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易
当人们在以种种活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一位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老电影人却悄然离去了。2005年3月19日中午11时许,民进会员、长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世荣先生病逝,享年78岁。
李世荣1927年3月4日出生于长春一户普通的市民家庭。1944年,他毕业于伪满中央国民高等学校。1948年,进入军医大学学习。在他用工工整整的字体抄写的《个人艺术总结》中这样写道:“我是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从小酷爱艺术。虽然被人们公认为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在黑暗的旧社会终不能得到发挥。”
1949年,李世荣弃医从文,被选调到刚刚成立不久的长影乐团,开始了他崭新的艺术人生。前苏联声乐专家玛利亚对李世荣进行了严格的意大利科学声乐训练。同时,李世荣还虚心向民间艺人李青山请教。不断地探索、升华,李世荣的演唱领域得到拓展,终于形成了融科学化、民族化于一体的演唱风格。
1962年,李世荣演唱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使他的演唱事业达到了巅峰。此前,他演唱的电影《五朵金花》插曲《蝴蝶泉边》、《草原晨曲》主题歌《草原晨曲》等歌曲已经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李世荣的演唱情真意切,极富感染力。无论是高亢奔放的《草原晨曲》,还是优美抒情的《蝴蝶泉边》,无论是情深意重的《怀念战友》,还是情意绵绵的《缅桂花开十里香》,都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由李世荣担任男主角的歌剧《青林密信》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称赞。当李世荣为周总理演唱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时,周总理称赞他“唱得很有气魄”。周总理访问欧洲、非洲的时候,李世荣应邀随国家艺术代表团参加了访问演出。李世荣用歌声展现了中国人民创造新生活的激情,传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的真挚情谊,受到了海内外友人的交口称赞。
从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的主题歌领唱开始,到1986年底退休,李世荣为200多部电影配录了400余首歌曲。由长影摄制在国际上获奖的9部影片中,其中就有7部有李世荣的歌声。据李世荣的女儿李晓莉回忆,每当有录音任务的时候,头一天晚上李世荣就一定会在琴房里彻夜揣摩歌曲。正是因为如此的敬业执著,李世荣才会在演唱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除了在银幕后深情地歌唱,李世荣还积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我为祖国献石油》就是李世荣慰问大庆石油工人的时候首唱的,并成为了他的保留曲目。
繁忙的工作任务、不规律的作息,严重损害了李世荣的身体。可是他毫不在意,一切都以工作为重。1969年,因突发胃穿孔,李世荣不得不作手术切出了五分之三的胃。就在手术后还不到20天的时候,李世荣全家被下放到白城市镇赉县。在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李世荣依旧坚持早起练声。在劳动休息的时候,李世荣站在田边地垄上为身边的乡亲们唱歌。
“文革”过后,李世荣将精力放到了音乐教学上,专心于为祖国培育热爱歌唱艺术的新人,他的艺术生命再度焕发青春。李世荣的学生,电影《创业》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京》的演唱者、长影著名歌唱家边桂荣说:“李老师对待事业有热情,从不争什么。对工作、教学认认真真。一个小时的课,他总是争取给你延长到一下午,让你多学点东西。”李世荣的夫人霍凤珍谈起李世荣对教学的热情时说:“他可喜欢教学生了,不管是自己的徒弟,还是别人介绍来的,他都一样认真对待,一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课上得晚了,他还执意留人家在家里吃饭。”许多音乐人都敬佩这位无私奉献的老人,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曾经拜访过李世荣。彭丽媛更是李世荣的忘年交,只要到吉林来演出,彭丽媛就一定会到李世荣家中探望。
边桂荣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的:“他在声乐领域是卓有成就的一代名人,他也是在电影歌唱事业上老一辈人中贡献最大的一位.”鉴于李世荣的突出成就,1992年他被文化部聘为专业民族声乐大赛评委;荣获吉林省世纪金奖、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长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在李世荣的儿子李晓光眼里的父亲淡泊名利,在工作中从不计较得失,只是真心热衷于自己的音乐事业。李世荣晚年的生活恬淡简朴,除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应《艺术人生》邀请录制节目,更多的时间里李世荣义务为一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作指导。李世荣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把自己的作品收集齐,出个专辑。可惜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始终未能如愿。
身为民进会员,李世荣一直热心民进的工作。当他在北京暂时居住的时候,每当得知有吉林民进会员赴京出差,李世荣都会前来探望。民进组织也一直关心像李世荣这样热心会务工作,为民进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会员。当得知李世荣因病住院的消息后,民进吉林省委会肖世荣副主委和杜爱群秘书长立即前往吉林省人民医院探望。当躺在病榻上的李世荣见到肖主委和杜秘书长的时候,十分激动,执意要将吸氧罩取下,好同肖主委、杜秘书长交谈。几天后,民进会员、吉林省歌舞剧团著名歌唱家、《老司机》的演唱者崔钦看望李世荣的时候,李世荣还高兴地向崔钦提起民进领导的关怀。细微小事,点滴之情,却表达了一名民进老会员对民进组织的无限深情。
2005年3月22日,在李世荣的《怀念战友》悠扬悲壮的歌声中,在长春息园颐安苑告别厅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最后送别李世荣。高悬的挽联“一代歌坛擎巨匠,美声悠扬传四方,‘怀念战友’成绝唱,余音世代永绕梁。 待人接物心真诚,淡泊名利超然行,真心爱国求真理,殚精竭虑育后人。”精炼准确地评价了李世荣的一生。
人生如歌.虽然曲终人散,但是李世荣将经久不衰的歌声留给了世界,他在艺术事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更是对后人的殷切鞭策。那首著名的《怀念战友》也将永远地在人们的心中传唱:“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