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坐三轮车上下班的省部级干部

发布时间:2016-07-25
来源:《世纪》
【字体:

编者按:陈巳生(1893—1953),浙江海宁人。曾参与发起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第三届中央理事会理事。

1951年至1954年,我在华东人民监查委员会工作。本文所写为我亲见。

陈已生是著名的工商界爱国人士,建国初,曾任华东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华东监委是省部级单位,所以,他这个副主任就是相当于副省长或副部长一级的干部。按照他的级别是应该给他配备小轿车的。

那时,大区一级各机关用车,不像现在可以自行购买,而是由有关部门统一调拨。拨给监委使用的是两辆半旧的小车,一辆道奇,一辆福特。机关将那辆道奇配给陈已生,作为他的专车。另外还配了一名警卫员,负责他的安全。那辆福特放在机关里作为公用,但也只有秘书长和各处处长(厅司级)外出公干时才能乘坐。其他干部外出联系工作一律乘坐公交车。

1951年下半年,“增产节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对机关来讲,“增产节约”,主要就是结余经费开支,特别是要精简小轿车数量,控制汽油用量。领导华东增产节约运动的机构是华东节约检查委员会。节检委给监委的节约指标是:上交一辆小车,并规定另一辆小车的汽油用量。华东监委一共才两辆小车,上交那一辆才好呢?这时,陈已生主动将他乘坐的道奇上交了。没有代步的专车,他就带警卫员改乘公交车上下班。

上海公交车之挤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上下班时间,能挤上车就非常不容易。即使挤上车,车厢里也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得不能再挤了。那时,陈已生已过花甲之年,而且身高体胖,天天这样挤着公交车上下班也真为难他。

挤了一个时期公交车,陈已生倒没什么,可是警卫员不干了,向机关领导提出意见,认为这样上下班无法做好保卫工作。因为警卫员职责是:贴身保卫首长的安全。首长到东要跟到东,首长到西要跟到西。可是现在公交车上那么挤,往往人一拥就把他们挤成两处。不要说是“贴身”,就连“近身”都不行。公交车上不仅人多,而且又杂,万一出点什么事,警卫员可负不起责任。另外,配给这位警卫员的武器是一把左轮手枪。这种手枪压满子弹后,虽然可以关住保险,但若稍有碰撞,保险就会被碰开,很容易走火。警卫员腰里别着这么一把枪,跟着陈已生在车厢里挤,若不慎碰开保险,走火打伤人,事情就大了。

机关领导考虑,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机关里一共只剩下一辆公用小车,怎么办呢?那时上海还盛行三轮车。机关领导出主意给陈已生配备一辆三轮车。此后,陈已生就和警卫员一起坐三轮车上下班,警卫员这下总算能做到贴身保卫了。

作者:庞忠信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