自满,“俯首为牛”甘愿奉献一生。在受到极左政治风浪冲击之时,她始终胸怀宽广、遇事豁达、光明正大,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热爱祖国,表现了民进会员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高风亮节。
民进省委会历任领导都非常关心沈老,凡是来酒泉,都去看望她老人家。民进甘肃省第三、四次代表大会也把沈老列为特邀代表,使她永怀感激、终身难忘。
沈老生前每次见到我们去看望她,都热情相待,总是关心我会事业的发展。她是我们民进会员的楷模,是我们酒泉民进的光荣。我们一定要学习她艰苦奋斗、立会为公高风亮节,把她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作者系民进酒泉市委会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