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高世名 既没传无穷
叶圣陶先生是五四以来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早在1921年1月1日,他就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叶老在文学中涉及的面很广,早年喜读外国小说,写过一些新诗,为早期新诗集《雪朝》中的作者之一;后来才致力于小说和散文的创作,有短篇小说《隔膜》《火灾》《线下》《城中》等,散文集《未厌居习作》《脚步集》等。其中,短篇小说《隔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等已成了他的代表作。他的散文《苏州园林》则被收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中。
叶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当过教员,著名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等都是他的学生。他在编《小说月报》《中学生》等杂志时,还曾的提携过许多当时尚未知名的青年和学生。例如何为的第一篇文学作品《路》,便是通过叶老之手而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的。提起此事,何为至今仍感慨不已。戴望舒的《雨巷》一诗最初也是得到叶老的审阅和赏识才得以发表,从此戴望舒声誉鹊起,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成为诗坛上的著名诗人。即使在建国以后,他仍不断提携和发现有成就的文学青年,如王原坚的短篇小说《普通劳动者》,便是经过他的分析和评论,才为人们所认识并因此而闻名于世的。
不仅如此,叶老还是我国新文学中最早写童话的作家,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开拓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园地。我们不提童话则已,如要提现代童话的发迹,便非得从他写起。
叶老在文坛上的人品是公认的,郭风、臧克家等作家提到他,都带有尊敬的语气。他为人质朴诚恳,十分厚道,从不夸夸其谈,弄虚作假。朱自清与他相处共事多年,终于发现他是沉默的。然而他也有激愤的时候,如1925年5月30日英帝国主义无辜枪杀我国同胞,就燃起了他满腔的怒火,义愤填膺,令人感佩。
笔者对叶老是钦佩已久的,10年前去他家拜访,当时他端坐窗前,当他的长子叶至善把我介绍给他说:“这是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的孙琴安,特来看您来了。”他立刻与我握手,连连说道:“谢谢!谢谢!”
我知他是苏州人,却能说一口十分纯正的普通话,并无异地口音,也许是他多年从事教育、长期居住北京的缘故吧。那年他已90余岁,然头脑清楚,穿戴整洁,皮肤白晰,显然与儿孙辈的悉心照料有关。那时他家四代同堂,家庭气氛非常融洽,这是每一个踏进他家门的人都能感觉到的。
据臧克家先生告诉我,叶老的旧体诗也写得相当好,特别是朱自清去世后他所写的一首悼念词,尤其好。后来我特找来一读,果然情辞哀切,不同凡响。后来我又读他的书法作品,也是端庄凝重,自成一家。真所谓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