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叶老论《说园》

发布时间:2016-09-18
【字体:

收到老前辈们的来信,心中总是非常喜悦。因为这不只是个人的喜悦,也是祖国的、时代的喜悦。二月初,收到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封长信,信中有一段说:

从周兄《说园》五篇于昨日阅毕,未令他人诵读。鄙意所欲言者,五篇俱言之,鄙意见不到者,五篇中透澈言之。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从周兄撰此五篇,固欲针砭今时之造园、修园者,而主持文物与园林工作之人,恐多数未足以语此。至于一般游客,恐亦趁热闹者居多,到此一游,即感满足,气象境界,诗情画意,俱属非所措意。

从周书第九十四页有云: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旨哉斯言。故鄙意以为今时首要之举,在促进主管文物与园林之人之文化修养。宜撰浅显明畅之号召书刊于报章,或作简明扼要之意见书寄与党中央或国务院。方今两个文明一起抓,保护文物已定有法律,各地正在规划新猷,甚盼从周兄勿失此重要时机。——书此浅见,甚盼台从晤从周兄时言及之。

叶老写信的这几天,从周正离沪外出,所以信中让我转告他。此信开头时说“简复”,而结尾时则写道:“本拟简写,乃得三纸,历时约九十分钟,略感累矣。”叶老八九高龄,精神甚好,而视力极差,读此长信,使人极为感动。信中所说《说园》,略述如下: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写过五篇专们讲我国园林艺术的文章,题目均叫《说园》,最初发表在同济大学的学报。因为写的时间不同,所以收在集子中时,也未能集中。其中《说园》、《续说园》二文,收在《园林谈丛》一书中,而《说园》之三、四、五三篇,则收在最近花城出版社所出的《书带集》中。这五篇文章,可以说是作者近年来园林艺术理论的一个综合性的总结,所提出的造园艺术的动观和静观的理论,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由最早的帝王苑囿到皇亲贵戚的私家花园,由宗教寺庙的泉石斋堂到山林处士的茅庵小圃,见于前人文献记载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尽管园林艺术的建造历史这样悠久,而讲求园林建筑,从理论上讲园林艺术的书却非常少。远的不说,即以近几个世纪来说,人说苏州狮子林是倪云林堆的,倪云林是著名的画家,其诗文有《清閟阁集》传世,却无园林专著。清初张南垣父子是有名的园林堆石艺术专家,北京中南海瀛台等处的山石等景,都是他们建造的,但无理论著作传世。更可惜的是袁子才,修了几十年随园,著作等身,连烹饪都留下一部有名的《随园食单》,而却未论及园林。以他的才学和条件,写一部系统的《随园说园》,那一定比他的《随园诗话》更有价值。历史上唯一的一部专讲园林艺术理论的书是明代计成的《园冶》,但它是用骈文写的,而且有点八股气,说理论势时有做作处。从周的五篇《说园》,作为园林专著,同《园冶》类似,但却是以随笔散文的形式写的,读起来就感到更自然些了。而且是以现代人的眼光论园林艺术,把哲学、文学、美学和园林艺术结合在一起来谈,所以叶老信中说:“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这是很有意义。

他把散见于两部集子的五篇《说园》集中起来,找人用毛笔抄了,由同济大学影印,书名就叫《说园》,由俞振飞先生题签。因为字较大,便于视力差的老年人阅读。所以叶老信中说“未令他人诵读”。我感到信中所述,和从周教授的《说园》一书的介绍,都不是个人的私事,都是和建设两个文明有关系的事,和学术有关系的事,因而写此小文予以介绍。


附叶老原信:

云乡先生惠鉴:

本月廿四日手书敬诵。因视力之差,写字不易,请恕我只能简复。

从周兄《说园》五篇于昨日阅毕,未令他人诵读。鄙意所欲言者,五篇俱言之,鄙意见不到者,五篇中透彻言之。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从周兄撰此五篇固欲针砭今时之造园修园者,而主持文物与园林工作之人恐多数未足以语此。至于一般游客,恐亦趁热闹者居多,到此一游,即感满足,气象境界,诗情画意,俱属非所措意。从周书第九十四页有云:“钟情山水,知己泉石,其审美与感受之深浅,实与文化修养有关。”旨哉斯言,故鄙意以为今时首要之举,在促进主管文物与园林之人之文化修养。宜撰浅显明畅之号召书刊于报章,或作简明扼要之意见书寄与党中央或国务院。方今两个文明一起抓,保护文物已定有法律,各地正在规划新猷,甚盼从周兄勿失此重要时机——书此浅见,甚盼台从晤从周兄时言及之。

《说园》中载西野先生致从周书,诵之至钦雅怀。

台从极关心曲园修复事,令请略言之。大概有不少人不知道俞曲园为何人,故造成了几间厅堂,要问派什么用场。去秋我向苏州市委表示意见。主要意思为“曲园不能无园,如何恢复,可请从周教授斟酌之”。人大开会时,我与许家屯、韩培信在同一分组,我发言有意提及修复曲园。前曾闻平伯翁言从周兄欲为此事致书许、韩二人,我初以为与韩不相识,不拟附骥。及与韩见面,方知渠在苏州工作时即曾晤谈数次。故从周兄如拟写信,除曲园须有园一点外,尚须言曲园先生何以值得纪念,修复非为别用,惟为纪念曲园先生。我思路滞钝,不能起稿,从周兄如作书,则愿同签名。三月一日开会,从周兄将往参加。此会上必当谈及修复古迹及园林,正是从周兄宣传其思想之好机会也。

本拟简写,乃得三纸,历时约九十分钟,略感累矣。

即请

撰安

一月卅一日上午

作者:邓云乡
责任编辑:qich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