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巧于用典融会古今

发布时间:2019-10-08
【字体:

  大凡到过杭州岳王庙的人,无不为忠烈祠内高达4.5米、头戴帅盔、身披战袍、神采奕奕的岳飞彩色坐像两旁,赵朴初先生的那副字体清雅秀丽、用笔温润流畅的抱柱长联所吸引的。

  2013年10月28日上午,笔者在游过西湖小瀛洲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段里,与几位同仁一道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结伴自费去参观了岳王庙。虽时间紧张,但对它却有了一些较为真实的了解与深切的感受。

  杭州岳王庙(墓)位于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角,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此后屡毁屡建。1966年的“文革”初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1978年,杭州市政府方动议重修,1979年终得以全面整修。

  修复一新的岳王庙,由杭州市政府出面,约请了当代许多社会名流、书联大家为之题写牌匾或对联。作为当今中国最有名望的书家之一、佛教界卓越领袖的赵朴初先生当然也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约请,为之题写的“浩气长存”匾额,被高高悬挂在忠烈祠内。不仅如此,赵朴老还应约撰写了一副楹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对此,《赵朴初韵文集》下册附卷“无尽意斋对联存稿”就有载录。其联题名为“岳武穆庙‘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一九七八年修复。杭州市人民政府属撰书楹联”。这就非常清楚地交代出了该联写作的背景。

  从书法的角度,赵朴初先生自是当代名家,以其独有的风格自成一体,这早有书界的高评,在此就不必妄作赘述了。下面仅就该联的内容及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尝试做点浅显的解读。

  先看上联。“观瞻气象”,自是引人去观瞻那新修的“岳武穆庙”的巍巍气象了:“观瞻”即观赏,观看、观望的意思,但作者不用其近义词,除考虑平仄(在古韵中,“看”“望”均可乎可仄)之外,更是因为“观瞻”的“瞻”是一种往上或往前的看,常带有瞻仰的意思,作者用此,这无疑就突出了对岳武穆庙、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景仰崇敬之情。“耀民魂”则是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对岳武穆庙的修复,能振奋国人的爱国情感,炳耀炎黄子孙的民族灵魂,这就高度评价了政府这一举措的伟大意义。在“今朝祠宇重开”这一写实语之前,着一“喜”字,这应不仅仅是作者个人之喜了,更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之喜了。据了解,这次整修历时1年,花费人力5.6万工,耗资40万元人民币,或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了。如此大功得以告成,怎不令人欣喜呢?而“老柏千寻抬望眼”,则运用了两个典故。“老柏”系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相传岳飞父子当年为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曾被捆绑在小车桥畔大理寺里面这高大的柏树下,当他们屈死风波亭后,这柏树就慢慢枯萎了,但其树干却像一座雄伟的宝塔,屹立在那风波亭边。历经了宋元明清,依旧稳如泰山,直到太平天国后,才被一员清兵武官烧毁击倒;当地百姓不忍它狼藉在地,便悄悄将那柏树残躯收藏了七八段,后将其放置在新建的小亭内供人观赏。因这柏木宁断不曲,如同精忠报国的岳飞一样忠贞,人们便相信它是岳飞忠魂所化,遂称它是“精忠柏”,称那亭子为“精忠柏亭”。至于说精忠柏有“千寻”之高,这当然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然精忠柏有千寻之高,人们要瞻仰它,那自然就要“抬望眼”了。前面已介绍了,今天人们去观赏到的精忠柏,只剩下那么几截存放在被栅栏维护起来了的亭子里了,哪需抬望眼去看呢?这显然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是想象。作者把那精忠柏已视作了岳飞精神的象征,这自然是挺拔千寻、高参日月的,我们能不为之高抬望眼吗?最为精妙的是,“抬望眼”出自岳飞代表词作《满江红》,系用典。当然,这里的“老柏”也许是写实,因为今天的岳王庙内,依然生长着不少的柏树,它们生机勃勃,老干参天。

  再看下联,“收拾山河”“酬壮志”亦系用典:“收拾山河”化用的是《满江红》下阕尾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酬壮志”则可看作是化用了《满江红》下阕中间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句。岳飞(1103—1142)率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纪律严明,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只因反对乞和,于1142年1月27日被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大理寺监狱的风波亭,年仅39岁。岳飞被害前,写下了八个字的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收拾被金兵占领的大量土地,是岳飞一生的愿望。岳飞坐像正上方悬挂的就是根据岳飞遗墨放大的“还我河山”四个金色大字的匾牌,因它是这位民族英雄毕生奋斗的目标。只可惜因赵构之流“直把杭州作汴州”,而使岳飞因壮志而死,乃至至死还要背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则由“看此日”转写到当下社会。“文革”结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过了,可谓政通人和,万象更新,全国人民正在为“四化”而努力奋斗,奔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万里征程中。这不唯是写实,更是作者对历经了“文革”浩劫的中国未来的殷殷期盼。而联中的“驾长车”,也出自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亦系用典。

  总之,该联气势如虹,颇有《满江红》的神韵,内蕴丰厚,慨古感今;读来让人为之感叹动容,回肠荡气,余味难穷,振奋不已。它把学习岳飞精神与当下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意义殊为深刻。尤其是全联五处用典,皆十分自然贴切,毫不给人有任何累赘生涩之感。岳飞庙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前来观瞻拜谒、接受教育的游人如织,这与如赵朴初先生这类的将中国语言艺术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楹联作品,不能说没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赵朴老确实不愧为一代楹联艺术高手。

  

作者:石德润
责任编辑:qichunlei